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幀照片同样是日本人照的,是从二东街中段道南向西拍的。从图中分析,似乎是雪霁后于中午所拍。这帧照片的拍摄时间略晚于拙文之一展示的照片,东后楼是否还飘膏药旗已看不请晰,但顶层前面的饰墙已不存,显然在后了。
从东侧看支栋(前楼)东山墙形状十分明显,设计师将中国传统的起脊屋顶巧妙地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之女儿墙结合起来,门窗皆为劵拱式砌就为半圆形,再配相应形状的窗框、门框,嵌以异形玻璃,门窗之间凸以方型假柱,三楼为落地大窗,有栏杆可供凭眺……中西合璧且浑然天成,十分别緻,当然这也凝聚了赤峰"锅伙"(木匠丶瓦匠丶石匠丶铁匠……)的创造性技艺和劳动,其建筑面积400平米。加上后楼四层加木亭台,更在低矮的平房中有鹤立鸡群之感,遂使支栋楼成为赤峰的地标性建筑,亦衍生了"大楼胡同"、"大楼后胡同"等街巷称谓。在楼后院还建了一个很漂亮的平房,雕梁彩绘,却是五谷轮回之所,也被拆掉了。
万壑松风——本名孙国辉 退休前曾供职市政协文史资料部门,热心学习赤峰近现代史料和摄影,曾出版《赤峰摄影史》及举办肖像摄影艺术个展,文学作品曾被国家及外省报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