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民丨淡泊名利,赢得尊重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便随口问身边陪同的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的有多少只船?”和尚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一语道破天机。世间事纷纷攘攘,人们间争争夺夺。虽然产生矛盾的原因形形色色,但究其根源,无非为了名誉和利益。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利图名如燕雀营巢,争长短如虎狼竟食”。机关算尽,勾心斗角,刀光剑影,你死我活,但到头来,“纵有千年铁门榄,终须一个土馒头。”当走过人生的闹市,回过头来静观细想,你死我活的争夺,得到的都必将失去,而失去的友情、安宁、快乐、健康却永远再难得到。在名利问题上,只有看得开、放得下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才能活得轻松愉快。

好名声是争不来的。荣誉、名望,只有靠优秀的品德、优良的成绩、谦和的为人赢得。许多有名望的人,他们并不计较名声,在荣誉面前总抱着谦让的态度。越是这样,人们越尊重他们,他们的名声就越大。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良在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劳苦功高。刘邦江山坐定,册封功臣时,萧何居第一位,封邑最多。其次是张良,封齐地三万户。张良推辞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同皇上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有意把我交给您使用。皇上对我的计策能采纳,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封留县就够了。不敢接受齐地三万户。”张良选择的留县最多不过万户,而且没有齐地富饶。因此,司马迁评价张良说:“张良这个人通达事理,把功名等同身外之物,不看重荣华富贵。”

在中国历史上,有“文景之治”之说,是讲西汉的汉文帝、汉景帝励精图治,促成西汉中兴。汉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敬重老臣陈平、周勃,得到了他们的有力辅佐。而陈平和周勃也互相尊重,互让相位,成为以“谦让”为做人之本的典范。一天,汉文帝升殿,各大臣一一叩见之后,汉文帝发现丞相陈平没上朝,他问道:“丞相陈平为何不来?”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来说道:“丞相陈平正在生病,体力不支,不能叩见皇上,请皇上原谅。”汉文帝心里纳闷,昨日还见他身体好好的,怎么今天就病了?不过他不动声色,只是说:“好,知道了,退下。”退朝后,汉文帝想派人去请陈平,但又一想,陈平是开国老臣,自己应当把他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父亲有病,儿子只能前去探望,哪有招见之理。于是文帝便到后宫换上平日穿的家常便服,到陈平家去探视。陈平在家躺着正在看书,见汉文帝来慌忙起身行礼。汉文帝急忙把他扶起,说:“不敢,朕视卿为父亲,以后除了在朝廷上,其他场合一律免除君臣之礼。”汉文帝扫视了一下屋里的陈设,又说:“今天听太尉说您病了,特地前来探望,不知是否请过御医诊视?您年岁大了,有病可不要耽搁呀!”文帝如此关怀,使陈平非常感动。他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对文帝讲了心里话:“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对不起皇上的一片爱臣之心,我犯了欺君之罪呀!”原来陈平并没有病,是装病。他为什么要装病呢?他不想当丞相,要把相位让给周勃。汉文帝问:“为什么?”陈平就把他让相的理由说出来了。原来高祖刘邦在位时,为了保证汉朝宗室的传承,规定“非刘氏者不得为王”。高祖死后,惠帝懦弱,吕后不顾高祖遗训,又立吕氏家族子弟为王,使得诸吕势力越来越大,刘家的势力却日益衰微。吕后死后,诸吕结党,欲谋叛乱,丞相陈平认为时机已到,与太尉周勃共商大计,灭掉诸吕夺取政权。陈平认为新帝继位,应记功晋爵。周勃消灭吕氏集团,功劳比自己大,自己应该把丞相的位子让给周勃。但是周勃不肯接受,认为消灭吕氏集团,主谋是陈平。陈平便假装有病,不能上朝,使文帝有理由任命周勃为丞相,也使周勃义不容辞担起丞相职务。陈平把这一切对文帝说清之后,又诚恳地说:“高祖在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诛灭诸吕时,我的功劳不如太尉。所以我愿意把相位让给他,请皇上恩准。”文帝本来不知消灭诸吕的细节,他是在诸吕倒台后,才被陈平和周勃接到长安的。听了陈平的解释,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陈平的请求,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居第一,陈平为左丞相,位居第二。文帝想做个有作为的皇帝,他要亲自过问国家大事。一天上朝时,他问右丞相周勃:“现在一天的时间里,全国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还是回答不上来,感到惭愧至极,无地自容。文帝看周勃答不出来,就问左丞相陈平:“陈丞相,那你说呢?”陈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您要想了解这些情况,我可以给您找来掌管这些事的人。”文帝问:“那么谁负责管理这些事呢?”陈平回答:“陛下要问被判刑的人数,我可以去找廷尉;要问钱粮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内史,他们会告诉您详细的数字。”文帝有些不高兴,脸色沉下来说道:“既然什么事都各有主管,那么丞相应该管什么呢?”陈平毫不犹豫地回答:“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无巨细,每事躬亲。丞相的职责,上能辅佐皇帝,下能调理万事,对外能镇抚四夷、诸侯,对内能安定百姓。丞相还要管理大臣,使每个大臣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陈平回答得有条不紊,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站在一边的周勃如释重负,十分佩服陈平能言善辩,辅政有方,深感自己是个武夫,才干在陈平之下。他回到家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自己虽说平定诸吕有功,但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陈平差远了,为国家、百姓着想,还是应该让陈平做丞相。于是周勃也假称有病,向文帝提出辞呈。汉文帝非常理解周勃的心情,批准周勃的辞呈,任命陈平为丞相(不再设左丞相)。陈平和周勃两位老臣,都是汉朝开国元老,功勋卓著,但他们在荣誉面前谦恭退让,不仅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而且促成了汉王朝的中兴。他们的品德受到后世赞扬,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与此相比,那些为了个人名望,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明争暗斗,互相陷害的王公大臣们是何等的渺小。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名誉,争夺职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造谣中伤竞争对手,请客送礼拉选票的人们不该汗颜吗?

对于利,要看得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民谣唱:“父爱财,子不孝;兄弟们爱财家分了;亲戚们爱财不来往;朋友们爱财失相交。”一个“利”字,害得多少人妻离子散,身败名裂。其实,一个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广厦千间,只睡一张床,家财万贯,一日三顿饭,最终属于自己的只不过一个骨灰盒。钱财再多于自己有什么用呢?

清朝康熙年间,宰相张英的家人在家乡与邻居争地界,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写了一首诗作答:“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见诗后,主动向邻居让了三尺。邻居见宰相量大,也主动让出了三尺。后人称他们让出的地方为“六尺巷”,两家化干戈为玉帛的事也成千古佳话。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从小饱经苦难。1921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名后,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纷至沓来,他却淡薄名利。爱因斯坦曾应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学校当然全部满足了爱因斯坦的“奢求”。后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能否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惟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当时,美国中产阶级都以拥有小汽车为时尚,爱因斯坦居然不要汽车。从宿舍到研究所有两公里路程,他坚持安步当车。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安逸与享乐与我无缘,照亮我前进、并不断给我勇气的,是善、美、真……除此之外,在我看来都是空虚的。”这位科学巨匠在弥留之际立下遗言:不发讣告,不搞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

有些人对利看得重,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他们也在为儿孙着想。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为后代造福无可厚非。但为子孙留点什么,确实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留下高尚的品德、创业的才能,后代将享用无穷,而留下钱财最终只能落得一场空,说不定还害了后代。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谁为儿孙作马牛。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儿孙不胜我,要钱做什么?富不过三代,谁见过长富不败的家族?且富家常出纨绔子弟,也是不争的事实。清代有一个大富商,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但唯一的儿子被从小惯坏了,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富商年纪大了,知道家财难保,又怕自己死后儿子受罪,就把上万两银子埋在后院最破的一间房子里。临终前,他对儿子说:“我知道我死后你守不住家业,但你无论如何不能卖后院的那间破房。住在那里面,你一辈子还有依靠。”富商死后不到三年,儿子卖了所有家产,最后连后院的破房子也卖了。儿子最终冻死在别人的房檐下。无独有偶,前些时参观山西王家大院,显赫一时的王家,在后代手里,把祖宗牌坊都卖给了他人。

名利本是身外物。陷入名利就陷入了泥潭,跳入容易,抽身难。只有淡泊名利,超脱于名利之外,才能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品行高洁,受人尊重。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写过一段令人叫绝的《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尤新,并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溢日陋,身与名,一起臭。”一代宗师,视名之淡,视利之轻,忘怀得失,令人敬佩。

附:《宽心歌》

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

遇事莫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自食其力挣到钱,多也不嫌,少也不嫌。

荤素搭配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衫都可穿,新也御寒,旧也御寒。

住房条件不攀比,宽也安眠,窄也安眠。

夫妻恩爱过日子,苦也心甘,甜也心甘。

面对忧愁巧处理,日也乐观,夜也乐观。

作 者 简 介

焦爱民,笔名艾子,河南灵宝市人,研究生学历,历任教师、公务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成熟做人 相约成功》、《秋天里》等八部作品集和回忆录。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公道道处世。




声明:由于后台小程序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

(0)

相关推荐

  • 白羊座、双鱼座4.22~4.28 优秀管理者的能力体现在哪儿

    白羊座.双鱼座 4.22~4.28 朝堂之上,汉文帝正襟危坐.他的目光扫过殿上群臣,最终把目光停在了右丞相周勃脸上. 周勃是开国功臣,又是拥立汉文帝继位的关键人物.面对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 ...

  • 《易经》告诉我们的100个人生智慧(17)人生平安吉祥的法则

    本文整理自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京麓书院院长段俊平先生音频课程"<易经>告诉我们的100个人生智慧". <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六爻 ...

  • 24、君临天下

    在长安,周勃顶着太尉的头衔,赋闲了将近八年的时间.如今再次回到权力巅峰,这感觉让周勃欲罢不能.怎么才能长久的掌权呢?周勃的方法是,巴结新君. 然而周勃没想到,新君可是不待见这位太尉.虽然太尉功在社稷, ...

  • 八、王者之国

    有时候,上天是非常疼汉文帝的.在汉文帝登基的头一个年头,除了那些丰功伟绩之外,上天还送给汉文帝两个礼物. 三月,刘氏家族辈分.资历最高的楚王刘交薨,以后刘氏族长就是铁了心跟着汉文帝混的燕王刘泽.真要有 ...

  • 他私德有亏,为何正史还是评价他是汉朝的贤相?

    作者:许云辉 (左一为陈平) 黄河,浊浪滔天,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穿行.船夫死盯着船舱中衣着华丽的唯一渡客,目露凶光.渡客从船夫闪烁不定的目光里读出凶险,猜出船夫以为自己腰间必定藏有"金玉宝 ...

  • 六、稳坐龙庭

    半年的光景,汉文帝刘恒从代王变成了大汉皇帝.眼下汉文帝刘恒得到了大臣拥护,还有以刘泽.刘交为首的大辈分王爷的支持.有了生育福利,老百姓也坚决支持汉文帝.刘恒立了太子,封了皇后,皇位日渐巩固.虽然齐王刘 ...

  • 焦爱民丨尊重他人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人与人之间都有差异,论身份有贵有贱,论地位有高有低,论财产有富有贫,论年龄有长有幼.但无论那个阶层的人,有一种东西是一致的,那就是自尊.人人都需要尊重.需要被他人尊重,这是人与生俱来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五

    谨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进门的时候掀门帘,要缓缓掀起,不要弄出很大声音.这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但许多人 ...

  • 焦爱民丨花开半时妍

    近日读得李密庵的<半半歌>,玩味再三,颇有心得.抄录如下,与诸君共享.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 ...

  • 焦爱民丨人这几十年

    朋友发来一个段子很有意思:二十岁的人回家不回家一个样:三十岁的人晚上和白天一个样:四十岁的人干好和干差一个样:五十岁的人好看难看一个样:六十岁的人官大官小一个样:七十岁的人钱多钱少一个样:八十岁的人男 ...

  • 焦爱民丨与优秀的人交朋友

    诸葛亮<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老百姓说,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人.因此,我们应该结交优秀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因为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三

    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服贵在整洁,不必追求华贵,衣着要合身 ...

  • 焦爱民丨成长在水利工地

    成长在水利工地 人说的青春岁月,大概就是指十八岁前后这个阶段吧.这正是充满活力.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时候.这时的人啊,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是忧愁!就像山谷中的野草,只要给一点雨露,就长得那样翠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六

    谨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斜僻事,绝勿问.]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遇事不要慌忙,慌慌张张易出错.遇到事情不要有畏难情绪,但也不要不把它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