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谱序0014:【明】李东阳《林氏族谱序》(福州 固始林)
四库全书版《怀麓堂集》卷二十七
林氏族谱序①
(明)李东阳②
福州林氏出光之固始③,五代时从王氏入闽④,代有令闻⑤。
有讳比者,仕元,为福建镇抚,守南关。元末,寇临城,守义不屈,阖门就戮。遗一子阳,依祖母郭于外氏⑥,故得免。阳二子:信任,信美。信任三子:秀,康,寿。信美一子:文表。诸孙至十有余人。秀子:玭,玠,瑭;康子:瑨,
。皆举乡贡,而玭及瑭皆举进士。瑭为行人⑦,玭为南京刑部主事。恒念其先世之湮没,危其家之中微⑧,幸其所可传者而惴惴焉。惟宗族散失是惧,乃自比以下,著为谱系以世传,附以家规以传于家。刑部君以予同年进士,请为序。
呜呼!承传之际,重矣!族有氏,宗有祀,家有业,得其人而传之,乃可以久而不绝。故圣人以有后为孝,示重也。然天下之事,有常有变,小而扎瘥夭阏⑨之患,大而兵革锋镝之厄,有不能保其必无者。君子之心,盖曰:“吾之所不得与者,莫能强也。吾之所得为者,吾不敢忽也。吾之德足以贻吾后,吾之孝足以承吾前,吾之法足以维持保护、使之久而不坠,如是而已矣。”林氏之先不可得而知矣,及其遭变世、罹奇祸,以一人之身承累世就尽之绪,岌岌乎千钧之一发,可谓危矣。及其传世数百指⑩,贵显五六人,蔓延波衍,愈长而未艾,则亦可谓盛矣。是虽传与继之,各得其道要,亦有得于天者乎!夫以数百指之族存于一人之身,则其恩不可忘,而其名字不可不识。识其名,念其所自,存则所以保其业者,不容以不谨矣。是故,子孙之所赖以传,宁独非祖考之望于子孙者乎?夫吾之兄弟皆知为吾父之所出,则其情必亲吾之伯叔兄弟;皆知为吾祖之所出,则其义不至于散。由是而推焉,则虽亲尽服11穷,而喜庆忧吊之义有不能已者,谱之作其亦重矣乎!
刑部君兄弟饫经12学慎,官操并闻于时,而敬宗收族13惓惓不置,此可以继而亦可以传矣。嗣其后者欲引而勿替,尚于谱乎观之。
【注释】
①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版《怀麓堂集》卷二十七《文稿七序》。
按,《怀麓堂集》为明朝李东阳所撰。清康熙间廖方达校刻本为一百卷:诗前稿二十卷、文前稿三十卷、诗后稿十卷、文后稿三十卷、杂记十卷。嘉庆间重刻本附有法式善、唐仲冕辑《明李文正公年谱》七卷。今有岳麓书社1983年点校本,名《李东阳集》。
本文乃李东阳为同年进士林玭所编辑的林氏宗谱所作之序。阐明了出自于光州固始的福州林氏自元代林比以下一支的繁衍情况,记载甚为翔实,对研究福州林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②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自幼习文,有神童之誉。八岁前,先后被景宗召见过三次。八岁时选到顺天府学进学。十六岁时就考取了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十八岁时,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八年(1472),任翰林院编修。成化十六年(1480),三十四岁的李东阳任翰林院侍讲,兼应天府乡试考官。弘治六年(1493),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弘治七年(1494),李东阳任职内阁,专管诰敕。后屡任礼部右侍郎、礼部、户部、吏部尚书及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文典雅工丽,其诗影响所及形成“茶陵诗派”。长于篆、隶、楷、行、草书,尤以篆书出色。著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
③光之固始:河南光州府固始县(今河南信阳市固始县)。
④按,开闽王氏是指入闽三王:广武王王潮、武肃王王审邽、忠懿王王审知和福州守城都督王彦复。人称“闽太祖”的王审知(862—925),字信通,一字详卿,光州固始人,五代时期闽国君主。出身贫苦,节俭自处,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受封闽王。福州人尊其为“开闽圣王”,尊其兄王潮为“威武尊王”。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寿州王绪转战福建,因王绪多疑猜忌,王潮遂发动兵变,囚王绪。其后王潮扩张其势力,于昭宗景福二年(893)攻克福州,逐渐占领今福建省全境,王审知时任福建道副观察使。乾宁四年十二月(898)王潮过世,王审知袭福建道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再受封为闽王。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去世,谥忠懿王,庙号太祖,其子王延翰继立。
⑤令闻:美好的声誉。《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孔传:“汝微子言,能践汤德,久有善誉,昭闻远近。”
⑥外氏:指外祖父母家。
⑦行人:官名。《周礼·秋官·司寇》之所属有大行人,掌管接待宾客之礼仪;又有小行人,职位稍低。大行人掌接待诸侯及诸侯的上卿之礼,小行人掌接待诸侯使者之礼,并奉使前往四方诸侯。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至秦设“典客”,以接待远方的宾客。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隋唐以后,鸿胪寺卿以赞导礼仪为职,已与大行人之职不同。明设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以进士充任,掌管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诏、册封、抚谕、征聘诸事皆归其掌握。在京官中地位虽低而声望甚高,升转极快。初中之进士,以任此职为荣。至清废。
⑧微:即“式微”。衰微,衰败。《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朱熹集传:“式,发语辞。微,犹衰也。”明·归有光《张翁八十寿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远,能自振于式微之后。”
⑨札:因灾祸而死。《左传·昭公四年》:“疠疾不降,民不夭札。” 瘥(cuó):病;疫病。 夭阏(è):夭亡;夭折。《红楼梦》:“期汗漫而无夭阏兮,忍捐弃余于尘埃耶?”
⑩百指:犹言十口,十个人。唐·元结《元鲁县墓表》:“不颂之,何以戒占田千夫、室宇千柱、家童百指之徒也哉!”
11服:服丧。如:服满(服阙,服丧期满);服制(服丧制度。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服除(服丧期满);服假(丧假)。
12饫经:犹饱经,经历很多。
13收族:谓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仪礼·丧服》:“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疎,序昭穆。”《礼记·大传》:“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陈澔集说:“收,不离散也。宗道既尊,故族无离散。”
另可参见本微信平台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