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硕博任职街道办”和“清北毕业当中学老师”是一回事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一则旧闻,引起了新的热议。
2018年初杭州市余杭区招聘,网传的图片显示,名单里清一色都是来自清华、北大的硕博毕业生。
而去向,则多是“街道办”这样的基层部门。
在人们的印象里,清北的硕士博士那是天之骄子,而街道办则面对的是那些平常而琐碎的工作。
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让人觉得很难理解。
02
但仔细了解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些清北硕博去的街道办不是普通的街道办,他们的工作性质、个人待遇、发展前景,都和我们头脑里想象的有很大不同。
杭州余杭区现在是浙江区县经济发展的状元,其GDP和财政收入甚至比一些传统的经济强市都高。
该区高新技术企业云集,也是阿里巴巴的总部所在地。
这些招聘的清北硕博,年薪大概是三四十万元,可申请无偿使用人才公寓,还可以领取生活安家补助以及购房补助。
据说,这些人才基本上都是党政储备人才,未来的工作不会限于街道办,也不会限于余杭区。
说白了,余杭区的街道办虽然是基层,但人家是全国经济实力最强,待遇最好的基层之一。
03
记得前些年,人大附中招聘清北毕业生就曾引起过讨论。
近两年,深圳中学也开始招聘清北以及其他国际国内的名校生,同样引来了网友热议。
但其实我们都明白,在人大附中和深圳中学这样的学校做老师,和在农村普通中小学做老师有着天壤之别。
其实不管人大附中也罢,深圳中学也罢,余杭区的街道办也罢,都处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它们招聘来的清北生,也都给予了非常优厚的待遇。
至少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来讲,那些清北的毕业生这样选择是无可厚非的。
04
当然,人们争议的一个焦点是人才浪费。
有人认为,清北硕博去街道办上班,这里面存在着双重浪费,一是清北硕博浪费了专业知识,二是当地浪费了高额的福利待遇。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思维、视野等方方面面的锻炼和熏陶。
服务于阿里巴巴这样的高新企业,清北的毕业生显然是有优势的。这也是招商引资的软环境。
另一方面,一个毕业生几十万的年薪,引发了全国上下的热烈讨论,带来的是尊重人才的地方形象,这是花多少钱广告费都达不到的宣传效果。
这样说来,不但不是双重浪费,而且还是双赢。
清北的毕业生找到了好工作,当地既招到了人才,又起到了宣传作用。
05
确实,硕士博士的培养方向,应该是做学术研究的专业人才。
但现在是自主择业,他们毕业后要四处投简历,找工作谋生。
如果是科研机构急需他们搞研究而他们选择了街道办,那么可以称之为人才浪费。
但现在很多人才培养实际上是有些过剩的,似乎并没有科研机构向那些清北生抛来橄榄枝,或者说,一些科研机构的待遇还不如余杭街道办。
这不是毕业生本人应该反思的问题。
而且我也相信,如果国家真的需要他们去一线科研岗位,只要一声令下或一句号召,绝大多数人都会积极响应。我相信他们有这样的觉悟。
其实毕业生就业和相亲一样,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最终肯定是各方面条件的匹配成功,你情我愿。
谈不上谁高攀,谁下嫁。
从本质上讲,“清北硕博任职街道办”和“清北毕业当中学老师”其实是一回事,只是让我们再次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只要你书读得好,就可以匹配到更多、更好的工作,人生就有更大的选择权。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热文回顾: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