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精彩
不求精彩
李广生
刚刚参加一所学校的绘本课程展演活动归来,抑制不住的内心的激动。倒不是活动有多么精彩、节目有多么出色、创意有多么新颖。说实话,就演出水平和服装、道具、舞台等条件而言,总体质量可谓非常一般。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本次活动的欣赏,因为我看到了师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精心准备和全心投入,看到了真实的生命活力的展现。还因为,我不是来看表演的。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绘本的理解,把他们喜欢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及思想情感搬上舞台,用他们稚嫩的声音和质朴的表演展现他们对爱的渴望、对世界的思考、对人与自然和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定义。绝大部分孩子是没有任何表演基础的,因为是全员参与的活动,教师也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技巧上的训练,由此让我看到了最弥足珍贵的真实,以及直接来于孩子内心世界的、没有经过任何包装的欢笑和失误。好几个班的孩子表演完毕后竟忘了谢幕的礼仪,手拉着手说说笑笑走下舞台。此时,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别人,他们并不是在为谁而表演。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但是在今天,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我们还是原谅他们的粗心吧,让孩子拥有一次不是表演也不是为了表演的表演。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步入一个“展示”的时代,教师说把课堂变成展示的舞台,校长说把校园变成展示的窗口,关于教学的展示、活动的展示、课程的展示、研究的展示、理念的展示、成果的展示等,充斥学校的方方面面。“展示”之风愈刮愈烈,热衷于“展示”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人们就忘记了为何展示,就像我们走了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去向哪里一样。于是,与教育无关甚至与育人相悖的一些东西便乘虚而入,让“展示”变了味道、改了颜色,也让“展示”成为师生难以承受之重。
孩子固然需要展示,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开阔视野、培养兴趣等;教师也需要展示,在展示中获得历练、深化思考、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但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教育者,绝不能把展示当成目的,不能为了“好看”而“表演”。让我忧心乃至焦虑的是,“展示”的表演化趋势正在加剧,“展示课”和以“展示”为主要内容的课正在成为主角,“好看”和“精彩”的价值取向渐成主流。
为了上好“展示课”,上课前,教师竟要带领学生排练,上课后,教师竟要鼓励学生表演。我们还能看到,“展示”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给“展示”留出充足的时间,教师甘愿压缩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的时间。真正的学习匆匆而过,却寄希望于“展示”时大放异彩。为了实现教师的意愿,孩子们宁可胡说也不能不说,宁可没有自己的想法也要反对别人的看法,宁可不理解也要去展示。久而久之,孩子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就是为了展示。他们从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完全来自于展示时获得的快感。于是,在没有展示的时候,在没有外力刺激或诱惑的时候,他们便失去学习的兴趣;他们为了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为了展示的更加精彩而不惜放弃真正的思考、认真的倾听和扎实的研究,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天地里,一门心思的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展示而展示,为了精彩而精彩。
展示的表演化趋势的加剧,导致新的教育的不公平的出现。当我们以“精彩”和“好看”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展示时,那些处于劣势的孩子必然会遭到歧视受到不公平待遇,“马太效应”因此出现。
如果说传统教育不注重展示抑制学生发展的话,当代教育的展示的泛滥也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误导。教育需要展示,但从不鼓励为了达到某种效应、实现某种目的的表演。有些一线教师已经开始自觉地抵制展示这个词,他们用交流、分享等词汇描述这一教学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关注内容、注意倾听、深入思考,有意识的淡化表演的成分和形式的追求,对所谓的“好看”和“精彩”不报以过度的热情。
教育的精彩恰恰在于不求“精彩”,真正用心做教育的人,不是来看表演的,其实并不在乎所谓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