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抗养殖的8个关键因素

每天一篇技术文章、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在无抗模式下开展生产对养猪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看国外:无抗养殖丹麦先行,丹麦8条减少抗生素的秘诀对我国有什么启示?我们需认识到,健康总会面临挑战。目标是出现挑战并解决它们,而不是让“挑战”成为无抗养殖的绊脚石。

本文推荐了八个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推动生猪生产的成功。

1. 健康状况高

母猪群和猪群必须确保蓝耳、流行性腹泻、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痢疾呈阴性。

其他疾病,如支原体和甲型流感(IAV),理想情况下被排除在猪群之外,但与其他疾病相比,更容易通过接种疫苗进行管理。

2. 严格的生物安全

预防疾病传导需要出色的生物安全性。如果将最严重的疾病排除在外,其他地方病将更容易通过后备母猪管理、疫苗接种、猪流相结合来管理。

3.后备管理

如果条件允许,请固定后备母猪引种渠道(无论自留还是外购)。

育种场的后备母猪设施应允许后备有2至4个月的适应期,特别是当支原体持续存在时。尽量减少外部疾病的引入。

4. 疫苗接种

建立多样化、强大免疫的疫苗接种计划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疫苗接种应针对繁殖群和猪流中存在的所有地方病,以及猪在下一阶段可能遇到的疾病。

繁殖群疫苗接种应包括猪圆环病毒2型(PCV2)、支原体、流感、细小、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和沙门氏菌。

生长猪应接种圆环病毒2型和猪支原体以及回肠炎疫苗。为了控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丹毒、巴氏杆菌/和流感,经常需要额外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方案应使免疫反应最大化。这意味着在正确的日龄接种全剂量疫苗,并在必要和推荐时使用两种剂量方案。

5. 猪群实现全进全出

使用批次化管理模式,使母猪繁殖场批量产仔,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以消除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疾病。

猪群密度过大也会影响健康。在不牺牲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生猪存栏。

6. 圈舍设计充分考虑猪的舒适度

无抗养殖必须要求生产场的圈舍条件达到最优。适当的通风和温度调节对于防止可能使猪易患疾病的环境应激源至关重要。

使用区域性加热、垫子等来管理猪舒适小环境。供水系统应允许常规使用口服疫苗和补充剂。某些地区可能需要水处理系统来控制pH值和细菌。

每栏可饲养20到30头猪为宜,不是栏位越大越好(小圈比大圈更好)。

在病猪栏,创建一个单独的饮水系统,以提供口服抗生素治疗。建议使用单独的、可移动的、安装在栏门上的重力供水系统。

7.老板参与生产管理

老板参与是养猪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保育阶段。需要认真关注环境管理和猪个体护理的要求。

饲养员的培训放在首位。投入培训的时间和资源将有助于保持饲养者的参与和积极性。

8. 兽医监督

兽医在无抗养殖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及时、准确地诊断疾病挑战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通常可以防止大规模用药。

这种监督的责任不能依靠非专业员工。兽医拥有培训和专业知识,能够查看"大局",不仅识别当前疾病挑战,还识别易患这些疾病的因素。

此外,定期对生产地点进行兽医访问有助于确保在必要时对所有动物进行适当的医疗护理。

我们的责任是倡导大家关爱猪只,这包括在必要时及时启动抗生素治疗并广泛防止危及动物福利的疾病爆发。

By  Michael Pierdon

欢迎持续关注

01

进入秋冬季节,猪场需检修哪些设备,确保顺利过冬?

02

降本增效5--母猪死亡率高达10.5%,养猪人如何通过标准化来改善?

03

农业农村部对第6776号建议的答复,指导养猪业发展

04

降本增效4--猪场产房节能

05

猪场设施设备篇生物安全(第1部分),为什么需要老生常谈?

一个有深度的公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