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3例报告

病例1:患者,男,14岁,学生。主因“头晕、头痛约1 y,加重10 d”于2014年4月入院。

患者于1 y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头晕严重时意识模糊,上述症状平均一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持续半日。患者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积水”,未行手术治疗。

近10 d上述症状加重,我科以“脑积水待查”收住。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一般内科查体无特殊。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颈部以下平面痛觉减退,深感觉障碍。双下肢肌力3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阴性。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阳性。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生化、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头部、颈椎和胸椎联合MRI:可见脑膜、颈段和胸段脊膜明显增厚,T1WI等信号、FLAIR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脊髓受压变细,小脑萎缩 (见图1A~E) 。考虑诊断为“肥厚性硬脑膜-硬脊膜病变”。患者转北京手术治疗,2 y后随访时得知患者经手术活检确诊并于术后不久死亡。

病例2:患者,男,76岁。主因“头痛伴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y余”于2016年12月入院。

患者1 y多前因头部撞击伤后出现头痛,于外院诊断为“硬膜下血肿”,行手术钻孔引流后头痛好转,但不久再次出现头痛且伴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就诊与多家医院诊治无明显好转后前来我科,我科以“头痛待查”收住。

既往有糖尿病10 y伴糖尿病肾病和肾性贫血。

专科查体:神清,语利。双目无光感,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5 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感觉正常,肌力3级,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共济运动正常。脑膜刺激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白细胞25×106/L,蛋白1.48 g/L;血红蛋白86 g/L,肌酐334μmol/L,尿素氮11.42 mmol/L,D二聚体1.48mg/L,血沉大于140 mm/第一小时,超敏C反应蛋白60 mg/L,血清Ig G4 2.81 g/L;甲功、血管炎、风湿免疫、乙丙艾梅、肿瘤标志物、结核、真菌实验阴性。

入院前10 d外院头部MRI:可见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并明显强化,考虑炎性病变 (见图2A) 。

给予甲强龙500mg/d静脉冲击治疗,1 w后复查脑脊液白细胞15×106/L,蛋白0.31 g/L。头痛明显减轻,仍无光感。复查头部MRI硬脑膜炎症好转 (见图2B~D) 。激素递减,3 m后随访时未复发。

病例3:患者,男,14岁,学生。主因“发作性右下肢无力伴疼痛15 m,加重1 w”于2016年12月21日入院。

患者15 m前跳绳时突发右下肢无力伴疼痛,几分钟后缓解,患者未予重视。半年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休息半日后好转。1 w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下肢不能行走,伴剧烈疼痛,5 d后病情进展右下肢完全瘫痪,并有左下肢发作性无力。既往体健。

专科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 mm。右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感觉缺失,减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左下肢正常。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甲功、血管炎、风湿免疫、血清Ig G4、乙丙艾梅、肿瘤标志物、抗O抗体、结核、真菌实验、脑脊液常规、生化、脱落细胞等相关化验未见异常。

颈椎、胸椎和腰椎MRI平扫、增强+MRA (见图3A~C) :胸腰段背侧脊膜增厚呈混杂信号,硬膜外-椎间孔区广泛斑片状强化,脊髓和马尾明显受压,T9-10水平可见线样低信号影,下端与胸膜后缘相连续 (脊膜尾征) 增强见T3-11硬脊膜明显强化。MRA未见异常。

给予甲强龙500 mg静脉冲击治疗。冲击治疗5 d后,患者症状无好转。

骨科会诊后建议手术治疗。

术前复查胸腰椎MRI (见图3D~E) :T9-10硬脊膜增厚较前好转,脊髓受压缓解。患者症状无改善。骨科再次会诊建议暂缓手术,继续激素治疗。

当激素递减至120 mg/d时患者肌力恢复至3-级,出院时复查胸腰椎MR (见图3F) :硬脊膜轻度强化,L5-S2硬膜外斑片状强化明显减轻。出院时患者恢复良好,可独立行走。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肥厚性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是一种以硬脑膜和(或) 硬脊膜局部或弥漫纤维化和增厚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发病率高,无明确致病原因,可能与免疫相关,近几年有Ig G-4和血管炎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的报道。继发性可分为感染性、免疫性、肿瘤性、外伤性和药物性等,按发病部位可分为硬脑膜炎(HCP) 、硬脊膜炎 (HSP) 和硬脑-脊膜炎,HCP较HSP多见,两者同时受累罕见。

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据文献报道,最小年龄3.5岁,男女均可发病,中无明显性别差异,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此次报道病例1和病例3属于特发性,且年龄较小,病例1属于罕见脑和脊髓同时受累型。病例2为继发性硬脑膜炎。

肥厚性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因脑膜局部或弥漫增厚压迫和炎症刺激,可引起颅高压和颅神经麻痹症状,其中以头痛、视力下降、眼肌麻痹、脑积水等多见。肥厚性硬脊膜炎常累及颈胸段,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痛和脊髓压迫症状如受累部位突发感觉异常、无力等。脑脊膜同时受累时,症状较重,预后不佳。特发性硬膜炎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脑脊液和血液相关炎性指标可升高也可正常。继发性硬膜炎可有特殊感染病因如结核、梅毒、肿瘤、自身免疫IgG-4、血管炎等其他异常。

神经系统MRI有诊断意义,是评估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T1WI可呈等或低信号,累及脑膜时可见硬脑膜局部或弥漫线样、条带状增厚,小脑幕和大脑镰受累时,增强可见脑膜强化形成“轨道征”或“奔驰征”;T2和FLAIR硬膜低信号伴增强明显均匀强化是诊断肥厚性硬膜炎的特征表现。病例2可见典型“奔驰征”。病变严重时可见静脉窦血栓和脑积水,甚至脑实质受累。病变累及脊膜时除了有上述T1、T2、FLAIR和增强典型表现外,可见脊髓和脊神经受压、椎管狭窄和硬膜外斑片状强化,还可伴线样低信号的“硬膜尾征”和硬膜后脂肪增生。MRI的特征性表现与病变性质有关,增厚的硬膜主要由胶原纤维和慢性炎性细胞组成。

肥厚性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目前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早期外科手术可切除异常增厚的硬膜,解除压迫,缓解临床症状,但病变范围较广时不易全部切除,炎症易复发,手术效果不佳。特发性肥厚性硬膜炎可给与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逐渐递减后小剂量维持治疗。激素敏感型效果较好,部分复发型或病情进展者免疫抑制剂可能有效,少部分患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继发性肥厚性硬膜炎需针对病因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总之,早期手术解除压迫是关键,可以防止神经过度受压产生不可逆的不良后果。如果病变局限呈线样增强时,可考虑首选药物治疗。

图1 A图和C图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及小脑表面脑膜明显增厚,呈T1WI稍低、FLAIR稍低信号,伴脑积水;B图显示增强扫描呈明显较均匀强化;D图和E图可见颈胸段脊膜明显增厚,呈结片状稍低信号,脊髓受压变细、髓内未见确切异常信号影

图2外院激素冲击治疗前A图硬脑膜弥漫增厚并明显强化;我科治疗后复查B、C、D图可见硬脑膜弥漫增厚并强化,呈T1WI等信号,FLAIR部分高信号

图3激素冲击治疗前A图L2-5椎管后壁斑片状强化,L5-2椎体后硬膜外间隙斑片状强化,腰椎椎管变窄,脊髓及马尾受压;B、C图T9-10至腰段椎管背侧混杂T2信号,T9-10后可见线样低信号,增强明显强化。术前复查磁共振;D、E图与前对比好转,暂缓手术。激素递减为口服时第3次复查磁共振,E图与前对比明显好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