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事先办"原则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会选择拖延———先做令自己愉快的事而把难事放在deadline的最后时刻。我就常把需要处理的琐事放在工作时间快结束时,但最近我发现,这么做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是工作的愉悦感大幅降低。想想也是,虽然后做"难事",但我却会不自主的在心里惦记着,这就意味着我要用一天时间来忍耐,愉悦感不降低就怪了;再次,因为是琐事,往往需要我更加耐心对待,把难事放在最后,因为时间较少,我常会粗心大意,最后不得不返工。针对这种现象,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1.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性,拖延来自内心的拒绝。如果想靠意志力来克服拖延显然太耗费精力,这个时代,最贵的便是注意力了,在小事上花费太多精力显然不划算。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现实,在承认本性的前提下做出改变。

2."难事"未必等于"要事",难事常是不符合个人性格的事,比如我自己就很不擅长处理琐碎的事情,琐事于我而言,就是难事。太过重视和彻底无视都不是办法,过于重视难事会一直活在痛苦中,而无视它问题不会自动消失。所以,把难事限定在特定时间才是关键。

思考过后,我做出了如下几点改变:

1.要事第一,难事先办。我把处理难事的时间从下午调整到了早上9点到10点,这个时间,我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做事往往事半功倍。虽然"痛苦"了一会儿,但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时间都是美好的。

2.花时间花精力强化优势。"木桶理论"把个人弱势项目比喻为木桶上较短的那块板,认为个人的发展最终会由短板决定,鼓励人们弥补短板。但真相是,你的短板往往是别人的长板,即使拼尽全身力气补短板也未必能到达别人轻松达到的高度,与其拼命补短,不如强化长板,强化差别。"感受力"和"洞察力"是我区别于他人的部分,我也常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

如此,便可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

爱上写作的每一天 100天写作第60篇 60/1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