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和致良知

一、何为良知?心学是良知之学,修心性就是修良知。正如先生所说:“良知二字,自吾从万死一生中体悟出来,多少积累在,但恐学者见太容易,不肯实致其良知,反把黄金作顽铁用耳”。良知二字无可替代。那么什么是良知呢?

良:《说文》:善也。“良”字就是人之初心。即“元者,善之长也”。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这个“善”自然彰显出来的行为,就是“良”,是妥当的意思。《传习录》【137】给良知下了个定义,说的非常通透: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意思是:身体的主宰是心,心的主宰是虚灵明觉。主宰心的那个虚灵明觉,具有感知功能的那个点,就是心体本然之良知。

什么是虚灵?《辞海》里面的解释是:虚者,空也;灵者,聪明。虚灵者,宁静荡淡而智慧之意。虚灵可以理解为清明的觉知,就是那个能感知万物的心的原点,在“不昧”状态下的觉知。“不昧”就是没有模糊不清,没有任何东西遮挡和掺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明觉是说心象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无论任何外物出现,都能清晰的照出来。

良知是有两个面的,知觉和监察。它有两个功能,一是感知、二是判断,监察功能是根本。良知是合道而行的妥当,参照标准是“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良知不是良心(道德意义上的),也不等同于善良(和善而不怀恶意)。良知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与生俱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良知作为人最根本的那个原点,特性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具体行为不能反推动机)。良知就像洋葱最里边的那个芯,其它所有的东西都是向外延展的。良知的重要性高于知识见闻,是圣人第一义。凡事把良知放在第一位,各种事物才能顺应天理而行。

心学是以灵明为基准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所有物都有个远近厚薄的排列层次和顺序,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大学》里所谓厚薄,指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也是指的这个顺序。每个物都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上,原本什么状态就还原它什么状态,该当如何便是如何,就是物各付物,就是循理。

良知是道,是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它的顺序:人靠心内一点灵明感知这个世界,万事万物和人情事变投射至我们的心体,成为我们心中的物,理自然随之而来,道就是这样顺应“虚灵”这个点下来的,天理就是这么落在心之本体上的。良知是天植的灵根,是原点是源头,自是生生不息。关于生生不息,《全书·卷四》记述:“吾辈通患,正如池面浮萍,随开随蔽,未论江海,但在活水,浮萍即不能蔽。何者,活水有源,池水无源。有源者由己,无源者从物。故凡不息者有源,作辍者皆无源故耳”。这里说的是,修心要抓住良知这个源头根本。

良知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心体的主宰。良知不分有事无事、寂然感通,常觉常照如明镜之悬,无论心体在做什么,心体的主宰都可以觉察到是否符合良知,这个主宰常在。良知做主,就是动亦定静亦定,理无动者也。良知是我们做事的尺度,是应对人情事变是否合道的依据。修心在这个根上用功,才是立志坚定。

二、良知如何存养?

知道了良知,我们就要时时存养,心中充满天理就是良知充盈,自然一身浩然正气。良知存养无时而可间,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良知存养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让它顺应自然。白天良知顺应天理而无所凝滞,它是发散的,四处奔忙坐卧止息顺应着道走就可以了。夜间良知是收敛凝聚的,不熬夜,按时休息,顺应自然就是存养了。

程颐说“心要放在腔子里”。“腔子”指的是天理,就是说要保持“天理始终落在心之本体”上,心之本体始终不偏离天理范畴,它俩始终契合着,就是良知存养的状态。良知存进来,撑着我们的躯壳完成一系列生命活动。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良知如主人翁,私欲如豪奴悍婢。白天如果耗神太厉害,只知用不知存,那么良知就如生病的主人,它无力做主的时候,私欲就会乘机而入,绑架身体和情绪,这时应对人情事变就会偏离道。良知充盈,自然神盛。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指反省检查,找出之前做的事情里面的不良倾向,坏的想法毛病等,克治除掉,回归正道,是用完了之后擦镜子。存养指的是在静的时候开始收敛,是闲下来不用的时候擦镜子,类似保养。二者都是为了保持镜子的一尘不染。

三、如何致良知?良知是道,是体,致良知是用,只有体,放在那不用是没有意义的。致良知,就是彰显良知之用,使得万物皆不出“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是充满诚意地送并到达。这个致,必须是有动、能行的。知道良知并且能行并落实下去,从里到外一条线顺下来,才叫致良知。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不同的是圣人能致,我们普通人心有不同程度的遮蔽,有毁誉得丧的顾虑和牵累,瞻前顾后,不能切实致良知。学习圣人,就是要从自己心体上去体认良知,学习圣人能致良知。

良知是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之心。随它发见流行处,致他那一念真诚恻怛的良知,即自然无不是道。人的七情能顺应自然而生发,七情只要不“过”,都是良知之用。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知行的本体,是良知良能。知行合一的功夫,就是致本心的良知。思索亦是良知发用。仁义礼智信,就是良知充盈的外在表现。

关于致良知的实际操作,《传习录》【172】说的非常清楚了。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著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传习录》【218】先生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致良知,抓手处就是在格物上用功。格物上用功就是根本的学问,根本学问就是内求那一点灵明,从那个最根本上用功。相当于从源头上治水,省劲又彻底。格物就是在起心动念处,在私欲升起的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184】道出了格物真诀。“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把心中的良知延伸到事事物物上,就是事事物物的理,事事物物都得到“理”就是格物。

入世的致良知,就是事上磨的致良知。活在当下的意义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乾资始,坤资生,要从“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的角度理解这个“生”。这个“生”是万物的生,不仅仅是某个物种或者个体的生。“生”的含义是,把天地赋形的那个物种的“性”(这个类别物种生命的特质)显露出来,把这个性具体化,彰显出其生命力和生发之气。

打个比方,一颗核桃仁,埋进土里,只要有适合萌发的环境,它就会生根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并具有核桃树应有的叶子、果实等不同于枇杷树和其他树种的特性,表现出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对人来说,当下的“生”就是彰显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其根本处在于把那个原点那个良知发用出去,使天命于我谓之性的“性”得以彰显,所以活在当下就是“致良知”。生生不息由每一个当下的、不可间断的“生”组成,把每一个“生”穿起来,就是生生不息。事上磨是私欲起处的当下去消磨,具有当下性,“生”没有间断,所以致良知也没有间断,功夫难处正源于此。

心学的精髓在于入世治世。入世是以个体身份融入这个世界;治世是一对多,是和群体共同融入这个世界。入世治世,主要看自己所处的时位。致良知,要落脚在“五伦”关系上,要把握的原则是“循理”。

关于致良知,有以下几个点:一是致良知首先要自知,也就是要量力而行。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比如说争强好胜,贪功冒进等;二是要承认这个世界的构成,被遮蔽的人(下智之人)占大多数。应对不同的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此心安处,就是心和天地之道同频合拍,即致良知处;三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思不出位,守其位就是说我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超出这个范围。当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把当前一分钟存在着的不正之念导正,照顾好自己的心体,做好自己就是你当下的致良知。当你开始治世了,你就得兼济天下。

作为治世的治者,对你要治理的对象来讲,你得循理。要懂得人道求有,你要符合人道才能治的下去。你得顺应天道走,天道求无,你得求无。天道是大规则,人道是小规则,每个人的良知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发用的,要居天道以治人道,引导人性,遵守公序良俗,维持“道”的正常秩序,才能生生不息的运转下去。如果不循理,居天道而谈天道,就会上下脱节,无法落地;居人道而治人道,就会失去整个秩序,无法维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用的层面,不再举例。

延伸说一下循理。圣人做事的第一原则是遵循天理,所有事情都以“道”为首要原则。《荀子·议兵》:“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这句话是说,天道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好秩序,按照这个来就可以了,所以很讨厌别人来扰乱它。如果有人来扰乱,那么我就要维护我的理,维护这个“道”能行的下去,谁来捣乱都是不行的。后人诟病阳明先生,大多拿他赣南平匪和诛杀池仲容说事。

据记载,先生在多次平乱而撰写的告示中有如下动人的劝诫:“譬如一父母同生十子,八人为善,二人背逆,要害八人,父母之心须除去二人,然后八人得以安生。均之为子,父母之心何故必欲偏杀二子……”作为朝廷任命的巡抚大员,先生处在治世的位置上,要保一方百姓平安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先礼后兵后,只能动兵开杀戒维护“道”的秩序了。这里不能简单的进行道德评价,妄拟天心为本心。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说的都是循理而行。具体应对时不能墨守成规、刻舟求剑,良知做主,持经达变,事事练达皆学问。《吕氏春秋》里记载的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孟子在齐国不受金在宋国薛国受金等。

我们常说的入世治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童真(良知),也就是“如保赤子”的心体纯然(心体),具备良知;另一条腿是智慧(合道的应变),也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所必须具备的心智水平(心智),用好良知,二者缺一不可。我们修心是把自己修成光源,在天命可及范围内把事情做好,把自己修的越来越亮。致良知不是目的,是个过程,所有的功夫都是复其本体。心体明,即是道明。

心学是儒学的范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对这门学问的感受,就是四个字:活泼泼地。心学入门容易,精进不易。通过两年的学习,目前对各类经典解读有了一定辨别能力,越来越能看清自我,相比之前笃定从容了很多。希望能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龄,通过博文和共鉴,“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能否达到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尽人事以听天命”的事了。修心没有捷径,对大对数人来说修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诚无物,你有多“诚”,你就能走多远。当你觉得自己不含糊的时候,其实已经含糊很长时间了。今天的梳理还是个大纲,但仅有大纲是远远不够的,系统学习就是织网,只有网织密了,才能捕捉到鱼。记住“必有事焉”,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学而时习之,上达就在下学里。

最后感谢刘老师的正本清源,感谢游学、读书会各位同道的辛苦付出,感谢一路同行的各位同道!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转载--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民 ...

  • 老子差一点讲透了真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想要有喜欢.有快乐.有爱.喜欢.快乐和爱,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然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很多烦恼.很多痛苦,甚至还有恨.于是,就产生了各种要普渡众生的学问,教我们从修行获得大智慧. ...

  • 中华文化精华,尽在“致良知,行正道”

    厦门    尤德才 中华文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代理学,明代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是 ...

  • 向世陵|闻见与德性——朱子、阳明“知”论辨析

    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儒家哲学和儒释道关系研究. 摘要: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两分是宋明时期流行的做法,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则是自张载.二程开始的代表性观点,目的在于维护 ...

  • 王阳明:何为良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

    什么是良知 阳明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致良知学又是阳明学的核心,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致良知说多偏重从哲学角度研究,而对于具体如何致良知即从道德修养的角度进行研究则并不多. ...

  • [ ]致良知(五):良知的公共性、共享性

    各位朋友好!上一次我们讲了致良知在事上磨练,最终应达成物个付物的真实状态,还原事情的本来真实,这就叫做致良知.因为事物的本然真实,实际上只是我们原有的.内在的心之体也就是良知的自身真实状态的如实呈现. ...

  • []致良知(四):良知即中,是为至善

    各位朋友好,上一次我们简单提到,良知的三重比喻,我个人试图通过这三重比喻,让大家能够体会.能够领会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原本良知的真实状态. 一.做人做事 呈现本然良知 现在我们接着讲,良知要落实到日常生活 ...

  • []致良知(二):良知犹主人翁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好,上一次我们是非常简单地给出了一个总的观点,就是怎么来理解良知?那我们今天接着聊. 一.虚明灵觉 为其存在状态 王阳明在讲到良知的时候,他很喜欢用一个词叫做虚明灵觉,这四个字实际上在王阳明那 ...

  • []致良知(一):良知即道、即性、即心本体

    各位朋友大家好,前几讲我们主要讲了知行合一,并且在知觉.感知.知识等不同层面上讲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各位朋友在学习阳明心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给出自己的理解. 一.诽谤现前 揭致良知之 ...

  • 致良知四合院白老师-夫妻关系的十大误区

    建设最美家庭 建设最美家庭 展开

  • 中道原无所知障,良知自有大光明

      一.中道原无所知障 所知障即知见障,即知识性.思想性障碍,佛教又称无明惑.所有非儒家.非中道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体系,都会造成所知障.古今诸子.中西百家都有所知障.佛家.道家和自由主义虽然是正教正学, ...

  • 饶毅: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北大教授饶毅发表最短毕业致辞,4分钟赢得9次掌声 535字,3分56秒.北大,2016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的这一份致辞,堪称中国最高学府的最短毕业典礼致辞! 做自己尊重的人  --饶毅(教师代表 ...

  • 良知与底线

    人一辈子也不能做昧良心的事,一辈子诚实守信,这就是好人的标准. 人,应当严守良知底线,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只有这样, 才能活得坦荡.充实.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