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夜千里雪
冬夜读诗,有这样一首《雪》:“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远岸末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写诗的人叫黄庚,是宋末元初人。好个江山不夜千里雪,天地无私玉万家!动乱。萧条,那并不是一个好的时代,可是这等气魄,太震动人心了。
明天就是节气大雪了。此刻窗外并没有雪,但是,我被这首诗种了雪。眼前一派白雪皑皑。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看见啊,在有时看见,在没有时也看见。
我去美术学院看学生画展,在某一幅画前被打动。我不懂艺术,可是竟然也能“看见”。看见打磨的力量。在艺术的殿堂里蜗行摸索,有人打磨出了光亮。
朋友在日本看画展,我再通过她的朋友圈“看见”。看见色彩的力量。好像用遍了调色盘里的色彩,却无比和谐。
早起,看见一枚白月亮在西天,同时朝霞在东方。日月同辉,我看见了。我同时还在文字里给你看见。还可以反复看见。
为了练兵,我们组织了一台晚会。我在台下,用毫不挑剔的眼光打量,于是看见她们。他们。成长就是留给不完美的。视角不同,看见的一定不同。你如果尝试着和我用相同的视角,就不会采用双重标准来看待和评价他人。
宝鸡文理学院党委书记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他说有时因为工作上的事生气,就会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力超群,业务精湛到无可挑剔,还用我干啥?我如果才干过人,早去清华北大了,还来这里干啥?
摒除了双标,才会到达豁达的境地,当然也就释然了。
我还看见他。二十二年前,我熬夜写了一首《真情九月》,他和小苗朗诵,在省里拿了一等奖。他又用帅气的字体复写下来,将文稿存进学校档案馆。现在,意气风发的中文系男生已经成为杰出校友,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心路历程,好像每个人都能在同一段路上找到彼此,谁没有青涩的胆怯的跌跌撞撞的过去?原来人生这场大戏,我们曾用过来自命运来自人性的同一部剧本。
这是一场心灵之雪,用来洗濯、荡涤浮世之尘。二十年风雨沧桑路,老师值得为这样的学生骄傲,更值得前程上的期许。看见青春回放,未来光明,此去山河,历历如绘。
在天地,在人心,每一次看见,都是一次收获美好,一次享用自在。江山不夜,天地无私,你我终将看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