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书写程序:结字是基础,笔势是装饰,用笔是技法

说起田氏楷书,无人不知其作品十分工稳。于是很多人极力褒奖,当做书法楷模来学习,对于其他人所说他的字不是书法很难理解。这也不足为怪,艺术审美是需要培养的。就跟城里人到农村,看见长势特别好,枝叶特别繁茂的土豆,会认为这棵土豆一定产量高一样。

土豆地上部分过剩,会影响地下部分的生长和膨大,这是专业知识。从土豆地上部分的长势预估产量,只有长期种植的人和学到正确种植技术的人才能判断。书法欣赏也一样,不知道什么样的作品是上品,就要向前人的法帖和书论去学习。没有根据的凭喜好定高低,到底不能让人信服。

王羲之乐毅论局部

那么说前人就下了什么区分书法品级的方法了了吗?当然有,不过不是直白说出,很多人就算看过书论,也不会发觉。王僧虔曾作《笔意赞》,说出了书法作为艺术的关键,“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什么样的书法叫做好的书法?当然是神采和形质俱全的!

那么,这种神采和形质是怎么来的呢?王僧虔也说了,“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先临《告警》,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要好纸好墨,还要用笔正确,还要有来路,有发展,这样才能使书法骨丰肉润,才能达到妙品神品的品级。

王羲之 黄庭经 局部

这些都是书法所需的客观条件,就像建筑所需的物料,不足以分开等级,辨别次序。但如果把书法的装束作好了,作精细了,做到了位,便可以在当时闻名。这一点王僧虔也讲到了,“弩如直槊,勒若横钉。开张凤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工之尽矣,可擅时名。”

不用一句一句的来解释,只看其中的“弩”“勒”等字,便可知,这一连串的比况都是在说字的形质姿态。

王羲之 丧乱、二谢、得示帖

王羲之的《书论》中,曾经有一段对书法书写程序的介绍。“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这就是说,书写要先把字的结构在心里设定好,然后装束。怎么装束?用什么装束呢?“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竖牵如深林之乔木”“屈折如钢钩”“上尖如枯杆”“下细若针芒”“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所有这些比况,都在说点画的姿态气势,也就是“笔势”。

索靖出师表

笔势是点画存在的姿态和气势,在内是神采的附着,在外也是形质之美的构成部分,它依托于结构安排来展现内容含义。书法作品只有有了笔势,才能神采飞扬。如果把写字比作建房子,那么构建房子的框架就是结体,装修就是书法的笔势,修建方法和装修方法就是书法的用笔。

笔势在字中的重要,如同精神对人的重要。这一点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或许就是从注意到笔势开始对书法有了艺术的自主性,写字也就因为笔势成了书法。早在东汉早期,书法家崔瑗就有了《草书势》的书法论著。此后还有蔡邕的《九势》、《篆势》,卫恒的《四体书势》,其中有《字势》、《隶势》。

钟繇 力命表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势”有十分贴切的描述,他说:“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已操胜券。”

文字得了笔势便不同于印刷了,便脱离了呆板,也就由写字升华到了书法。得了笔势不但不会呆板,还会或摇曳生姿,或端庄持重,或骨气通达;或如深山道士,或如插花美女,或如龙威虎振,或如鹏羽未息。也就是说得了笔势,才能在神采上有自己的风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