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汉曾发现“四不像”,专家赶来看后心急如焚:快封锁村子

引言

李白曾经在诗中写道:“珍禽在罗网,微命若游丝。”虽然他当时只是为了写鹤的情态,却与现在的生态情况不谋而合——许多珍禽由于身体的某个部分能入药,或皮毛能够御寒,或可以做出精美的雕饰品而被人们大量捕猎,因而濒临灭绝,甚至有些已经灭绝了。很多在古代的文献记载中能够经常看到的动物,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01

“四不像”就是古代描写中一种很神奇的生物,因“似牛非牛,似马非马,似驴非驴,似鹿非鹿”而得名。四不像在古时的文献和神话中还是非常常见的,在《封神演义》中,周朝大军师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四不像。这种动物究竟是古人杜撰出来的,还是确有其事呢?既然它被很多文献记载了,虽然被《封神演义》加入了一定的神话色彩,但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存在着,或者存在过。

▲浙江大爷发现的鬣羚

果不其然,浙江省的一位老汉在山间休息时,就曾发现了“四不像”这样的一只动物。它通体黑色,看起来像一只山羊,却又比山羊大很多,脸部看起来像牛,但是角却与牛角大相径庭。虽然大爷年龄不小了,也算是见多识广,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生物。他下山后将自己的见闻告诉了村民们后,有很多人都无端害怕了起来。村里很快传出了有“怪物”的传闻。

▲大爷照片

专家听闻这个消息后立马赶来了这个村庄查看,在详细询问了大爷对这只“怪物”的印象,又在山间观察多日后,做出了判断——这必定是一只保护动物,因而专家心急如焚的与村里协商后表示:快封锁村子。很快,专家们抓到了这只神奇的动物,它并不是什么“怪物”,而是古书中常说的“四不像”之一。

02

“四不像”最常指的是麋鹿,但其实还有另外三种动物也有着四不像的别称,它们驯鹿、驼鹿和鬣羚。浙江山中的这一只,正是唯一没有“鹿”字的四不像——鬣羚。鬣羚又叫明鬃羊,虽然名字是“羊”,但它属于牛科,是一种典型的喜欢在山林间栖息的生物,它只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经常活动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上。

▲幼年鬣羚照片

鬣羚其实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动物,它虽然不胆小但攻击性不强,一般不会主动对人类发起攻击。在20世纪初的时候,全世界鬣羚的数量还相当不少。但是近百年来人们对鬣羚的大肆捕杀,导致了这一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台湾鬣羚更是仅生活在中国台湾,但是在2007年时野生的已经不足200只了。鬣羚的数量急剧减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分布区内森林的大量砍伐,作为一种生活在林间的生物,这相当于它们的栖息地范围大大减少。

▲被捕兽夹逮住的鬣羚

03

为什么人们要捕杀鬣羚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鬣羚的体型相比于一般的羊类来说要大很多,所以能够提供较多的肉食,再加上由于经常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它的皮板质量也非常好。肉能吃,皮子也能制成衣服,这样的鬣羚在猎人眼里简直就是浑身是宝,几乎可以直接被转化成钱币了。

▲在动物园里的鬣羚

鬣羚种群的数量增长是极为缓慢的。雌性鬣羚的怀孕时间一般在8个月左右,这对于野生哺乳动物来说是比较长的时间了并且鬣羚每胎繁殖的数量也比较少,只有一到两只,而且小鬣羚在三岁之前基本都需要母亲保护,在这个时候小鬣羚和母鬣羚都是比较脆弱的。生产时间长、一胎的数量较少,再加上成长起来的速度较缓慢,造成了鬣羚种群本身增长就是很不容易的,再加上人类的猎杀和栖息地的丧失,这种动物渐渐有了消失于地球上的倾向。

▲鬣羚照片

2007年时,鬣羚被列入了《受胁物种红色名录》,在我国它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之一。这就是为什么专家要封锁村子的原因了——他们需要确保没有别有用心的人进到山里将这只鬣羚猎杀,同时也要保证这只鬣羚可以被安全地送到野外,或者送到保护区内。

结语

曹植在《野田黄雀行》中写道:“少年见雀悲,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然而,这世界上能够诚心保护动物的人究竟还是少数,更多的是见猎心喜,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这也是目前偷猎盗猎屡禁不止的关键原因。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生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不受人类侵害,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

参考资料:

《封神演义》《野田黄雀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