一个“内镜小白”到“早癌狙击手”的早癌学习曲线
今年的疫情突如其来又迟迟不去,影响了很多事情。对于热爱学习的人来说,疫情又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悠长的假期,得以慢慢仔细从头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
东方内镜自重组建以来,
以切实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治水平为重点,
注重与全国同行交流,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早癌热爱者。
其中来自温州的周晴接医生被众多进修生们称为“大师兄”,之所以有此称号,在于周医生进修前已经仔细研读了2遍《八尾放大胃镜》等早癌诊断书籍,来东方内镜之后又进一步规范化地从基础的《京都胃炎》开始逐一细读了10本专业内镜书籍,
得益于学习期间每周两次大批量的基于徐美东教授的号召力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罕见疑难困难早癌患者ESD治疗前的精查,以“醋鱼”徐勤伟每天的内镜实操精查演示,
周医生对于早癌的认识得到了“一众进修医生们的集体肯定。
进修结束之前周医生结合自身体会将一个“内镜小白”-感觉早癌好难啊!到内镜“早癌狙击手”初阶的学习曲线汇总,
下面我们来分享他的学习心得~
目前绝大部分关注消化道早癌的内镜医师都知道在内镜检查时要有早癌观念,没有早癌观念就不可能有意识的主动去发现早癌,早癌的发现率肯定就很低。那有了早癌观念就能发现早癌了吗?
我在消化道早癌的学习过程中,一开始接触学习的是各种放大内镜的理论知识以及早癌专家们使用放大内镜诊断早癌的各种技巧,认为想要发现早癌就要发现可疑病灶,再使用放大内镜进行诊断。
因此我一开始花了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学习各种放大内镜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在内镜(特别是胃镜)检查时,总是想着怎么去发现可疑的早癌病灶,然后用放大内镜看病灶有没有边界线DL,黏膜微结构MS与微血管MV是否规则,而从来不去关注背景粘膜的情况,也不熟悉白光内镜下早癌的形态;当真正面对可疑的病灶时总是无所适从,多发病灶时不知道看哪个好,放大观察时内镜下的诊断置信度又很低,只能活检了等病理结果,病理报了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
学习过程中总感觉事倍功半,一度感觉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真的好难,学习进度也很慢。但是经过这半年的进修学习后,我发现这很大程度上跟我之前的学习曲线颠倒有关。
综合评估型(4型)是目标,请问各位分别属于哪一种?
放大内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病灶的组织类型,但是在不先了解背景粘膜的基础上,直接通过放大内镜的理论去判断病变的组织类型肯定是不准确的。
如果把胃癌比作一棵树上的果实,那早期胃癌就是还没成熟的果实,树干跟树枝就是它的背景粘膜,如果一开始就盯着没成熟的果实看,判断肯定是不准确的,一定要结合它的树干跟树枝以及果实的形态进行综合判断才会准确。
推荐学习早癌书籍次序如上
京都胃炎是基石,第一阅读顺位
pit pattern理论是肠道学习的基础
多少人第一本早癌书籍是上面这本呢?除菌后是胃早癌学习最难的部分,不推荐开始学习时研读
同时,学好早癌必须懂一点点病理~
诊断做好了,治疗策略相应就提高了
除了早癌,消化道内镜下的少见及疑难疾病也需要关注,回归学习诊断胃肠图谱
总结:
在内镜检查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综合评估背景粘膜状态,再以白光为主,辅以色素内镜如NBI等有目的的在不同的背景粘膜中筛查可疑的病灶,同时可以提高筛查效率,最后利用放大内镜辅助确定病变组织类型。
即使未发现早癌,了解背景粘膜也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胃癌发生风险,识别高危人群,制定随访与处理策略。这种以背景粘膜为基础筛查可疑病灶,放大内镜辅助诊断的升阶梯、渐进式的学习曲线才更有利于内镜医生快速理解早癌理念,迅速成长,提高早癌检出率。
本部院址:即墨路150号
南院院址:云台路1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