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医解读古代女医(二) | 补中益气汤不止补中益气那么简单
《女医谈女医》第二篇,看看允贤用补中益气汤和大补阴丸治疗血崩和血淋。
中医的灵活辨证
一位38岁的辛苦女子,家中以烧窑为生。丈夫外出的时候,需要她自己动手搬运烧制好的砖头,每天辛苦忙碌到二更天。一次恰逢大姨妈造访,经血汹涌而下,三个月不停,后转成血淋,小便涩痛带血,已经三年了。
允贤诊断女子的病是过于劳累所致,先用朱丹溪的“补中益气汤”加黄芩、香附各一钱,大蓟一钱五分,再给她服用大补阴丸,治好其病。
后来又遇到有类似问题的五六个女病人,允贤都用这种方法治疗,效果不错。
一妇人三十八岁,得患血崩三月不止转成血淋三年,服药无效。
询其故,云:家以烧窑为业,夫出自运砖,一日运至二更才止,偶因经事,遂成此症。
其谓劳碌太过,用补中益气汤 出《丹溪方》加黄芩、香附各一钱,大蓟一钱五分。后服大补阴丸即愈。
后有患如此疾妇女五六人,服此皆效。
这个病人血崩三月不止,转成血淋三年。血崩和血淋,是两个病。
女性阴道非月经期的大量出血,中医称之为:崩漏。崩,是血特别多,像山崩塌了一样;漏,是淋漓不尽总是出血的状况。
至于“淋”,中医有“五淋”之说:气淋、劳淋、热淋、砂石淋和血淋。
这些“淋”症,对应于西医的好几个病,主要指尿路感染、小便滴漓难出、小腹拘急、小便涩频刺痛等症状。沙石淋主要为泌尿系统的结石,伴有感染,或者排尿时不舒服,日久不愈,遇劳而发、遇劳加重的淋症,即为劳淋。
这位烧窑妇血崩的原因写得很清楚:经期劳累。
血崩三个月后,病人由血虚进而气虚,气虚以后,正气不足,气血太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必然免疫力低下,得尿路感染,出现尿血、疼痛。而且三年了,那可能是一个慢性的尿路感染,更确切的分析是:血淋转成劳淋。
在三年慢长的过程中,她看过医生,但没有一个医生治好她的病,“我相信其他的医生,一定用过见血止血的招”。可能的原因是,其他医生没有从根本上分析她血淋的原因。
在中医看来,“淋”症一类病,一般为湿热下注所致。湿热下注则热浊络伤,治疗思路一般采用通淋、利尿、止血,清热,非其治也。
原因,她太劳累了,劳则耗气,出血更是又伤血、又耗气,所以她的根本问题是:气不摄血,身体亏虚。
治疗上,允贤采用补中益气汤是非常合适的。
东垣认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气伤则中气不升,甚至反而下陷。中气亏损,营血亦弱,遂生火热。“火与元气不两位”,“元气盛则火自灭”。所以治疗的思路是:补益脾胃之气,升举下陷之气。
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允贤加了黄芩、香附、大蓟,用方巧妙。毕竟补中益气汤偏于燥热,而“淋症”这个病有湿热的基础,船娘虽然“劳淋”脾虚,但发作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热的,“我估计当时允贤看到病人有热,所以加了清热的黄芩、行气的香附。”而大蓟,黄元御评价它:回失红,行瘀血。是既止血又化瘀血的一味药。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代大医李东垣的名方,允贤书中所载病案中多次使用。此方治疗各种疾病都有好的疗效:妇科的子宫脱垂、久泄,各种气虚不固之出血……看起来各不搭界的病症,只要是中气亏虚导致,都可以用上补中益气汤。
病人长时间出血,一定是有阴亏的,所以此案最后一步,允贤依然用大补阴丸收功。又谈到大补阴丸,编辑有话要说。
这一病案中,允贤的治疗思路相当清楚,辨证非常灵活。当代大医李可先生曾说:“当我们治病的时候,要把西医的病名丢开不管,认真地辨证;必要的时候,连中医的病名也要丢掉。”他说得多好,这就是灵活辨证的一个典范。
这个病例放到现在,许多中医爱好者甚至许多医生,看到病人“血淋”,一定首先想:有湿热;然后既然有出血,一定先凉血、止血。允贤没有这样治,她一定看了病人的舌脉,然后根据“经常劳作”判断出病人很耗气的状况,再结合汹涌经血三个月不停,转“血淋”又持续三年等关键信息抓住了关键。
所谓久病多虚,新发的病多数以“邪、实”为主,久病之下,就要灵活辨证,不要死盯“血淋”,一通清热凉血的药下去,本来就虚弱的病人更受不了。
此病症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为现在确实有不少医生比较教条,喜欢按照西医的病名来开药。其实中医的辨证就是这么活泼泼的,一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病机的关键来对症下药。这才是中医久胜不衰、在临床上确有疗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