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历史:孙姓血缘始祖是黄帝后裔
据说《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现浙江杭州)的一个老先生所编撰的,前几句,主要是前两句的姓氏是按照地位尊卑排列的,否则可能会惹麻烦。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排在第一位是毋庸置疑的。排在第二位的“钱”指的是吴越国王的姓氏,当初宋太祖平定江南,吴越国王钱俶有功入朝,并且依然担任吴越地区的国王。第三位就是孙,这是因为吴越国王钱俶的妃子姓孙。而排在第四位的李则是源于是南唐后主的姓氏。
大图模式孙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孙姓的祖先可以远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这一句讲述的便是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的后代如何获姓“孙”的。接下来我们解释一下。
大图模式周文王姬康的小儿子原本的封地在康国,在今河南禹州,因此称之为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让他建立了卫国,所以,康叔又称卫康叔。后来,康叔离开封地卫国到王都做了司寇,掌管刑狱和纠察,卫国就交由儿子伯康管理。卫康叔的八世孙卫和,是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812年到公元前758年在位,史称卫武公。卫武公42年,镐京被破,周幽王被杀,卫武公联合其他诸侯主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周王东迁洛邑,因而被周平王封为公爵。卫武公卫和的儿子叫惠孙,惠孙之子名耳,惠孙之孙名乙,字武仲,根据周朝的礼制,诸侯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孙子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祖父的字为氏,因此武仲就以惠孙的字为姓。这便是“孙”姓的由来。
大图模式由于卫康叔是皇帝的后裔,而卫康叔的后代即为孙姓的始祖,所以可以说,孙姓的血缘始祖乃是皇帝后裔,甚至可以说,这一支孙姓的血缘始祖就是黄帝。下面便是黄帝到武仲之间的世系。黄帝—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谕—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卫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始姓孙)。孙姓也诞生了诸多优秀的后代,诸如孙武、孙膑、孙坚、孙权、孙思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