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生理特点和育雏方法
一般把开产前处于生长阶段的鸡都称为雏鸡。雏鸡又根据是否需要供暖分为两个阶段,其中0-6周龄叫育雏期,需要供暖,7-20周龄叫育成期。
雏鸡的管理是养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产蛋成绩。为此要重视雏鸡的管理工作,力争培育出高质量符合品种要求的雏鸡。
雏鸡生理特点
雏鸡具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的特点。因此,饲养雏鸡要特别注意饲料中营养物质的供给,尤其应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的供给,以满足雏鸡快速生长的需要。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通风,为雏鸡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尤其是10日龄以前。因此育雏前期要给予较高温度,以后随日龄增长逐渐降低。幼雏鸡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差,但生长速度又很快,因此要喂给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并且要适当增加喂料次数。
雏鸡抗病能力差,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感染疾病。故应做好消毒、隔离及防疫工作。同一鸡场饲养多种日龄阶段的鸡只时,应注意将幼雏鸡舍置于上风向,并与大鸡分开饲养,育雏人员和成鸡饲养员也要分开,以确保雏鸡在严格隔离的情况下饲养。雏鸡胆小,易受惊吓。故应保持育雏舍环境安静,严禁陌生人进入。雏鸡自卫能力差,容易受鼠及野兽等伤害,因此要做好灭鼠等项工。
育雏方法
按投入人工多少育雏可分为自然育雏和人工育维两类。自然育雏是利用母鸡给雏鸡保温并带领雏鸡采食和运动(也有用阉公鸡来带雏鸡),这种方式一般一只母鸡或一只阉公鸡可带10-15只雏鸡。自然育雏不需专门设备,节省资金,节省劳力,但成活率低,育雏数量少,因此不适用于大群饲养,在大型鸡场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很少使用。人工育雏克服了自然育雏的缺点,育雏条件人工控制,因此一般成活率高,育雏数量大,但需要一定的资金和设备。另外,大群饲养容易发生传染病,为此要做好防疫工作。人工育雏可分两大类,即平面育雏和立体育雏。
1.平面育雏即将雏鸡养于一平面上
(1)地面育雏 要求舍内是水泥地面,便于冲洗消毒。育雏前首先要对育雏舍进行清洗消毒,之后按每平方米1千克标准撒上生石灰,再铺上20-25厘米厚的垫料,以后逐渐增厚。垫料可就地取材,但要求卫生、柔软、干燥。常用的垫料有锯末、谷壳、麦秸、刨花及稻草等。地面育雏成本低,但房舍利用率也低,另外,雏鸡常与粪便接触,若防病工作做不好,易发生疾病流行,尤其是球虫病。
(2)网上育雏 即将雏鸡养于离地面50-60厘米高的铁丝网上。这种育雏方式避免了鸡与粪便接触,饲料和饮水也不致污染,可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另外,粪便可于育雏结束时一次清除,故可节省劳力但仍需要一定的设备投资。在采取平面育雏时,有些地方为了节约能源,方便饲养人员操作提高雏鸡早期成活率,将雏鸡装入特制的吊笼中,吊离地面(或地板网)1米高处饲养。吊笼一般长2米,宽1.5米,高0.3米,底网网眼为1平方厘米,每笼可容纳雏鸡200-250只,雏鸡1周龄后加笼盖,以防雏鸡飞出。吊笼使用时间应根据温度状况灵活掌握,但不要超过3周。以后放在地面或地板网上继续饲养。2.立体笼育雏 这是大中型鸡场常采用的一种育雏方式。立体笼一般为3-4层,每层之间有粪盘接粪,四周外侧挂有料槽和水槽。立体笼一般由加热笼、保温笼和活动笼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为相互独立结构,购置立体笼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购买哪种笼合适。如采用提高室温来育雏,则只需活动笼郎可,这样既经济,又不受供电条件限制。该笼架宽180厘米,深45厘米,高165厘米,可饲养15-40日龄雏鸡100只左右,每格鸡笼宽87厘米,深45厘米,高24厘米,可饲养雏鸡10-1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