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与误解是金石科普的大问题
图一
早起想写关于雪的文章,见此文颇皱眉,我近来每问人我是不是中年,中年戒斗故也。但换一个角度说,这也不是斗。太多的图文,引导了太多人的误解,对于人的误解我当然不愿说,但对于金石本身,我还是愿意说一说。
此文若从一个特定角度说,实际毫无问题。但从大众科普看,问题就是致命的。
“金”类收藏者人数少,参与者大多是高端人群,
“石”类收藏者人数多,带有平民化倾向,
类似于花费不高,乐趣多多的“农家乐”,
故碑刻一般美称为“乐石”,两者合一就是“吉金乐石”
注意:这段话于今天来看是存在误导的。其隐性基点为:一少,二贵。实际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这么来分人群,没有前贤只收金不要石。前人也从没表达过这些意思。一定要确认这群高端人士,那就是盗墓贼了。
那么吉金是不是就比石贵呢?
不。本身不是,拓本也不是。
一,所谓吉金,实际前人特指三代,后又到战国,现在也延到汉铜。但汉之后就少提及。而石,则汉唐,实际延到民国刻石都还有旧拓。这么一比就很有意思。如把石的时间区间限于汉,那么汉刻数量远远少于三代青铜。如限于西汉,那么对比一下数量,那刻石就是太阳月亮了,而吉金就是蚂蚁了。
二,公碑,私器。在前面一点基础上,还可以一说,除神策军碑这样特别情况,其他碑刻,巨石大碑的属性几乎都是公,这个公的意思简单说是以前人人能拓。另书法临习主要是石,不是铜,这样石刻拓本的数量就大大多于吉金。而所谓吉金,解放前出土,皆私藏,拓本就少。另有一种情况,很多有官贾有大量铜器收藏,但从不拓,只当作财富,这个数量非常大,这个也是风尚。
三,金石拓本的市值主要是市场与资本决定,非文化,非存世量。就文化普及而言,名碑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名器。
冬月值周,呵冻所成。删去关于正文的评议约三百字。又想起昨与顾师谈砖刻之晋何氏碑,石贱如此,砖还能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