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改变命运的背后是什么
【原创】
屏幕改变命运的背后是什么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在微博上,这一话题更是在8小时内创造了近2000万的阅读。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屏幕”,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报道指出,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命运。具体的做法是,这些教学资源相对落后的学校,通过一条网线全天候跟随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的升学率,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16年来,7.2万名学生跟随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华、北大,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
简单地讲,就是网校让贫困地区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犹如八十年代的广播电视大学一样,让许多未能上得了大学的人,圆上了“大学梦”。这些因为网校而改变了命运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的聪明没有因为教学条件太差而被埋没,他们获得了与教学条件较好地区的孩子基本相同的机会。
有人说,这是一篇帮助网校进行宣传的软文,不应当过度推广。显然,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观点。退一步讲,就算是为网校宣传的软文,只要不夸大事实、不虚假宣传,这样的软文,也值得推广。因为,正是这样的网校,让教育条件不佳地区的孩子也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有了上大学、上清华和北大的机会。
事实也是,在优质教育资源都在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好学校集中,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普通学校教育越来越薄弱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一块屏幕,让没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地区也“连”上优质教学资源,让无法直接接受优质教育的孩子也能通过屏幕接受优质教学,又有什么不好呢?这样的网校,显然是值得宣传与推广的。如果没有当年的广播电视大学,可能很大一部分青年会失去提高的机会,失去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所以,对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文章,切不要用是否软文去评价,而要看所报道的主体,是不是值得报道,有没有社会价值,能否引起社会共鸣,能否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软文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只要反映客观事实,只要能够产生正面宣传效应,就是正确的报道。
也有人说,目前这块屏幕改变命运的方式,完全建立在以学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换来一个好的考试成绩基础上的。这就无法评价了,也无法证明这是网校的错了,更感觉是在吹毛求疵。要知道,并不是网校,现实生活中,凡是抓得紧、抓得严、高考录取率比较高的学校,有几个学生的睡眠是充足的。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几乎都是睡眠严重不足的,又怎么能够把责任推给网校呢?在应试教育下,只能是这样的状态。
而事实上,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愿意用牺牲休息时间来学习,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对学习改变命运是多么的渴望。有了好的教学资源,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了。因此,这应当不是网校带来的,而是他们对上大学的渴望带来的。正是有强烈的上大学的愿望,才会用牺牲休息时间的方式获得更多知识。
只是,随着就业难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在屏幕下走进大学校园的孩子们,也仅仅是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也仅仅迈出了人生最早的一步。不错,他们或许可以走出山区、走出条件还很艰苦的家乡。但是,屏幕到底能够怎样改变他们的命运,仍然是一个谜。因为,适应社会,对这些孩子来说,是更大的挑战。
屏幕可以在教学上赋予贫困地区的孩子更多升学机会,可以让他们增加上大学的概率。但是,这只是应试教育下提供的一种可能。他们的能力培养、信心培养、思维培养、思想培养等,屏幕是很难提供的。而且,屏幕只教给了孩子们怎么走出山区、走出贫困地区,而没有教给他们如何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因为,屏幕链接的更多的是如何应对考试,如何上大学。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和灌输社会知识方面,仍然是严重短缺的。
所以,我们在给屏幕改变贫困地区孩子命运予以掌声的同时,更应当做出反思,那就是如何改变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让更多优质资源能够向贫困地区转移,而不是流失。要知道,知识只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才能改变整个地区、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贫困地区不能依靠屏幕把一个个孩子送上大学、走出贫困地区作为目的,而应当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流入才能真正地改变贫困、走向富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出台更多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入贫困地区的政策,加强先进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援,培养贫困地区的自身教育队伍。也只有这样,贫困地区才能走出贫困,才能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