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差点成了天主教国家?

作者: 白昼
一提起日本的宗教,人们首先应该会想到他们本土的神道教,有关天照大神、神社、丛云剑的传说在中国也是有所流传。
其次,人们可能会想到佛教,想到圣德太子、一休和尚等一系列历史人物。
确实,现今的日本深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但你是否知道,来自遥远亚欧大陆西部的天主教曾经深深植根于这块土地,甚至在天主教的辉煌时期,有传教士放言,十年可使日本成为天主教国家?
其实,始于16世纪40年代,止于1639年德川幕府锁国禁教,这段“切支丹的世纪”(即是天主教的世纪)就见证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故事,从这里讲起……


一、伟大的传教士—圣·沙勿略
▲沙勿略东方传教
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支修会,由罗耀拉在1534年创立,并在此后20年内遍布世界各地。方济各 · 沙勿略是耶稣会第一批会士,出生贵族,学业优异,22岁时已被任命为博韦学院亚里士多德哲学讲师。
1549年8月15日,沙勿略一行人抵达鹿儿岛,揭开了日本基督教史的序幕。
▲沙勿略东方传教线路图——在他十多年的福传生涯里,劝导了三万多人领洗入教,福传旅程超过数千里,涉足大半东亚
在鹿儿岛,沙勿略走上街头开始传教。然而,由于说教者的教理、风度、服装、容貌、奇特的动作以及用他们从未听过的语言读书时的奇妙发音,使日本民众起了轻蔑的揶揄的情绪。
有人大笑,还有人说,“我不懂这伙人说的东西”。还有人嘲笑、辱骂神父说出的语词,“这个家伙说的真是老糊涂的昏话。”还有人问,“这个男人神经正常吗?他不是胡说八道吧?”
巨大的挫折没有打击传道士们。为了解决语言的巨大障碍,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开始学习日本语言。沙勿略还在初信的本地教徒的帮助下,用日本语译写了最初的教理书。
在教士们的努力下,鹿儿岛的基督教信徒在不久后就发展到百余人。
然而,传教士们得罪了鹿儿岛的领主岛津氏,他们没有答应为其联系与葡萄牙人的贸易,只希望在合适的时机前往京都面见天皇。
因为,沙勿略认为,日本有着规范的等级与文明的国民,是实现基督教千年王国的理想之地。只需要取得日本“国王”的许可,天主教就可以在日本自由而繁荣的发展。
很快,岛津氏翻脸,下令将所有接受神父教义的人处以死刑。神父们不能像以往那样公开传教,也再也没有人来听取他们的布道。苦心经营一年多的全部成果几乎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1550年8月,为打开局面,沙勿略取道平户、山口,开始了前往京都的漫长旅行。由于没有人引见,沙勿略没有见到后奈良天皇,仅仅在京都呆了十一天,就永远的离开了这里。
▲日本现在的宗教分布情况
京都之行虽然失败了,但并非毫无意义。这次长途跋涉使得沙勿略对日本的政治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促使他调整以往过于理想化的传教策略
在此,日本社会的真实面貌已经在沙勿略眼前慢慢显明,此时的日本处在“下克上”的时代,世俗权力高于一切,手握兵权的将军不把天皇放在眼里,实力雄厚的大名不听将军使唤,各种宗教也自成势力,混乱无比
想要如沙勿略最初设想的那样,通过名义上的元首天皇取得日本传教事业一劳永逸的顺利是不可能的,想在这样的日本传播新的外来宗教,能否获得地方实权人物的保护,显然成为外国传教士能否立足或生存的关键所在,而为各地大名联络与葡萄牙商人的交易则成为神父们打开传教局面,获得传教许可的主要策略。
但沙勿略没有机会实践他的新传教策略了,1552年,他为了了解日本人口中最优等的文化,乘船到中国,却不幸染上疟疾,由于缺乏医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逝世,享年46岁,被天主教会追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
▲沙勿略病逝于中国上川岛


二、繁荣昌盛与隐忧
沙勿略新传教策略的核心就在于抓住日本地方领主,后来的传教士们也的确做到了。
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传教士们对日本统治者投其所好,进行了经济军事的支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各领主纷纷表示对基督教的好感
此时传入日本近20年的天主教走入了日本霸主织田信长的视野,天主教所代表的先进技术和对下层百姓的吸引力得到信长的认可。
于是他对天主教表示好感,天主教也很快作出回应。1569年4月,弗洛伊德拜访着手统一战争的霸主织田信长,与之取得良好的友谊,并从信长那里获得公开的传教许可令。
▲传教士们乘坐商船
就在接下来这段时期,日本耶稣会的传教事业蓬勃发展。从信徒的人数来看,1570年2万多人,1582年15万人,1590年达20至24万人,人数迅速增长。
另外,除了各阶层百姓,许多权势人物也受洗入教。继大村纯忠之后,先后有丰后的大友宗麟、肥前的有马义贞、有马晴信父子和筑前的黑田孝高,甚至明智光秀的女儿也皈依了天主教,可见天主教发展之迅猛。
但也需要承认,天主教的蓬勃发展不仅在于其与日本上层的利益交换,也在于其具有吸引一般日本民众的资本。
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土地荒芜,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人们原本的信奉佛教已声名狼藉,他们渴望一种新的信仰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而天主教之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传教士救济难民、创设医院等一系列慈善活动,正好与日本民众追求现世幸福的宗教意识相吻合,因而使天主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日本大名迎接葡萄牙商船
织田信长在1582年的本能寺之变中被叛臣明智光秀杀害,使天主教失去了在日本最大的保护伞
继承信长霸业的是著名的丰臣秀吉,他于1585年和1587年先后平定了四国和九州,逐渐接近全国统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已经逐渐发展壮大的日本天主教会成为让丰臣秀吉忌惮的势力。
1587年7月25日,丰臣秀吉下令剥夺了基督教大名高山右近的领地,并且发布了著名的传教士驱逐令《伴天连追放令》。“伴天连”即是日本传教士的葡萄牙语音译。
这道驱逐令直接影响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天主教的生存状态,但是,这个命令没有强令基督教徒重新改宗,而且在命令传教士离开日本的同时,还表示对其人身安全提供保护。
因此这道命令才被许多学者恰如其分地称为驱逐令而不是禁教令。其次,命令重申欢迎外国商人来日贸易,将贸易与传教区别对待,这给了足够的政治空间让传教士们滞留日本。
当然,这一点也与1591年葡萄牙商馆中断生丝供应要挟丰臣秀吉有关。
1598年8月,丰臣秀吉因病离开人世,幕府的实权很快落入德川家康手中。政权的更迭缓和了教会的艰难处境,教会一度与家康关系良好。但家康的目的却单纯只是为了长期的贸易。
1601年,罗德里格斯神父被德川家康任命为他个人驻长崎的贸易代理,负责进口中国生丝的价格谈判与交易。天主教开始沦为统治者的贸易工具,对于这一点,传教士们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据《1607年日本诸事》记载,这年日本的基督教徒有75万人。长崎取代了当时的澳门和马尼拉,成为“远东的罗马”。
必须要明白的是,江户早期教会的发展并不代表着基督教地位的稳固,仅仅只是德川对其利用价值的肯定而已。


三、天主教时代落幕

▲电影《沉默》剧照—讲述了17世纪初天主教徒在日本受迫害的历史
前面也说过,天主教对日本统治者的吸引力,其一就在于他们能为日本提供优良的火器装备和贸易往来
但是,就在最后切支丹世纪的最后几十年,日本有了新的替代者——英国人和葡萄牙人,他们只为贸易而来,不以传教为目的
传教士们终于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后筹码,德川家康打消了后顾之忧,对于传教士和基督教徒的迫害逐步升级,一连串的殉教事件接连发生。
▲电影《沉默》剧照
在“切支丹的世纪”的最后30年里,耶稣会遭遇了最大的挫折直至禁绝。1612年(庆长17年)8月,德川家康下达第一次全国禁教令,命令将各地教堂毁坏,逮捕教徒并强迫他们改宗。此后,德川幕府不断发布禁教令。
如果说之前幕府的所有行为都是只为禁教不为锁国,那么自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起,开始形成日本的锁国体制。
自1633年(宽永10年)至1639年(宽永16年),德川家光先后下达五次“宽永锁国令”。
这五次锁国令,不仅禁止了天主教的信仰与传播,而且连日本人出海和海外日本人回国也要处以极刑,到后来连通信与赠答礼物也被视作违法行为
锁国时期,日本国内的天主教徒受到血腥镇压,数量急剧下降。潜伏着的天主教徒在最后爆发了岛原、天草之乱,起义军公开对抗禁教令,悬挂天主圣像,扯起绘有十字架的战旗。这无疑诱发并强化了幕府由来已久的仇外与恐外心理。
1639年,传教士以外的所有葡萄牙人也被赶出日本,所有的葡萄牙船只也被禁止入境。至此,禁教和锁国政策最终完成,而日本早期基督教史也落下帷幕……


腾讯算法更新,将根据用户阅读喜好和阅读频率,智能排序推送。请在右上角为「外交座谈会」设置星标,点亮右下角的“”和“在看”,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阅读更多:
《穆斯林是怎样在日本波澜不惊地壮大起来的》
《法国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关注「外交座谈会
跟有趣灵魂约会

本文转载已获原创平台授权,

本号致力于提供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 在看,好文连轴转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