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巴、 蜀篇
川渝地区出现人类文明约在25000年前,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有学者将其与中原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并在商周时期形成了两个较大的诸侯国蜀国和巴国。
蜀国起源于蜀山氏,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氏族的统治。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蜀国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当时为“牧誓八国”之一。西周初期,蜀王杜宇自立为帝,号望帝,杜宇在位时期,定都郫邑,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开疆拓土,使蜀国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公元前7世纪,杜宇氏传位于鳖灵,后者建立开明王朝,号丛帝。从公元前451开始,蜀国和北部的秦国围绕南郑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蜀国最终成功夺回南郑。公元前367年,开明九世迁都于成都。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乘蜀国与近邻巴国交战之际,遣张仪、司马错伐蜀,蜀王战败,蜀王开明十二世被杀,至此古蜀国灭亡。蜀亡后,蜀人残部一支辗转南迁,在现今越南北部建立了瓯雒国,并持续了一百多年,后为秦赵佗所灭。古蜀国拥有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和成熟的黄金加工技术,神巫色彩浓厚,并创造了较为发达的文明。
巴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夏朝时称为“巴方”,商朝时称为巴奠,公元前11世纪,巴人参与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西周初期封为子国,姬姓,因此又称巴子国,巴国封国后与西周王室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楚国崛起后,巴开始受到楚国的控制,迫于楚的势力,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清江、川峡之间,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巴国和楚国关系时好时坏,并参与了楚国和周边国家的几十场战争。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发动了对巴国的战争,并于公元前316年攻占巴国全境,巴国君臣被掳往咸阳,至此,巴国灭亡,秦惠文王派张仪在江州筑城,设置巴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