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关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若干教学设想
关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若干教学设想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陈国华 335400【摘要】:2021年秋季,江西省全面进入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面对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和高考模式,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又要迎接新的挑战了。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今年暑假期间,省教育厅先后组织了几次培训,邀请了新课标制定的专家和新教材编写的专家以及先行改革区的一线教师来授课,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新课程和新高考。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江西省的省情,甚至是每个学校的校情,我们面临的实际教学背景和专家(包括先行改革区的老师)的预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结合我们自身面临的教学实际对新课程的教学展开新的思考,基于此,笔者对《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教学提出了若干教学设想,与诸位同仁们商榷。【关键词】:新课程;新高考;《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学设想一、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资源现行统编历史教科书是按照通史体例,由国内顶尖学者精选内容编定而成的,由于正文受篇幅的限制,编者采用了“学习聚焦”、“思考点”、“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等非正文模块来弥补正文的缺失,这也使得教材本身的学习资源大大拓展,基本上可以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中教学突然兴起了所谓的“史料教学法”,在各级比赛中大受推崇,这也使得新教材的教学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向,就是许多教师抛开教材资源去寻找课外史料来进行所谓的“史料教学”。笔者较早的就关注新课程的改革,有一次从某专业历史网站上下载了五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课件,结果发现五个课件都是大量的引入了课外史料,每个课件的史料都不同,出处也是五花门,五个课件的讲述主题也不尽相同,看这五个课件感觉像是在讲五个版本的教材。我想,学生要在课堂上理解这么多的课外史料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要看完这些史料(有的课件有三四十张幻灯片)都是有困难的。所以,面对新课程的改革,我们要以教材为本,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资源才是合理的。教材中的史料能说明问题的绝不要去课外寻找新的史料,即便是教材中没有相应的史料要补充也要经过极其慎重的选择。《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关于宗法制的史料直接利用教材中“历史纵横”的史料就完全够用了,不需要再补充新的史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在教材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作深入的挖掘,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学思之窗”中有关于启继位问题的史料,教材设计的思考问题是“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追问学生为什么王位世袭制会取代禅让制?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资源,不要脱离教材甚至是抛开教材去追求所谓的“新颖”,这样也背离了统编教材编写的初衷,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不能脱离教材去自由发挥。二、积极发挥教师讲授的作用很长时间以来,高中的历史课不断在追求课件的美观、学生的参与、设计的新颖、教法的创新中发展,却忽视了历史课本来该有的特质,那就是教师精彩的讲授,历史教师的课堂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实际上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上讲,用耳朵听到的知识比用眼睛看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新教材一个很大的特征是每一课的容量特别大,让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教学,抛开教材内容搞教学创新估计都很难维持下去了,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内容庞大的历史教学,我想最实用的办法应该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适当的调动学生参与思考为辅。面对新教材的教学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当然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解构和整理。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时可以把教材复杂的内容按照本课文明的主线进行这样的整合和梳理:中华文明的曙光(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产生(早期国家)。1.中华文明的曙光(石器时代)本部分内容可按照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再到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来讲述,把每个阶段的时间划分、文化遗存的分布及特点等讲清楚,最后总结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特点即可。2.中华文明的产生(早期国家)本部分内容可以按照英雄时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期)、夏、商、周的时空顺序来讲述。讲清楚英雄时代的文化遗存特征,得出这一时期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的结论;讲清楚夏朝的建立和灭亡及制度创新(利用教材的“学思之窗”和“历史纵横”的材料,加深对夏朝的了解)、讲清楚国家的形态基本特征;讲清楚商朝和西周的王朝更替、商朝王权的神秘色彩、商朝内外服制及疆域、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补充礼乐制)、商周时期的农业进步表现、井田制(利用教材“史料阅读”的资料)、商周时期的青铜工艺(补充三星堆考古)、总结奴隶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与统一性(回归教材主题)。在教教师讲授这些问题的时候,利用教材的史料实时的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跟随老师讲授的步伐进行思考,加深认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三、有效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了尽可能的节省课堂的时间,我们必须有效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叶小兵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提到,面对内容庞杂的新教材怎么去处理,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有所取舍,教师如果每一课都面面俱到的去处理教材,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我想对教材内容要有所取舍的前提是要有效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否则有所取舍就是不负责任的甩锅行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就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历史知识,那么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历史知识是怎么样的呢?这是因人而异,因校而异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对高一新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有一个共同的情况是江西省中考历史都是开卷考试,多数学生是为了应付中考在初三才接触历史,即使有的学校在初一、初二开了历史课,学生也不重视,有些老师也不一定是专业的历史老师,所以就整体而言,我们高一新生初三上的历史内容会学的好一些,初一初二学的就比较薄弱(我调查的情况是初三主要上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相对来讲,学生对近现代史会熟悉一些,对古代史就比较陌生)。另外一个情况是初中历史教材重在历史过程描述,对于一般的史实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于以上两点,教师在授课时可将重点放在理论性问题的讲述上,过程性的史实可以带过(比如讲两次鸦片战争,可由学生简述战争过程,教师深入分析战争的背景和影响);古代史部分要讲授的详细些(古代史上的诸多概念,历史的演变趋势等),近现代史部分可以简略些;有些问题可以由学生阅读课本解决的就不必在课堂上花时间去解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点的知识详讲,非重点的知识就可以略讲。当然,后期我们还要根据新高考的命题来调整我们授课内容的取舍方向,这样就可以做到详略得当,有所取舍了。四、合理安排大纲规定的课时从许多改革先行区的教师反馈新教材的教授情况看,有一个普遍的困难是内容太多,课时太少,整个高一就是在不停的赶进度,作业没办法讲,考试不敢多考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个矛盾?笔者的设想是应该合理安排大纲规定的课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本册共有29课加1节活动课,共30课的内容,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是每周2节,本学期有20个教学周,共40个课时,加上适当的延时课时,总的课时在58课时左右,除去考试时间及放假时间,实际用于新课讲授的课时有45个。那么怎么合理安排使用这些宝贵的课时呢?根据对综合情况的考量,笔者提出如下课时分配设想:课题课时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课时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2课时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课时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课时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1课时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课时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2课时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课时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2课时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1课时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课时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课时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课时第14课:清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课时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课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课时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课时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课时第19课:辛亥革命1课时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课时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课时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与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2课时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2课时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课时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2课时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课时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2课时第28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2课时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1课时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的演进1课时合计45课时在此整体课时安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基本可以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五、悄然渗透课标要求的素养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新高考历史学科也特别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在新教材的授课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渗透新课程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机械性的灌输所谓的核心素养的,应该是在教学的长期实践中悄然渗透的过程。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在讲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时候就可以总结出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文明格局,浓浓的家国情怀自然渗透学生的心田;在分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时候引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无形中就落实了唯物史观的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个长期自然渗透的过程,教师要有这个教学的意识。总之,面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改革,对一线教师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信只要一线教师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闯出一片新的天地。【参考文献】: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册)》3、张帆:《<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国古代史内容介绍和重难点分析》4、叶小兵:《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上册的使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