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 ║奇怪的双界山长城
南山路边垣与双界山的交界点,为延庆135号敌台。135号敌台冬季时的照片对比如下:
(当前海拔1212m)
从135敌台往下,一路是巨大的石龙,比135敌台东侧的残墙不可同日而语。沟谷内这段边墙规模一定非常雄伟。
行至沟谷最低处,应是一处关口,关口东侧,明显一座曾经的敌台残基,当为疑似敌台,长城遗产网上没有记录的敌台。从135敌台至这座关口,垂直高差为50余米。
(当前海拔1159m)
关口北侧,地势更低,有明显路径,沟中有三道横向土坝,分明是三道壕斩。这条路径,定然是通向四海附近,如果没有壕堑,这条沟是可以通众骑的;即使是有壕堑,现有路径通连骑也无问题。
就这条沟的沟谷地势来看,其北侧通四海冶或大胜岭,南侧沿安四路通杏树台-二道关-黄花城。
从135敌台处,沿山脊寻找通往双界山边墙的路。
(当前海拔1184m)
双界山边墙,是一段奇怪的防线,志书中亦没有记载。《长城踞北》及《北京北部山区的古长城遗址》等资料均认为是北齐长城。并言发现有北朝陶片。
从地势山脉走向看,其主体部分沿东西走向的延庆怀柔的界山分布,向东直通九眼楼。其西段大体是东南-西北走向,虽然与南山路不是直线,却是山脉海拔最高的连线。
如萧老师所说:双界山那个垭口,其地理位置非常类于山西勾注山上的雁门关地形——这个地方,可以写一篇硕士级别的论文了。对这个地方长城的探究,有助于理解明代君臣的内心想法——对他们的长城选址指导思想作一评点。如果在垭口置一关口,修好长城,黄花城可以高枕无忧。
往双界山边墙去的路,位于与南山路边垣所在的山梁相交的另一条山脊上,两侧皆是峭壁陡坡,应是以山险为墙;虽然人工的墙体并不相连,但在长城遗产网的地图上,走势却是相连的,应当是把这段山险包括在内了,或许,这段山险,就是经人工铲削的山险墙。
(当前海拔1180m)
行数百米,终于见到墙体。墙体终点止于巨石,修筑得较为简易,毛石多为不规则的石块。
(当前海拔1120m)
往下的墙体,渐成石垄。
(当前海拔1121m)
再往下,墙体渐宽渐高,开始有了立面。自此以后,墙体均保存状况良好。
从石垄、立面来看,与南山路边垣均无大的差异,并且自此一直延续到杏树台梁垭口,基本都是这种立面保存完好的石墙,而北齐长城应当无法保存这么长的完好墙体。
也就是说,双界山这段边墙,现存肯定是明长城,至于是否北齐长城基础上所修,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评了。
(当前海拔1102m)
延庆022号城。这是一座小型堡砦类的城池,屯兵之用。不过,这么高的位置,是缺乏水源的,生活用水还需要从山下背上来。
(当前海拔1071m)
堡砦的门位于东南侧。
南行百余米,边墙内侧有一座铺房,且称其为窝铺。
(距离起点4.13km 当前海拔1040m)
窝铺亦设门,位于东南侧。
(当前海拔1033m)
438号敌台,西临绝壁规模较大。
突然意识到,又界山西段,南北走向的这段墙体,主要控扼的是西侧的沟谷,即我与萧老师下到沟底查看的那条无名沟,可从四海、大胜岭直通杏树台的这条沟谷;沿途的几座墩台、小城,也位于悬崖之上。
(当前海拔1026m)
站在这座敌台之上,可远眺西北方向的凤坨梁。那儿的海拔在1500以上,两侧壁立千仞,难以逾越。
近处的大沟,即是我们探察了垭口的那条沟。因此,即使凤坨梁东侧有两个豁口,即通西沟里、西沟外的豁口,也绝非敌虏通行的道路。
保存较好的墙体。
(距离起点4.37km 当前海拔1024m)
437号敌台,内侧偏西侧是一块地势较高的台地,基本分辨不出敌台模样,外侧有圈城,是一处长城遗产网未记载的“墩院”。根据墙体走势,似乎圈墙在主墙体外侧。但因是一座圈城,也可以认为划分没有那么清晰。
(当前海拔958m)
圈城砦门,在东南侧。
436号敌台,也是一座大墩台,面临无名大沟上方的绝壁之巅。
(当前海拔957m)
站在悬空的墩台西侧,可以渺视远近山峦,沟底深处的杏树台村。
站在台角,不由得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要修这段双界山边墙,这次与萧老师等人一起重走,才体会到这段边墙即要防正面,又要防侧面(即无名大沟)偷袭之敌。
站在此台,可以远眺铁矿峪长城及西大楼。
萧老师推测这座台是圆台,很有道理,这一路数座大台,均看不出矩形边框,估计都可能是同一模式。
与墙体连接处,萧老师在寻找踏台台阶与门。
435号敌台,照片中看不出形状了。
(当前海拔930m)
冬季没有树木遮挡的时候,从远处大体可以看得出墩台模样。
这座敌台旁边也有铺房,按其规模,可算一座“堡砦”。
冬季没有植被遮挡的“堡砦”,规模挺大,位于墙体之外。
534号敌台,也看不出敌台模样,只是一处地势较高的大土堆。
(当前海拔924m)
433号敌台,其上杂木丛生。这座台周围,也有小型圈墙,又一座未记载的“墩院”。照片中无法识别了。
(距离起点5.43km 当前海拔917m)
433号敌台附近,地势较低处亦有矮墙,但由于接近垭口,无法分辨是山林挡坡,还是关口附近的拦马墙了。
之后在灌木丛中穿行,下到杏树台梁的垭口,在山口,想寻找传说中的北朝陶片,却是没有线索,只好作罢。
就此结束全天行程。
小结:
1、这段边墙,皆为石墙。
2、双界山与南山路交界处,西侧一条无名大沟,沟口有残墩(长城遗产网未标),沟北侧有三道壕堑,位置极为紧要。往双界山的途中,这条沟谷一直相伴,直接通杏树对。无论是否谎炮儿口,都是紧要关口,都是重大发现。
3、双界山的墙与墩,不但要防外线,还要防这条无名大沟。大的墩台,均扼守于这条沟的悬崖峭壁之上。这是条沟西段存在的重要意义。
4、无名大沟,是沟通四海冶大胜岭至杏树台黄花城的重要通道,志书竟然不记载,也是奇怪。
5、双界山边墙,应当是一条重要的防线,竟然在志书中未见记载,也是非常奇怪。
6、这段边墙现存墙体属于明长城,但何时所修,已经无考。传说中的北齐长城,并无依据。至于是否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尚待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
萧老师说:
双界山那个垭口,其地理位置非常类于山西勾注山上的雁门关地形——这个地方,可以写一篇硕士级别的论文了。对这个地方长城的探究,有助于理解明代君臣的内心想法——对他们的长城选址指导思想作一评点。
不知当年为什么没有重视这一线长城的修筑。否则,黄花城可以高枕无忧了。
哪天一起再走双界山东侧的残墙,一直向东,看与哪里的长城接界。
2020-9-9,11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