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太极拳:尾闾的中、正、沉、惊。
古拳谱曰:尾闾中正神贯顶,在行拳走架过程中,如果尾闾中正了,可以让人的精神提起来,说明尾闾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条外形看不见的小小尾闾骨是身形身法的核心,它可以左右一个人的拳架。
尾闾的重要性是其在人体骨骼结构中所处位置决定的。尾闾在尾椎最下端,尾椎既连接骨盆,又是脊柱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肢的枢纽,脊柱似于架在骨盆上的杠杆,沉尾闾,地球反作用力从脚起,把60%的力传达颈椎及头,40%的力沉回到腿上,这样就形成了上领下沉、有上有下身形身法,行拳走架就会有根。另一方面,尾闾与两胯的髋臼形成了三角支撑的磨盘,是人体最大的根节,太极拳三节理论也指出,人体骨骼通过关节相连,相连的骨骼都可以分成根、中、稍三节,根节催、中节随、稍节领。行拳走架过程中要抓住几个重要的根节,掌握其要点,一是手掌根节在腕,要坐腕展指;小臂根节在肘,要定肘拧桡;手臂根节在肩,要沉肩坠肘;肩胛骨根节在肋骨,要开肋卸甲;脊柱的根节在尾椎,要沉尾伸脊;尾椎又连接髋骨,髋骨是躯干根节,要定髋活腰。传统武术训练龙虎二劲,就是练身体最大的根节,龙劲就是脊柱之竖劲,虎劲就是骨盆之横劲,无论练横劲还是练竖劲,都离不开练尾闾,只有把尾闾练好了,龙虎二劲都有了。
尾闾重要性是由太极拳修炼方法决定的。太极拳是一个系列,包含无极、太极和两仪,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易经》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虽然太极是由内向外生发的,但习练太极则需要由外而内修炼,先练两仪,再练太极,后练无极。创编杨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杨露禅,自幼好动,喜欢武术,成年后三下陈家沟、前后历经十余年拜师学艺,在此基础上创编出有别于外家和陈氏炮拳的传统杨式太极拳,也正因为杨露禅创编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才使得太极拳从乡野以命相搏的谋生手艺转变成京城皇宫八旗子弟强身健体项目,让太极拳名闻天下,家喻户晓。从杨式太极拳创编演化历程看,太极拳有两仪拳而来,太极拳是建立在扎实的武术功底基础上的拳种。武当派习练太极拳,也是从练筋骨皮开始,至少经过三年传统武术训练才开始习练太极拳,最后修炼无极打坐,也是由外到内、由动到静的修炼过程。当前,传授、习练太极拳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枝叶习练法,就是从外形套路入手,由外到内训练过程,通过拳架外形来调整骨盆和脊柱乃至四肢百骸的内在骨架结构,二是枝干习练法,就是从武术基本功入手,由内而外训练的过程,以正骨盆、理脊柱为核心,通过传统武术开肩、开胯、开肋等方法,调整身体外形。从杨式太极拳创编历程、武当太极拳习练步骤、目前太极拳习练方法看,其最终结果就是要从练骨盆、练脊柱开始,练骨盆和脊柱的核心在于练尾闾。
练尾闾要把握中、正、沉、惊四字要领。所谓中,就是调整身体,确保身体左右不歪斜,特别是不能左右突臀。所谓正,就是调整身体不前俯后仰,特别是不能翘屁股。所谓沉,就是身体上下不能浮而无根。所谓惊,就是身体发力来源于尾闾惊炸。尾闾是人体的舵手,是磨盘,是定海神针,是人体的稳定器。正尾闾也是正拳架,正尾闾是太极拳身法系统工程的核心要件。太极拳身形身法要做到四圆、三沉、三提。四圆:手臂撑圆、肋骨撑圆、臀部外撑圆、丹田内撑圆;三沉:沉尾闾、沉肩、沉肘;三提:提百汇、提檀中、提会阴。沉尾闾是太极拳四圆三沉三提身法提纲挈领要件。尾闾惊炸是太极拳运动的动力源,形意拳古拳谱说“动胯好似鱼打挺”,“鱼打挺”就是鱼的尾椎惊弹动作,说明动胯不是机械运动前胯、后胯,而是通过尾闾惊弹来调动前、后胯夹挤,在藏住裆的前提下,能量分别向上传导到头颈和上肢,向下传导双膝和双脚到大地,大地又反作用于人体腿腰手。达到尾闾中正神贯顶的效果,力的传导也就是拳谱所说节节贯穿和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垂尾闾、勾尾闾、藏裆敛臀、竖腰松胯、尾闾合会阴等等,都是习练尾闾最有效的方法,杀猪杀屁股各有的刀法,法无定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