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为什么是张九龄的诗?

诗歌在我国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朝时,诗歌达到了一个高峰,唐诗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唐朝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中,流传下来的诗歌就超过了五万首之多。这么多的诗歌,普通读者是很难通读的,因此早在唐代,各种唐诗选本就已经开始流传,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代,有关唐诗的选本更是层出不穷。

在历代文人选编的大量唐诗选本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公认最好的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选入包括两位无名氏在内一共七十七位唐代诗人的诗作310首。

《唐诗三百首》一经问世,便受到普遍欢迎,在之后更是家喻户晓,“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人们常说的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指的就是这本唐诗选。

凡是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都知道,这部诗选的开篇之作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也不是白居易的诗,而是张九龄的《感遇·其一》。大唐帝国几乎人人能诗,留下姓名的就有两千多人,说起一些著名诗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张九龄呢?尽管张九龄诗写的不错,但不管从写诗的时间看,还是从诗人的名气看,还是诗歌的体例看,无论如何排不到第一位啊!

要说这个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作者收藏阅读的《唐诗三百首》)

毋庸置疑,由于编者自身经历、学识、思想、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选本肯定都会带有编者自己的好恶倾向,每个选本都带有编者的个性,《唐诗三百首》当然也不例外。

许多人虽然读过《唐诗三百首》,但很少有人会关注编纂者,要解答“《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为什么是张九龄的诗?”这一疑问,首先应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编纂者蘅塘退士。

蘅塘退士是何许人也?

蘅塘退士原名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清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生于江苏无锡。孙洙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却勤奋好学,冬天天冷,家里没钱,不能生火取暖,为了在寒冷的天气里坚持读书,他经常手中握着一块木头,“木能生火”嘛,给自己心理暗示,用精神力量抵御严寒。

孙洙在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三十三岁中了举人,四十岁得中进士,之后进入仕途,曾任多地知县。虽是七品芝麻官,但孙洙不敢懈怠,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为预防灾害,保护农业生产,他还捐私银兴修水利。

清朝学者窦镇《名儒言行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所至必谘访民间疾苦,平时与民谆淳讲叙如家人父子,或遇事须笞责者,辄先自流涕,故民多感泣悔过。”孙洙爱民如子,遇到犯罪受刑的百姓,往往板子还没打下来,孙洙自己就先落下泪来,真正有罪的人往往为之感动,主动承认罪过,他审办的案子,没有冤假错案。

孙洙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次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任职,当地的老百姓都舍不得他走,他们会拉住孙洙的车辕极力挽留,这在那个时代是很少见的官民关系。

尽管公务繁忙,但孙洙仍然好学不倦,诵读不辍。当时,民间通行的《千家诗》,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但孙洙认为这部选本有很多问题,于是下决心自己编纂一本诗选。正如他在《唐诗三百首》序言中所说: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万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胜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下决心不容易,做起来更难。好在孙洙不但自己有坚定的毅力,而且他还有一位贤内助。孙洙的夫人徐兰英知书达理,能诗善画,是有名的江南才女,她非常支持丈夫的想法。

孙洙遍览《全唐诗》,在夫人的协助下,从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中,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诗体,选取了三百一十首有代表性的诗歌。孙洙特别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其中既有久负盛名的大诗人的名作,也有名气不大甚至是无名氏的佳作,因为编纂诗选纯属个人行为,所以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孙洙的个人意志。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历时一年,在夫人的支持协助下,《唐诗三百首》终于编纂完成。

刊行以后,二百多年间,风靡神州,历久不衰,我国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一人不读的。

(本文作者收藏阅读的《唐诗三百首》)

影响如此巨大的《唐诗三百首》,把张九龄的诗作为开篇之作,应该不是随随便便的,这当中体现了编者孙洙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先来欣赏一下张九龄的这首《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兰和桂这两种象征高洁的植物,兰和桂欣欣向荣、散发沁人心脾的香气,但它们的高洁美好并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博得别人的赏识,因为这就是它们的本性,他人喜欢与不喜欢,赏识不赏识,它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张九龄写这首诗时已经被唐玄宗贬到荆州做长史,从当朝宰相到普通的地方官,而且还是副职,其内心一定非常郁闷。以诗言志,文人传统,张九龄写兰、桂这两种象征高洁的植物,是用来自比,表明自己的心志。

张九龄,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人,今广东韶关市人,出身官宦世家,敏而好学,才智过人,能文善诗,他举止优雅,气度不凡,被世人誉为“曲江风度”,“岭南第一人”。

进入仕途后,张九龄守正疾邪,刚直敢言,是有名的谏官,一度被唐玄宗赏识,擢升为宰相,为“开元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即使在张九龄被罢相、去世后,唐玄宗仍然把他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每当有人向他举荐人才,他就会问“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只可惜,昏聩迷住了晚年玄宗的双眼,像张九龄一样的人再没有出现。

张九龄目光远大,有识人之明,善于辨别忠奸。他曾对唐玄宗进言说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然而不为唐玄宗采纳,终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最终灭亡。

张九龄襟怀磊落,宽宏大量,从不公器私用、打压异己。据说当年王维,就是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大诗人王维,因为攀上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这个高枝,科考时抢了原本属于张九龄弟弟张九皋的状元,王维后来不得志时给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写信求助,张九龄推荐他当了右拾遗,足见其胸怀宽广。

张九龄因反对任用奸佞小人李林甫、庸碌懦弱的牛仙客为相,以至于屡屡杵逆唐玄宗之意,终被罢相,后又因自己举荐的监察御史周子谅乱讲吉凶被皇帝治罪而受牵连,降职担任荆州长史。在荆州,张九龄写下了《感遇》诗十二首。

了解了这些,或许我们可以理解孙洙把《感遇·其一》作为《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的用意了。

同为有追求有情怀的正直文人,孙洙对张九龄一定非常钦佩,他和张九龄的心气是相通的,时隔千年,他在用这样的方式向心怀天下、一身傲骨的张九龄致敬!

文化随笔

图文|褚延锋

壹点号储己图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