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9年的时间统一六国,秦始皇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曾有封建历史两千多年。而这两千多年里,'皇帝'都是贯穿始终的存在。但秦始皇之所以成为'始皇帝',也是倚仗于秦国统一了天下。可这天下,他又是倚仗什么取得的呢?
这个问题其实自秦汉起就不断有人给出答案。且这些答案大体可分为两类,从秦国本身出发的,以及从被击败的东方六国出发的。
以我们较为熟悉的《过秦论》为例。在贾谊写作的这部论述秦为何二世而亡的文章的一开篇,谈的正是秦为何能成为一统天下。
首先,秦国有优于东方六国的地理优势。'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虽然贾谊没把这地理优势展开来说,但这其实很值得说说。
待秦国传到嬴政手里时,其疆域北边已抵甘肃临洮至内蒙古十二连城一线;南边囊括了巴蜀一带;东边过了函谷关,基本到达了黄河沿岸;西边与西域的西戎、楼烦等部族接壤。也就是说,黄土高原加一个四川盆地,基本都是秦国的地盘。
而这些地方,不仅面积广,与其他地区隔着天险,易守难攻,还盛产各种自然资源。在关中地区,这里作为有渭河水滋润的冲击平原,本就有肥沃的土壤。再加上当时中国处于温暖期,关中平原年均温比现在都要高一度多,所以粮食产量在当时而言很高。
秦昭王时成都也修好了都江堰,所以'天府之国'的粮食产出也节节攀升。故而秦国的粮食储备,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且环绕着巴蜀的高山,包括盆地内的丘陵,皆是森林密布。这些森林本身就产出可作为食物的植物和动物,还能发展畜牧。其中蕴藏的大量木材和金属,更是不仅能用在国内,还能用在前线。
而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商鞅,是秦国能把这些自然资源用'活'的关键。他变法的一个重点——郡县制——是秦国的资源,包括人口,在以后能得到更高效利用的倚仗。
以郡县制为基础,商鞅统一度量衡、按户按人口征军赋的这些措施才得以推行到位。如果没有郡县制去打基础,加强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那秦国可能在一统天下之前自己先分裂成一个'小天下'了。
而从被逐个击破的东方六国的角度来看,以苏洵所作的《六国论》为例,他们所有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就是——'各扫门前雪'。或者说,他们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面对西边日益强大的秦国,各个诸侯国也曾采取过一些合作性的策略,比如苏秦提出'合纵',即东方各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进攻。而秦国呢,以张仪等人为代表,想出了'连横'的策略与'合纵'较劲。
既然是较劲,那连横便是反'合纵'之道而行之,由秦国与东方某国成为'合作伙伴'。这样一来秦国在东方有了直接去和其他国家对抗的'助手',二来能瓦解东方诸国的'合纵'之盟。
通过张仪亲自出马,楚怀王成了第一个进入圈套的'冤大头'。楚国背信弃义,齐国当然不再视其为盟友。而待楚怀王发现张仪不过是在给他画大饼之后,他怒而攻秦,结果惨败而归。尔后李斯等人又用了两次'反间计',一次让赵国折损了护国良将李牧,另一次让齐国丞相后胜转而为秦国效力。
按道理,秦国有各种能人异士,东方诸国也有,苏秦和张仪这对'死对头'就算一个典型。他们不至于在短短几十年就彻底沦为过去。但在见识到秦国'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的策略的'杀伤力'之后,其实是东方诸国的王室先'怂'了。
秦昭王提出的这个策略,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杀人诛心'。
秦昭王觉得,仅仅占有土地远远不够,侵略最终要达到的是占有人民,尤其是得到人心。但他也清楚,要'感化'这些人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消灭别国的有生力量,摧毁他国百姓的抗争意志,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更'暴力'的暴力。活埋投降士卒,摧毁被占领国家的宗庙,就由此成了秦国军队就轻驾熟的事。
摧毁宗庙啊!这于当时的人们而言可谓是一件比杀了自己还严重的事。所以各个诸侯国,为了保住祖宗的宗庙,对秦国步步退让,以至于'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可以说,正是秦国以自己的自然资源为基石,通过统治阶级合理又有力的控制将国内的人力和物力调动了起来,再佐以恰当的外交手段和灵活的军事谋略,这个原本为中原所轻视的西方大国才在嬴政手里'摇身一变',成了东方的新主人。
如此,苏洵的那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才会更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