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速度比学习的还要快?到底该如何高效学习

小的时候,我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觉得数学老师在课上讲的东西,自己都能听明白。但等到做作业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什么都没学一样,明明这类型的题老师讲过好几次,可我却怎么也想不起解开这道题的方法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和我类似的经历:学是学了,可学了半天,感觉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到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学而不获”得现象,就不得不提学习知识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死记硬背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其实真的不需要我们把它理解透,只需要我们把它死记硬背下来即可。

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为了应付数学考试而去背“九九乘法表”一样,我们只是一味地在背“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根本不会私底下花时间去验证,一五得五是怎么来的,或者一五得五这个命题是不是真的。

上小学我们背“九九乘法表”,上初中时我们又开始记三角函数这一类的数学公式。

十几年下来,大家的思维就会逐渐开始固化,能用公式的地方,谁用还脑子!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傻瓜认知模式,显然是一种最低级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二个阶段:理解消化

人们常说“读书要读透”。这里的“透”我们可以理解为,将书中的内容理解和消化掉。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把学习的知识理解和消化了,就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最容易让人忘记一个东西的,恰恰就是理解和消化。

之前和我的一位朋友聊天时,我的这位朋友就向我反映, 他说:

“我读了很多书,而且读完书以后觉得特别有收获感,可过一阵,我再去回想书中的内容,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你说奇不奇怪?哎,我这记性可真是越来越不好了!”

在我看来,我的这位朋友,之所以会出现看完书什么也记不住的情况,并不是因为他记忆力真的不好了。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做“泰格尼克效应”(又称契可尼效应)。说的是,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经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打个比方,假如有个人宠着你喊:“哎,你过来,我跟你个事!”可当你真的过去了以后,这个人却对你说:“算了,我不跟你说了”。

这个时候,除了被人戏耍之后的恼怒之外,你的脑海里会不断猜想对方究竟要跟你说什么事。越想越纠结,越纠结就越念念不忘。以至于你若是不能知道对方想要跟你说什么,你连觉都恐怕都要睡不好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是因为人们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而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经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了满足。如果尚未完成工作,这一动机就会使他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前脚你刚把上一本书读透,后脚就来了一本你特别感兴趣的书,那么你绝对会心急火燎的想去读下一本。于是,你从上本书获得的内容就会被你抛到九霄云外。

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学而无所获,那是因为在我们之中,有大约80%-90%的人都停留在前两个阶段。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将所学的东西铭记于心呢?这就要提到我们学习的第三个阶段——经验和教训相结合。

第三个阶段:经验和教训相结合

像《深度思考》和《反思力》 这一类书,就经常会向读者反复强调反思力,-思考力这样的字眼,思考力和反思力真的有那么重要么?是的,很重要。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知识储存库”,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检索这个“知识储存库”来寻找解决相对应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玩一对一的连连看不同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法,一个解决方法也可以对应解决好几个问题。

很显然,单纯的死记硬背和理解消化,是没有办法形成解决复杂事物的“技能包”的。而将我们之前死记硬背的知识,和理解消化的内容加在一起,就能形成经验,这种经验往往还是很靠谱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经验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就好像洪水爆发,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抗洪,各种填埋,甚至分洪引流。

为什么人们会用这种方式抗洪呢?其实,人们之所以这么做,是源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过往经验。这种经验百试百灵,所以一旦遇到洪水人们第一时间就会这么做。

可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与其等洪水来了在想法子抗击它,为什么不在洪水到来之前从源头遏制它呢?大多数人的思维有限往往也体现在这里,那就是——没有办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四个阶段:规律的探寻

规律的探寻,才是认知的升级。

《教父》的作者,美国作家马里奥.左普说过: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拥有能够洞穿一个普遍规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当我们拥有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时,就意味着 你的认知能力是远超常人的。

可惜的是,在我们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跳出前面我们说的那三个阶段,到达这里。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跳出前面三种情况,让自己的认知升级呢?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他说:“洞察力好比下棋,生手自以为想了好几步,熟手看来却很平常;生手挖空心思,熟手则灵活自如。下棋如此,科学研究也如此。

要问原因,无他,熟手的才干处于较高的水平。

科学的洞察力表现在较快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迅速地找出表面上不同事物的共同原因或彼此间的联系。这离不开知识和实践的积累,更要求较高的观察综合力和判断力。

没有渐变,不会有质变;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平日里多学习积累和实践,才可能有高水平的发现。

从爱因斯坦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让自己的认知达到第四个阶段,不仅需要前面三个阶段知识的积累还需要不断地去积累和实践。当积累和实践的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的飞跃。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保持平常心,不骄不躁。毕竟“学而不获”是常态,关键看你如何应对它。

 · end ·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