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慕田峪至贾儿岭,明长城尚未明确的事项——行走北沟一慕田峪一莲花池段
4月3日,与偶遇走北沟-慕田峪一线。
这一带,见到了辛营城堡文保碑,贾儿岭城堡遗址的定位点,另外,从北沟村往慕田峪的路途中,见到一座疑似早期石台,以及一段奇怪的连接北沟至慕田峪的山脊通道。
(一)辛营不辛
关于辛营,《昌平州志》昌平州舆地图显示,应为“新营城”。
《四镇三关志》载:渤海新旧营城二座。
《昌平州志.土地记第三下》载:新营,采访册距城一百二十里。东至慕田峪,南至苇店村一里,西至渤海所五里,北至桃峪二里,东南至河西,南至河东,北至贾儿岭,西北至河。
此处关于新营的描述,已经成村,但村名仍为新营。
因此,辛营,实为新营。
嘉靖二十二年,慕田峪关被攻陷,守备陈舜战死。
嘉靖二十七年,设渤海新营,与加强慕田峪的防御有关。
穿越新营村,只为寻找辛营城堡。
正前方那个垭口,即是箭扣的箭口。
(距离起点0.14km 当前海拔189m)
长城遗产网的资料,辛营城堡“砖石结构,呈长方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90米,开西、南、北三门.现堡已毁,四至不清,残存有城堡东北角城墙,条石砌筑,残高3米左右,残宽5米左右,残长18米,残墙占地面积90平方米.城内保存十字街,街中心东南角有古树一棵,周长3.85米,树冠高16米,城内全部为新建民房”。
(距离起点0.31km 当前海拔193m)
村中的这棵老树找到了。
(距离起点0.37km 当前海拔198m)
可是那段石墙到底是哪一段,却未能确认,一路也没有遇见知情的村民。只在民居墙基之下,院墙旁边,发现几段老石头筑就的墙体,可能利用了原城堡的石材。
(二)贾儿峪城堡有点假
于是北行去北沟村,寻找贾儿岭城堡。
下图左手边的大道,通桃峪村,即今田仙峪。
(距离起点0.83km 当前海拔190m)
关于田仙峪,这里顺便插一句,以待以后找机会前往勘察:《昌平州志》载:“三里曰田仙峪砦,明永乐二年建。山险,有沟一道,置水关,缓。
关于这个描述,其实至今在长城主线上无法找到对应的关口,特别是有沟一道,置水关。
从近期连续对驴鞍岭口、磨石口、擦石口、撞道口、陈家峪关、驼岭关的观察,以及对大长峪口的推测,明代早期的防御思路,以守口为主,上述数个关口,均在沟谷的内口。详情参见发下各篇:
《看山看水||寻找磨石囗二道关,了解更多磨石口一带明长城零星遗存》
《看山看水||“秦皇旧址”原是擦石口长城,“耷拉边”长城并非修错:一段长城,揭开诸多谜题的钥匙》
《乍儿峪城堡”有玄机,北京圆形敌台已经超过十座——行走陈家峪西台子段长城》
《看山看水||让山脉来作证,让河川来作证——明早期的大长峪口至小长峪口一带的关防形势》
《愚者昏语||吹风坨南的隘口墙的名字——从黄花城到大长峪城》
田仙峪关,既然在山脊主线上没有对应的关口,必然也符合上述规律,应当在沟谷内口。这将是不久以后需要考察的内容。
按照地图的定位,在接近城堡的农田处,有一道较宽的石墙。地势平坦,不会是阶坝子;不同农户的地界,不会有这么宽吧?
(距离起点1.37km 当前海拔202m)
定位点只是一个点,最接近定位点的,是一堆碎石与土交杂的一道土垄。
难道,这就是贾儿岭城堡?这太假了吧?
(距离起点1.53km 当前海拔205m)
(距离起点1.58km 当前海拔206m)
向村民打听,皆不知。
那么,文物部门是如何定位的?按说还应有见过城堡或知道其位置的人,就像前几天寻找亓莲关城堡,最终还是能够找到其定位。
(三)寻找贾儿岭口
关于贾儿岭口,也是一桩悬案。
《昌平州志》载:五里曰贾儿岭口(距慕田峪),明嘉靖十五年建。界碑石迤西安宁台大管仲渠至德胜台止,内险外平,牵马可上。余通步。”
《四镇三关志》的记载与其一致。
但这个关口具体在何处,却让人云里雾里一般,无法认定。
慕田峪景区慕字十捌号台内嵌有一块界碑石,应是两本志书所提到的界碑石。碑文曰:“界碑,迤东系慕田峪地方,迤西系贾儿岭地方”。
但是,这块碑是景区开发时发现并被砌到这座敌台的,其原始的发现地不详。
自慕字十八号台以西,山势渐为高峻,一般而言,似乎峙险可守,无需设关。
另外,早期的关口,往往在沟谷内口。按界碑所指,贾儿岭很可能在北沟附近,会沿袭这个规律,将贾儿岭口设在北沟的内口吗?
而北沟附近及其垭口,也并不符合内险外平的地势特点。
至此,贾儿岭口的位置,成为尚未破解的一个谜。
本次特意向村口值班的老人打听,一个标志性的地名是大管仲渠。还真打听到了。老人说,就在慕田峪长城上“忠于毛主席”附近,墙外侧,有一条沟,就是大管仲渠,很好找。长城上有人,还可以打听。
于是,带着这个线索,我们沿慕田峪与北沟交界一带的一条小山脊向北偏东方向进发。
下图为面向西南北沟与桃峪之间的山口方向。
(距离起点3.20km 当前海拔365m)
沿途都是果园与梯田挡墙。
一路上行,至一个小山头,山头上大量分布的石块有些异常。
(距离起点3.45km 当前海拔428m)
特别是在山包顶部,像是聚集性的石堆,但半被土壤掩埋,年代像是更久远。常见的明代的墩台,石堆都比较明显,石材以出露地表为主。
个别地方,还有一定立面残存。
这不应该是梯田挡墙,位于山头最高点,再往上没有泥土流失需要筑坝去挡了。
(距离起点3.47km 当前海拔428m)
这是什么?是早期的一个台子吗?
如果是早期的一个台子,是什么朝代的?明代的吗?如果是明代的,为何会在此处出现一座烽火台?用于向贾儿峪城堡传递信号吗?还是与明代早期关口设在内口有关,与早期的贾儿岭口有关?——如果按老乡的说法,大管仲渠在现在的主体边墙外侧,也就应该在山脊的外侧,现在的慕田峪-箭扣一线的边墙,基本沿山脊主线修建。那么,贾儿岭口应该在山脊主线上。可是,后期修建连续边墙上的贾儿岭口,与早期没有连续边墙、以守口为主的早期防御策略下的贾儿岭口,会是同一个地方吗?会不会像驴鞍岭口、擦石口、磨石口、撞道口、陈家峪关一样,早期的关口并不在现存的边墙主线上,而在内口?
如果不是,又是哪个朝代的遗存?更早的朝代吗?比如北齐?——怀疑这一点,是因为这个台子比我所见的任何一座明代烽火台更显古老,更有沧桑感。
(距离起点3.47km 当前海拔431m)
翻过这个小山头,沿山脊继续往慕田峪方向进发。
回望走过的山脊、古石台,以及北沟附近的地势, 我在梳理贾儿岭口的可能性。石台向下延伸的矮山脊,接西侧沟谷对面的另一道小山脊,构筑一个可以封堵北沟的地形。
(距离起点3.53km 当前海拔443m)
会不会,也像前述各口一样,存在着一个早期守内口的贾儿岭口?
一道奇怪的山脊
沿山脊前行。
山脊上一路都有大量的石块。这一带的已经远离村庄,不再是果园,基本是荒山。开始还感觉像是坝阶子。
(距离起点3.62km 当前海拔470m)
(距离起点3.62km 当前海拔476m)
但渐渐地,感觉不像是阶坝子了。在这些石块出现之处,没有垒梯田的必要,没有筑阶坝子的需要。
(距离起点3.63km 当前海拔483m)
部分地段利用了山险,内外两侧皆很陡峭,很像是人工铲削过。山脊顶部基本在四五米宽,一直都比较均衡,像是刻意而为的一道山梁。
(距离起点3.71km 当前海拔488m)
因为后来站在长城之上俯拍这条山脊的时候,可以看出这条山脊本应是很缓和、风化严重、大部分已经演化成土石山的小山岭,两侧不应有陡峭的山崖。但在山脊顶部往两侧下看,却均是陡坡。
就是说,这道山脊从顶部往下看所见的陡坡,应是刻意而为的,是人工加工过的。
这一处的的石块,也有立面,怎么看都不需要筑阶坝子。
(距离起点3.93km 当前海拔494m)
可疑的石材。
(距离起点3.99km 当前海拔504m)
我想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怀疑,哪儿的山脊可能会是一道墙,是这些疑点无法合理解释。
(距离起点3.99km 当前海拔505m)
巨石内侧,是陡崖,这条山脊明显的特点是,内侧比外侧更陡。即使攻上这道梁,也难以下到防线之内。
(距离起点4.02km 当前海拔514m)
类似的可疑石堆还有很多。
(距离起点4.03km 当前海拔518m)
(距离起点4.10km 当前海拔543m)
西北方向,即是箭扣、田仙峪一带的险峻山岭,峰林如刃,直插云霄。
内侧陡崖壁立,正符合内险的特征。至于是否外平,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不过,在牛犄角边东侧有一块,确实以前曾经见过一条沟谷,外侧比较平缓。
登上慕田峪长城。大管仲渠该在何处?其东侧,对应北沟的垭口,从地形判断,并不符合外平内险的特点。就是说,北沟对应的垭口,不应是贾儿岭口。
那儿,为何贾儿岭城堡,又设在北沟内?
“忠于毛主席”几个大字,大概与怀柔110号敌台平齐。
而我们最高只能到达景区西界,怀柔108敌台。再往西,景区封住了,并且由于小长假游人众多,看管较严,无法从景区出去,无法再前往寻找大管仲渠与贾儿岭口。
关于慕田峪重边
站在慕田峪长城之上,远眺北侧的摩天大岭以及摩天大岭东侧的亓莲关长城,偶遇提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长城为什么不沿那道山岭修建?
这引申出一个问题,慕田峪重边。详情参见上次的《看山看水||百思不得其解的莲花池村北长城,竟然是慕田峪重边》。
小结:
1、辛营城堡,作为渤海所的营城之一,现在痕迹已经很少了。
2、贾儿岭城堡,当地人也知之甚少。
3、贾儿岭口,尚待寻找到大管仲渠后进行判断。
4、从北沟至慕田峪之间,发现有一座早期石台,沿途的山脊,似为早期边墙防线。其年代不明,或许为明早期与修建连续边墙之前的贾儿岭口有关,或者年代更早,可能是明前长城遗迹。
5、田仙峪砦,一定不在现存的边墙主线上,一定在内口有沟、可以建水关的地方。
由于珍珠泉一带有沟,常年有流水,是重大可疑之处。这个等待以后再作探察。
6、慕田峪北侧的防线,与亓莲关边墙相连,应为慕田峪重边。详情参见《看山看水||百思不得其解的莲花池村北长城,竟然是慕田峪重边》。
2021-04-03,10-11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