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寻道】之五:武当绝学,太极无双

山之高,云之深,离红尘最远,离天界最近。出家修行的道人,一旦遁隐入山,便是世人眼中的半神。忍受不食人间烟火的清苦,彻悟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道,成为不足为外人道,却又教人忍不住寻幽探奇的秘密。

这似乎是千百年来,萦绕于人们心头的悬念:道袍在身,绾起高高的发髻,是否真能清心寡欲,断绝一世尘缘?远离红尘,投入大山的怀抱,是否真能功成圆满,练就一身被叫作特异功能的神通?

这亦是关于武当神山论说已久的话题。道教修行的传统,大多内外兼修,集修身养性、服气导引、采药炼丹于一体,本就处处透露著玄妙与神秘。而真人张三丰走进武当,不但光大武当道派,更创立别具一格的武当内家武术。他与他的传人,凭借武当功夫,留下一个个以柔克刚、战无不胜的武林奇迹。

来自大山的功夫,以道家最经典的“太极”符号为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山,追溯圣贤的智慧。

黄宗羲1669年作王征南墓志铭,收录于《南雷文案》卷六。

梦遇神授,内家拳法传世

武当展旗峰上有一块福地,因群峰至此聚拢,天然形成一把宝椅状,自宋代起便立着一座紫霄宫。如今,宫内尊奉著百余尊元至明清时代的神像及供器,祖师张三丰的秘密或藏在其中。

步入紫霄,你便可瞻仰张三丰的一樽坐姿铜像。他面含微笑却又庄严静默,神态中蕴含着圣人的祥和与威严。而在一座神龛旁边,尚有一幅壁画,它残缺斑驳仍然栩栩如生,画着一位道人专注地观看鹊与蛇相斗的情景。传说,正是张三丰从这场攻守、缓急、上下的智慧交锋中参悟内家拳的奥秘,留下了“太极十三式”。

有关张三丰的两部珍品,一个以恒久的姿态静观尘世,一个以格斗的动感演绎武道,而且共同供奉于紫霄福地上,似乎已向世人传递著阴阳、动静、虚实相生的道家精神。

而太极拳的由来,还有一个更为神圣的版本。据最早记录武当内家拳的《王征南墓志铭》载:“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这是又一个张三丰与武当的传奇渊源。古稀之龄的道人在修道时,梦中偶遇玄武大帝显圣,习得一身上乘内家拳法。仅在第二日,他独自面对百余强敌,便能以一当百,尽展神拳威力。

如今为人所熟知的太极拳套路,舒缓圆柔,更像是飘飘欲仙的天界之舞,并无半分杀伤力。或许,内家拳的力量来自看不见的时空,正如非常之道,无处不在又无具体形态。若要体悟内家拳之真谛,世人必须先做心境空明的道人,在修行中打开智慧与神通,窥见那有形拳脚之外的一种或可称作“内功”的无形能量。

无论是拳法自然,还是梦遇神授,张三丰创内家武术的原由,都在印证一个事实,武当内家拳,深深植根于道教修炼文化,它的一招一式,都透露著先天大道的玄机。

《张三丰全书》插图

学拳入道,太极拳独步天下

尽管武当内家拳的来历是那样的不可捉摸,但张三丰及其传人在遗留的文章著述中,为后人解读了太极拳的内涵。《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是张三丰阐述太极与太极拳之道的经文,他说:“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太极之先,本为无极,这是万物先天之机。当世界出现天地之分,阴阳二气随之而成,形成阴静阳动、阴息阳生,生生不息而又变化无穷的“太极”之象。

对于人身来说,有动有静,自分阴阳,天然便宛若太极,这或许便是人类修习太极拳能够显现诸多奇迹的基础。“一阴一阳谓之道”,练拳即是修道,是超越人间常理的一门博大精深的修炼方法。故张三丰亦云:“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再往后的论述,或许令世人倍感艰深晦涩,想来古人修道,多为单传、隐修,师徒传承亦是口传心授,若想掌握一门之要妙,或许唯有绝俗断念,拜入真正的明师门下,方能领悟。

在武当内家武术扬名前,中华武林推少林功夫为尊,崇尚刚猛、迅疾,练就铜筋铁骨。大多数武术在行拳出掌时,犹如狂风骤雨,令对手难以招架,属于外家功夫。而太极拳与之相较,则是那样的至缓至柔,其静如动,其动如静,似有招也似无招,蕴含着一种不为争胜斗狠而生却又含蓄绵长的内劲。

这种不像武术的武术,动静起落皆是圆的轨迹,仿佛就是太极图的又一重形态。三百多年前,明清之交的思想家黄宗羲为他的好友、武当派拳师王征南作的那篇墓志铭中提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内家拳别是一家,其剖析可谓精当。

他的儿子、王征南的唯一传人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道出内家武术之长:“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张三丰精通道法及天下武学,将修道与习武融会贯通,这才创出独步天下的武当内家拳。

在悬崖峭壁练功的武当道士

矢志修行,神通隐而不露

历来道人修行,多有习武以辅助修道,拳法、剑术不一而足。修道者断绝俗缘,无意于人间名利,认为“欲大成者则化功也,与小成者则武事也”,往往将这种绝技视为“不急之末学”。

因而,怀有真功夫的大道,不仅隐而不露,更鲜涉尘世,幽居世外。即便是高人辈出,典籍亦多不载道士武术活动。武当仙山,同样代有仙人出。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留下的有限文字,一探道家武学的神奇。

《宋史》载,唐代的吕洞宾精通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瞬息间便踏出数百里之遥,世称“剑仙”。笔记《春渚纪闻》载,五代的陈抟善飞剑术,能从衣袖间飞射短剑,将树木劈为两半。元代《道园学古录》载,宋末道人胡道玄于武当大顶遇异人,冰天雪地时他终日打坐清修,室内却温煦如春。

这些记载,岂不与张三丰一人击退百敌的神通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太极拳之神威,在两位传人身上,同样得到精彩展现。最知名者,当属明嘉靖年间的一位后生张松溪。

他的故事收录于清代《宁波府志》中,与人们印象中纵横天下的侠客不同,张松溪恭谦似儒生,体弱似不胜衣。每当有人找他比武,他总是一味忍让退避,直到躲避不过才勉强应战。一次,张松溪袖手而坐,少林僧飞脚踢来,他只是侧身举手,将他推送出去,少林僧便如飞弹陨落一般狠狠坠地,奄奄一息。他七十岁时,一掌劈下,还能同时将三块数百斤的巨石,断为两半。

还有一位便是不久之后的王征南,其生平便见录于那篇墓志铭中。他早年从军,被敌兵抓捕后施计逃脱,几十名看守急忙追赶,却被看不见的力量打倒在地,匍匐不能起身。还有一回,王征南被七八个营兵抓去做苦力,苦苦哀求而不得免,只得在桥上卸掉背负的重物。营兵见了挥刀便砍,王征南徒手格挡,营兵一个个自行扑倒,兵刃也铿然落地。

张三丰彩像,明人绘。

时移世易,太极真传何处

自张三丰后,武当道教复兴光大,武当武术名扬四海,更在中华武林中形成“北尊少林、南崇武当”的盛况。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约有几亿人学练太极拳,武当内家拳从中华远播海外,这似乎是一种拳术难得一见的幸事。道教大门敞开,人人都能接触太极,那么,如今的太极拳还有祖师当年的力量吗,人们练习的是真正的太极吗?

在《太极拳歌》中,张三丰道:“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休。”太极拳有别于人间祛病健身的形体锻炼,是真正的修道法门。既是修行,招式之外尚有心法,而且更为注重心性与德行的升华。炼拳者必须由师父亲自口授,方能领会太极玄妙,在修身养性中逐渐提高“功力”,体会太极拳的真髓。

道教修行以单传为主,师门传承极为严格,所传弟子必为天赋极佳、品德高尚之人。修道者宁可绝技失传,也决不轻易传于旁人。可想而知,数百年来的芸芸道徒,或许能够学到一招半式的“拳架子”,能得太极真传者却是寥寥可数,以太极拳名世者更是凤毛麟角。

太极拳传至王征南一辈,他一生收徒亦是极严,仅把一身功法传给了黄宗羲之子黄百家。而黄百家穷其一生,都未能寻得继承衣钵的适当人选。于是,他只得在《王征南先生传》中向恩师沉痛拜泣:“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成广陵散矣,余宁忍哉!”原来,早在明清之时,太极拳心法便已失传,与先贤们共同尘封于历史记忆中。

如此,我们也许可以断定,黄氏之后的太极拳,仅余拳术招式,再无明师传授心法,或者,连拳法也未必是张三丰创立时最初的模样。这应是今人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今天的太极拳,门派林立,习者众多,有谁知晓如何在武术中修炼道法,又有谁能炼出古时先祖展现的惊天动地的力量呢?

不经意间与太极拳错过了几百年,这虽是道教文明的损失,它曾经的辉煌却告诉我们,这世上,曾经有神来过;这世上,曾经有内外兼修、出神入化的功法门度化人类。秘传的功法历来鲜为人知,世人亦多不信;而如果有一门修炼功法,它洪传世界,更近在咫尺、随处可见,我们是否还忍心继续错过呢?(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1

    在研究内家拳时,不得不拿外家拳作对比.为什么,同是作为武术的拳种,为什么形意.八卦.太极就称为内家拳,而长拳等就称为外家拳? 在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进程中,最先论述武术"内"与&quo ...

  • 太极拳源流辨析(二)——截止目前国家的权威表态

    太极拳源流辨析(二) --截止目前国家的权威表态 国家对太极源流是什么态度?目前代表国家权威表态的无疑是<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武术百科全书>涵盖了中国武术的历史沿革.基本 ...

  • 非遗武当武术太极文化体系由三大核心组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除器械外 ΔΔ 武当内家拳祖师张三丰真人像 武當太极文化体系 武当太极文化: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两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 ...

  • 内家拳

    武术拳种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多彩.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武术拳种的分类方法将呈现出多样的特征.纵观武术发展史,人们曾使用多种概念尝试划分武术内容类别. 战国初期成书的<司马法> ...

  • 武当拳法综述

    武当拳法也称武当內家拳法,它历史悠久,最早来源于道家仙朮养生的动功导引,后因防身和化恶扬善之需演进为武技.但其仙朮养生的动功导引功能仍是其本质内涵. 道家的武技名家,有据可考者是梁武帝(464─549 ...

  • 武当功夫历史渊源-太极

    评说武当武术的历史,往往会将它与元明时期的张三丰联系在一起,以为张三丰就是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其实,武当武术--包括张三丰所创兴的太极拳,其渊源都要追溯到元明张三丰之前的很久很久.因为张三丰的太极拳以 ...

  • 武当镇山之宝: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势为武当祖师张三丰首创之拳法,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山镇山之宝,长寿之法. 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 ...

  • 【武当寻道】之四:武当宗师,独尊三丰

    致书请赴,修宫封号,一代代帝王竭诚尽敬,念念不忘一睹他的圣容:晨钟夕灯,诵经练功,无数位道人奉他为祖师,孜孜不倦在他传下的道法中静修,探求生命的至真境界.他是一位道士.隐仙,一个深藏于大山的传奇. 武 ...

  • 【武当寻道】之七:六岳之首,登峰造极

    天柱峰的大顶,犹如一只神龟,在云海漫溯.仙气氤氲的诸峰之上优游往来.俯瞰人间,既有神明的逍遥,更怀天帝的慈悲.龟背之上,一抹岚烟中时隐时现的金色光华,仿佛一道深邃而威严的凝望,成为世人顶礼膜拜的巅峰. ...

  • 武当太极拳完整演示分享 #太极者云游 之问道武当

    武当太极拳完整演示分享 #太极者云游 之问道武当

  • 武当功夫之武当独门轻功(关注我后续更精彩)

    武当独门轻功属武当内家功中的-项功夫.以练内气为先,用意将丹田气往上引提,使身体飘逸,百念俱弃,气通百脉,而身轻似燕.其功可使人心境开阔爽朗,乐观无忧,益寿延年. 1.丹田运气周转法 自然站立,全身放 ...

  • 武侠北崇少林,南尊武当!南武当60绝技

    现实中一些拳脚兵器的武学理念,攻击手法,被众多传统武侠作家,以佛道哲学思想的加工,从而变得神乎其技,不可思议,逐渐形成了一种庞大的武学体系,时至今日仍被不少网文作家借鉴,进行文学创作. 而在众多武侠文 ...

  • 祝寿只服武当派,武当七侠的寿礼很特殊,让人敬佩

    金庸先生在"射雕三部曲"写过一次非常有个性的祝寿,即杨过为郭襄祝寿. 我们总是说"一见杨过误终身",但是看了杨过为郭襄准备的寿礼,我们就以看出为什么那些妙龄少女 ...

  • 武当功夫之武当独门轻功

    武当独门轻功属武当内家功中的-项功夫.以练内气为先,用意将丹田气往上引提,使身体飘逸,百念俱弃,气通百脉,而身轻似燕.其功可使人心境开阔爽朗, 乐观无忧,益寿延年. 1.丹田运气周转法 自然站立,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