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选择退出学校?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离开学校?

1

《小明微课堂》今天我们来回答一个提问。

这是一个陌生人,可能看了我的一些文章之后找到了我的微信,那么他想问的是和自己的孩子离开学校有关。

我接触到最早的像这样类似的问题,那都是十年前了。

我在山东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员,他的孩子好像是从初中开始就在家里面生活,甚至在床上生活,就一直这样生活了很多年。

那么最早看到这样的案例的时候,我们会把它理解为是一个个例,那么我们也会用一些心理学的解释去解释它,比如说这个孩子可能会自己发展出一些症状,比如说头晕、身体不舒服呀,所以不能上学等等。

我们会理解为这是一种通过给自己产生一个症状来回避去学校的这么一种可能。那么用术语说我们会给他安上一个术语,叫做症状的获益。就是因为自己有了一个症状反而得到了一些好处,这样就不用去上学了。

那么像这样的症状获益,其实以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都有,比如说有些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一到幼儿园、上学的时候他们就会说肚子疼,这些都是症状获益。

过去我们理解这样的案例,我们的视角其实是放在一个一个的个案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换句话说,我们建立的理解这个问题的基石是个体心理学的基础。

后来又过了一些年,有一次我记得我是在福建做一个企业培训,那大概也是在七八年以前了。

培训公司给我派了一个他们的跟班的小助教,这个小助教是个男孩儿,是某一个航天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跟飞机有关的专业,是个非常好的专业,学校也非常好。

那么我就感觉很奇怪,我说,你怎么没有从事你的本来专业去做个工程师或类似这样的工作?

他说,我的很多同学都在做这样的跟飞机,航天器有关的工程师工作,但是他对这个没有兴趣。

我说那你想做什么呢?他说我现在看起来去一个培训公司应聘一份工作,做一个培训公司的一个员工,但事实上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满足家里的需要。

因为父母想要我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但我对这个工作是没兴趣的。

那我说你对工作没有兴趣,你想干什么?他说我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晚上玩游戏。

我当时很奇怪,玩游戏怎么可能会变成个工作呢?玩游戏最多是一个娱乐,哪怕就是一个年轻人晚上玩游戏我也能理解啊。

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记得暑假,我曾经一个暑假好好的玩了一个游戏,直到把这游戏玩通关,整整一个暑假一个月通关了一个游戏,所以我能理解,就是年轻的时候对一个游戏成瘾,玩很长时间这种感受我是能理解的。

但是他玩的这个游戏还不一样,他是晚上玩游戏,然后直播,很多人会围观他,他说他就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直到这个时候我对很多这样的案例,虽然已经开始慢慢接触到了,但我对他们的理解仍然用是一个一个的个案的心理学视角去理解他们的。

再后来像这样的一些,比如说中学生不愿意上学,大学生玩游戏,大学毕业之后的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就退出工作,这样的案例就变得越来越普遍了。

大概是在六七年前,我曾经有一次去山东,遇到有一个同行,他也听了我的课,他就跟我说了他从事一项工作,这个工作令我很吃惊,他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当地劝孩子回到学校,也就是劝孩子上学。

我说那劝孩子上学,这个行业好做吗?他说非常好,他说我每次劝一个孩子回到学校,大概收入两万块钱。这个事儿,可能都是七年左右的时候,我当时听的还是很吃惊的,我说有这么多孩子需要劝上学吗?他说生意太好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关注到这么一种现象了,发现这些现象真的很普遍了。当然劝孩子上学收两万,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行业,一个事业,一个生意了,但是效果如何呢?

一般来说第一次一个孩子退出学校,如果我们劝他上学,其实这个孩子还是会回到学校的。但是如果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个孩子还会第二次又离开学校。

第二次又离开学校,如果再想劝他回去上学其实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到第三次几乎就不太可能了。所以他基本上就是赚第一次的钱,换句话说,他也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因为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当他首次退出学校的时候,任何人其实对他施加一定的教育引导,孩子一般还是会听从大人的意见而进入学校的。但是这个并没有解决任何根本性的问题,所以这样的事情还会再次复发。

那么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面,我就经常遇到有一些我的学生,他们在接受我的心理咨询督导的时候,汇报类似的案例,然后我也遇到了,甚至包括我的一些朋友,也开始打电话跟我说,他的孩子怎么也不愿意上学了。

我遇到一些青少年案例也开始是这个案例的类型,虽然每一种孩子他们不愿上学的理由都千变万化,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就是拒绝回到学校。而年轻人,有一些统一的特征,就是拒绝完全进入社会,当然程度不同,有些是完全退出社会,有些是半退出社会。

那么最开始的时候我会把这些现象简单理解为,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愿上学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但后来我又遇到更多的一些案例,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却不愿进入学校。

这就说明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并不是简单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不进入学校,不进入社会。

还有一年我在珠海上课,遇到一个案例,这孩子也不愿意上学,他的理由和借口是因为他拒绝接受自己的长相。

最近我还遇到一个案例也是这样的,这个孩子也是拒绝接受自己的长相,而不愿意进入学校。

那么随着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无论是初中的孩子,高中的孩子,甚至我有次在长沙遇到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高中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拒绝上学了。当然通过一个心理咨询的过程,这孩子最终还是愿意去恢复了高考。

但是这样的案例开始越来越多,并且我注意到很多成年人,也开始出现这种状态,就是似乎不愿意进入社会。

2

后来我开始研究这种现象,发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在日本早就有了,有一个数据说日本很早之前就有一百万宅男,就是不愿进入社会。

从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慢慢的,不再用个案的角度去理解,不再用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症状,这些现象,而开始用群体心理学角度来理解这些症状。

那么大约是在三年前,我研究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心理的时候,我慢慢的对这个心理现象,这些孩子为什么会退出学校退出社会,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概念和理解。

我把这些孩子的统一现象,我把它命名为社会退缩行为。

那么对于社会退缩行为,很多人包括很多家长他们都会问我,他们把这些现象看的很简单,他们会理解为孩子受挫了,所以不愿去学校。或者孩子在工作岗位中受到挫折了,所以不愿意去回到工作岗位。

但是当我把互联网心理学的架构完成之后,当时我在三年前出的这本书,到这个时候,我对这些现象我有了独特的理解。

那我们来讲讲什么叫做社会回避和社会退缩现象

社会退缩现象从我们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本质上它是一种类精神病现象。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大家不要太害怕,不要觉得,怎么是精神病?不要这样去想。

精神病呢,它分为很多种类型。有些精神病它是发作类型的,有些精神病它是一种类精神病的现象,但它不一定就会发作成为一种我们观察到的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那为什么我说这是一种类精神病现象呢?原因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精神病在本质上他的原因是社会适应不良。

换句话说,因为社会适应不良,所以他们选择退出社会。他们与人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沟通,所以他们无法适应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

那么所有但凡是一种退出社会的现象,其实都是一种类精神病现象。那么关于这样的现象,其实有不少的一些理论试图去理解它,但是我觉得理解都不够完整。

那么这个时候我就选择了用两个视角来理解它,第一个就是我选择用拉康流派的精神分析来理解这一类的现象。

3

拉康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成为社会人,他要经历三个关卡。

第一个关卡是他必须要离开母亲,这个时候需要父亲来分割孩子和母亲的关系。

如果孩子过度的纠缠在与母亲的关系中,这个孩子就无法进入到与父亲的关系之中。

那么无法进入到和父亲的关系之中,他就无法借助父亲慢慢的一步一步进入到社会生活,所以孩子进入社会化障碍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过度的与母亲发展了一种依恋关系。

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把一个孩子和母亲的依恋当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的确它是很重要,但是任何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系都有可能过犹而不及。

过度地与孩子发展的依恋关系,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但是大家不要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当做是所有问题的唯一答案,不是这样的。

第二关卡是孩子无法产生对自己的完整的一个自恋关系。

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自恋,所以他就会被一个镜像中的,更理想化的,更完美的自己所吸引。

换句话说,这块儿术语可能用的比较专业,如果我们用一种大众能够听懂的意思来说,那就是孩子被自己的理想化的形象给吸引住了,所以我们能看到有一些不进学校的孩子,他们表现为整容,这类孩子就和这个阶段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当一个人过多的迷恋在于自己的关系之中,过多的产生注意力向自我内在的一个吸引。换句话说,他更主要的看到的是自己,而不太与外面的世界发生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无法进入到社会化的生活中去。

第三个关卡就是孩子与父亲的关系。

孩子与父亲的关系会有两种极端,一种极端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在《红楼梦》里面,大家可以看到贾宝玉在大观园里面,贾宝玉和他的金陵十二钗,和很多小女孩每天游戏嬉戏,这使得贾宝玉根本就没有必要离开大观园。

换句话说,他的精神世界被在大观园里面所吸引,他没有必要进入到社会生活。

所以贾宝玉是拒绝去参加任何考取功名的行为的。而这个现象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不愿意进入真实的社会,也是一种社会退缩行为。

因为大观园是他的个人的精神世界,不是真实的社会,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父亲和孩子接触过少,以至于孩子无法接受父亲的引导。我们用的术语叫做阉割,意思就是父亲无法对孩子施加必要的规则,以至于孩子不接受父亲的规则就不能进入到社会规则,因为父亲的规则是社会规则的一个模拟和前戏的过程。

第二,父亲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过于严格之后导致孩子对社会产生了恐惧,孩子会觉得社会也是如此,所以孩子也会产生拒绝进入社会社会退缩行为。

所以,那么孩子要进入到社会就会经历这三个关卡。这个是我们从个体心理学对孩子退出社会的一个理解,但这仍然不是答案的全部。

4

到这个时候,我开始慢慢构建出用互联网时代的群体心理的效应来理解这个现象。

那么互联网的本质我们要重新理解一下它,很多对互联网的本质,把它理解为互联网就是一个信息化的工具和载体。

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互联网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和我们刚才所说的三个关卡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互联网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于母体的依恋,换句话说,他可以通过不再依恋母亲,而是通过依恋互联网得到类似于母亲一样的一种安全感,那么这个时候整个互联网就像一个母体。

在《黑客帝国》这个电影里面,互联网的另一个名称就叫做母体。从这里面说明,有一些科幻作家也是这样理解互联网的本质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母体结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没有母亲。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和母亲的依恋吗?是的,只不过他们找到了一个与母亲依恋替代的一个场所,这个场所就是互联网,所以不少留守儿童没有母亲,他们会更加的依恋于手机。

那么大家不要认为只有留守儿童会有这样的现象,现在很多城市生活里面,比如说我曾经看到有一些做生意的夫妻二人,没有时间去管孩子。

孩子就在他们生意的场所,看起来他们整天和孩子在一起,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时间去让孩子对他们产生依恋,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递给孩子一部手机。

这个时候呢,孩子就会迷恋于这个手机,孩子通过迷恋手机而替代了对母亲的需要。这种情况下,孩子把互联网当做了母体的一个替代品,所以互联网的第一个功能可以替代母亲。

互联网的第二功能就是互联网上会产生一种自我与互联网之间的镜像关系,互联网就像个镜子,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有自己的网名,可有自己的头像,可以虚拟自己的身份,在互联网上人会变得更加的自恋。

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就像是在照镜子一样在玩互联网,同样人们会被互联网所所产生的一切的虚拟的自我形象所吸引。

由于被互联网上的虚拟的自我所吸引,人们同样不愿进入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了。

那么第三个,既然社会是有很多规则的,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很好的发展与父亲建立规则的时期。

比如说孩子接受父亲的阉割,父亲阉割要恰到好处,不能太过于严厉,但是要适度的给予规则感,这时候孩子就可以借助父亲而慢慢的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说父亲不能提供我们所说的给予规则感,并且给一个恰当好处的一种力度的社会阉割,那么如果孩子拒绝这种父亲给他提供的这样的社会阉割,孩子就可以同样进入互联网,那么他逃避进入到社会网络,也就是我们说的替代社会的一个虚拟网络。

互联网上似乎像一个社会,但它毕竟不是真实社会,所以有部分人就陷入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一个虚拟社会里面,来逃避真实社会对他的规则要求。

到了这里之后,大家会发现原来互联网提供了母亲的功能,提供了自恋的功能,提供了逃避父亲的功能,所以互联网把这些功能都已经提供了之后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可怕的一个真相,那是什么呢?

就是过去一个人之所以会一步一步的进入社会,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本能,这本能是什么呢?就是生存的本能和性的本能还有就是关系的本能,这三个基础的本能使得我们不得不进入社会。因为人是群体动物。

举例说我们要在社会生活中与别人发展情感关系,因为用我们的性本能必须要介入一种情爱关系、情欲关系我们才能满足,所以我们必须要进入社会来满足自己的性的一个本能。

还有我们的生存本能,我们必须要进入社会才能满足我们吃穿用行的基本的生存本能。

还有关系的本能,我们必须要进入到社会,我们才能与真实的人发展一个一个的关系。

但是互联网完全替代了我们上面说的三种本能,互联网上大家如果看一下年轻人玩的抖音,抖音上有很多很多与性有关的一些暗示,它满足的年轻人的一些性的幻想,所以很多年轻人不再需要在真实世界里面发展一段真实的与性爱有关的关系,所以性本能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满足。

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基本的关系本能同样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与人发展虚拟的友谊,虚拟的群体,虚拟的朋友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也在和很多人在一起。

举个例子说,有些人过生日的时候,他把他的一张生日蛋糕的照片发到网上去,可能有不少人给他点个赞,他就和这些人,虚拟的朋友在一起过了一个生日。

但是在真实的世界里面,他可能是一个人在他的房间里面买了一个蛋糕,通过外卖送到家里,点了一些蜡烛,他孤独地过了一个生日,但是他不在乎真实的世界里面有没有人陪他过生日,他在乎的是互联网上有多少人给他的这张照片点赞。

所以你可以看到年轻人可以完全地逃避进入到互联网,而不再需要发展任何真实的社会关系。

那我们再来说,如果性的本能和关系的本能都会通过互联网而替代满足。那么下一个问题,生存的本能呢?生存本能怎么通过互联网来得到满足呢?

好,这个问题本来是互联网是无解的。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我们国家各个方面发展得非常好,我们都能够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温饱的问题。

现在大家走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再穷的地方你会发现,唯一的差异只是我们吃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我们已经基本上看不到所谓的吃不饱饿肚子的现象了。

那么既然现在无论你生活在什么地方,甚至无论你工不工作你都会得到基本的一个口粮,国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一些政策。

换句话说,在很多城市生活里面,很多越是条件好的父母越能够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生存保障,所以孩子没有必要去满足生存的本能,他也没有生存本能的恐惧,他当然不需要进入社会。

所以有些父母在这个时候就感到很恐慌,他们会问我说你需不需要我把我的孩子赶入社会,我说那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把他赶入社会,他仍然知道这个家有我的一部分,你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的放弃他,所以他仍然没有这种生存本能的驱动力。

其实过去,像这样的现象也有,只不过不像今天互联网时代这么的普遍。

比如说过去的农村,每一个村基本上都会有一到两个所谓的村子里面好吃懒做,不愿意进入社会生活的,不愿干活下地劳动的人,我们那的时候把农村里面像这样的人,俗称是无赖、赖皮,懒汉等等。

每个村都有一两个就说明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过去比例很小,而现在的比例越来越多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代年轻人这么容易的就退出社会呢?不管是一个中学生,高中生,还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包括在校大学生,他们都这么容易的退出社会,甚至不愿意进入社会呢?

原因一方面有我们所说的,刚才上述的这些原因,比如说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性的本能,关系的本能,生存本能也没有多大的压力,就是大家可以逃到互联网上去生活。

5

那我们会说,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没有这样呢?在这个过程中我要谈到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进入社会的几个重要的阶段。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任何一个孩子刚刚出生之后,他对真实的世界都是有好奇的。孩子都想一步一步地学会爬,一步一步地学会走路,一步一步的学会去摸触地面上的每个东西,还会把他看到的每个东西都塞进嘴里,用嘴来品尝这个世界。

换句话说,孩子一开始对真实的世界是充满着兴趣的,充满着好奇的,但在这过程中,孩子对真实世界的兴趣好奇就可能渐渐的消弱。

为什么呢?大家看看如果在孩子的很早的幼年阶段,父母过多的沉浸在工作中或者手机游戏中,而不能陪伴孩子去接触真实的世界。

孩子在这过程中,如果甚至还得到了一个替代真实世界的一个奖励品就是手机,那么当然孩子没有必要进入到这个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快滑入到了虚拟的世界。

到了第二阶段孩子进入到学校了,孩子进入到学校之后,孩子刚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其实还得对于学习,对于学校,对同学,对老师孩子都充满着好奇,充满了兴趣。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学校的生活对他们同样是充满着吸引力,但假如说在这过程中孩子对于学校,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生活也慢慢的丧失了兴趣,孩子就会一步步的退出学校了。

如果这个时候正好有个互联网,又能满足孩子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一方面孩子对真实世界降低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互联网提供了孩子一个逃避的空间,当这两个方面事情同时发生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开始退出学校了。

那么当这样的事情或者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一个成年身上同时发生的时候,这个孩子同样会退出真实的社会职场的工作生活。那么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当孩子刚开始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无论是家庭对学习的态度,还是学校对学习态度都很快的磨灭了孩子对学校的兴趣,对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就逐渐的降低了对真实社会的一个吸引力和驱动力。

那么如果进入到同学之间,本来孩子很喜欢和同学交往,友谊这个东西对孩子同样存在吸引力。

但假如说孩子的同学关系不好,同学也不能给他成为一个吸引他进入学校的驱动力,或者同学之间,同学互相也是在玩手机玩游戏,孩子同样也会觉得他不能在同学之中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吸引他进入到学校生活,这种情况下孩子对学校生活也慢慢的会失去兴趣。

假如说在孩子的整个学校生活阶段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还是学习过程,还是家长对学习的态度,都导致孩子一步一步的丧失了对学校,对学习,对同学,对学校生活的兴趣,那么最终结果不管这孩子学习成绩好还是坏,那么再加上家里条件不错,孩子没有生存的压力,又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逃避进入到互联网的空间,几个因素同时存在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完美的选择了一步一步退出社会生活。

同样一个成年人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慢慢的选择退出社会生活。

那么刚才我给大家讲的就是最基本的,关于为什么现在孩子会越来越多的退出学校生活,退出社会生活的原因。

它和这个时代有关系,它很可能是我们接下来的时代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最主要的一种精神病理学现象,我们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神经症。

那么这样的案例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个性的差异,但是他们却有一些群体的共性特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现实已经造成孩子产生了这样的对真实世界的厌烦和失去的驱动力。如果仅仅凭借家庭教育或者做点什么小事情就想改善,或者仅仅凭借一场心理咨询就想改善都没那么容易,这个必须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那么改变这个时代的孩子以后会越来越频繁出现的社会退缩现象,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呢?最核心的一个方法就是立志。

意思就是要立出自己的志向,就是一定要有和社会生活有关的一个志向。

但是你回头看一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没有志向的,所以要想改变这个事情,首先应该治未病,意思就是防患于未然。

未雨绸缪总是好于亡羊补牢,因为这样的案例一旦出现之后再交给我们这些咨询师手上,我们想通过个案的方式把这孩子一步步的带出来,其实要费很多周折要花很多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这种心理咨询的方式来重新激发对真实社会生活的兴趣。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而这一切核心的方法就是树立孩子的一个志向,让他产生自己的价值观。让社会成为一种驱动力,吸引着他往前走。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把社会生活当做是一个能够在前面始终吸引他往前走的前面的一盏明灯,那么人必然就会一步一步的走入到社会生活。当然我刚才讲的仍然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具体每个案例还要具体分析,他们还有所不同。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你可以看到我前面讲了很多步骤,每一个步骤都要完成好。不管是孩子小时候如何与母亲产生正确的切割,以及孩子如何不再迷恋自己的自恋,以及孩子如何恰当好处地接受父亲的阉割。

以及孩子进入到学校生活之后,不磨灭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以及孩子如何立志,如何塑造自己的一个对社会生活的价值观,每一步都得非常精确的做到。

但是呢,虽然共性都是退出社会,他们每个孩子的表现形式还会有所不同,所以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系列的微课,那么后面的微课,大家可以把你们的案例提供出来,我们通过一个一个地分析案例来完成这个系列的课程。

因为我个人认为社会退缩现象会成为以后最主要的孩子的心理现象,它会超出我们目前所遇到的任何一种孩子的心理疾病,它会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心理疾病,所以这可能是最重要的重中之重了。

我觉得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应该掌握这些与退出社会有关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咨询方法,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以外的这些学校生活的正确的吸引他们的方法。

好,那么后面需要大家多提供案例,我们将和大家一个个案例的进行分析,来帮助大家学会从孩子出生到顺利的,最终进入到社会,并且产生对社会生活一辈子的兴趣,保持终生学习的一个好习惯。

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分析,让大家慢慢的掌握这些非常复杂的精细的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大家有的一些案例之后可以发给我们,我们就会给大家把这个微课不断地录下去,延续下去来一步步的手把手教会大家解决当代和未来时代最严重的最普遍的一种我们这个时代的神经症,社会回避与社会退缩现象。

赵小明导师

【专业成长经历】

心理学、管理学双硕士

12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

【学会任职】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心理组委员

【专业著作】

《聚英国》

《拆掉心里的墙》

《互联网心理学》

《文化艺术符号治疗技术》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技术实操》

心理小说《寻宝图~南红教父》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

《和妈妈一起学逻辑学》

【业界头衔】

今日头条2017年度心理自媒体金处方奖

今日头条2018年全国科普类自媒体排名11

2016-2018连续3年今日头条心理类自媒体10强

央视少儿频道《极速少年》栏目心理专家

作者:赵小明

文稿整理:邢娟

图文编辑:段艳梅

想了解更多青少年社会退缩课程、微课,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