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旧文精选 | 美能达唯一顶级135单反X-1,市场反应不佳因为太先进
所有内容均为原创,配图来自群友和网络,所有水印保留
最下方为微信自带广告,支持本号点一点
原文发布于2019年
X
什么是顶级135单反?同时代最坚固耐用的机身,最全的配件和操作能力,最强的整合功能,能够满足记者,摄影师捕捉任何场面的需求。
顶级135单反一开始没有什么现成的标准,是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渐有了耐用,拓展性强等等特征。甚至可以说,在手动时代,尼康是顶级135单反的标准制定者都不过分,佳能之后推出的F1相机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尼康F系列的概念。
要制造这种要求的单反绝非易事,整个60年代在专业135领域都是尼康大F的时代,在这10年内,新闻记者逐渐从乱七八糟的什么相机都有转为135单反,这也与这段时间内胶卷技术的突破有关。
1970年的夏天,佳能推出了著名的F-1相机,这台相机在技术指标上全面看齐尼康F系列单反,虽然相机本身是机械驱动,但是添加了机身内的TTL测光系统,这项技术经过60年代的发酵已经相当成熟。
佳能F-1给业界带来很大的冲击,也大大提升了佳能在单反界的地位,1971年,尼康推出了F2相机。F2相机是在大F相机理念上的延续,和佳能F1不同,F2仍然是全机械机,测光功能依然集成在测光顶上。F2的出现给尼康用户很大的鼓舞,也带来了超过大F的更好的操作性能。
而2年之后,美能达推出了当时看来,技术指标令人震惊的X-1相机。
X-1相机1973年推出,在日本叫X-1,在美国叫XK,在欧洲叫XM,其实是一个东西,这是美能达公司唯一一台顶级级别的135单反,就好像宾得在10年后推出的LX一样。
和宾得LX不同的是,LX的技术指标和同时代的尼康F3,佳能新F1差不了太多,都属于一种规格的相机,而美能达X-1的技术指标明显超过了尼康F2和佳能F1,是一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顶级135单反相机,甚至可以说从技术层代来看,它都是接近F3时代的相机。
尼康F2,佳能F1都是机械快门,X-1使用了但是最新的电子控制快门。X-1是一台全电子机,而F2,F1都是全机械机,可以无电操作。
全机械机在那个时代是无法集成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功能的,因为那个功能要求电子控制快门速度。同时,电子快门可以实现更多的快门档位实现更精准的曝光。
X-1可以实现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两种自动曝光形式,所以它也有很特别的机顶设置。
X-1的机身上是没有带刻度的快门盘的,它的所有快门盘都集成在取景器上。X-1更接近F3的能力,但不是说它就是80年代那种设计逻辑,因为80年代电子135单反的控制模块是在机身上的,当时X-1的设计理念依然是尼康式的,它把控制模块集成在了取景器上。我用120里的BRONICA ETR就是这种思路,自动化要靠测光顶来完成。
下面是一位大神2011年拆一台X-1时候的图片,他把这个相机拆了个粉粉碎,也不知道这位大神在不在看这个号,我就借用你一张图片,给大家看看。这个部件就是机身上快门盘的位置,拆开后可以看到其电子化的状态。
所以,X-1是没有单机身概念的,一定得搭一个取景器才能使用,X-1一共有6种取景器。
这6个顶包括一个烟囱顶和一个腰平顶,但是,这6个顶里只有AE和AE-S两种顶可以实现AUTO曝光功能,其他的顶都不能。
这是普通的测光顶,也就是标配顶,没有自动曝光功能,上了这个顶,那相机等于装了测光顶的F2和普通F1。
这个是现在X-1最常见的一个顶,也就是早期的AE顶,可以实现AUTO自动曝光功能。
除了这个顶外,还有一个体积没有那么大的AE-S顶,是1976年为了搭配X-1 MOTOR推出的。
其他的顶,我们大致看看。
X-1的所有取景器都没有热靴,它的热靴是接在倒片上的,需要一个配件,后来的尼康F3也是这么设计的。
如果说换测光顶还不够专业,那么X-1还有一个专业的地方,它还可以换对焦屏。其实换对焦屏也不是什么高级的事情,但X-1一共提供了11种对焦屏!
应当说,无论如何,X-1都是一台极其前卫,而且做工非常精良的相机。它所使用的快门是但是规格最高的横走快门,只有在顶级相机上才会使用的材质,最快速度是2000。
X-1还有很多高级的设计,比如它边上有一个长条状的,东西,这是接AE取景器时启动测光和自动曝光的感应按钮。
这台相机的上市价格,搭配一枚50 1.4镜头的套机价格是13万日币,价格要比尼康F2的套机(8万 3万日币)要贵一些,但是换上AE取景器之后,价格更加昂贵,这是当时日系相机里标配价格最贵的相机。
这也注定了X-1的失败。
X-1发售与日本经济发展最快的70年代,但是虽然日本人有钱,但一台十几万日币的相机还是许多日本人承受不了的,因此X-1主要面向的是高级用户,特别是摄影记者,这个自动曝光功能非常好用。
佳能F-1的火热是因为它发在尼康F2前头,所以抢占了一些市场,之后尼康F2就发布了,因为F2延续了大F的操作习惯,所以许多用户也选择升级相机。而尼康F2发布之后,美能达才发布了X-1,许多专业用户已经完成了换代。
专业记者的器材库里堆满了尼康镜头,所以要他们突然换一个牌子的相机很不现实,那么美能达能不能消化自己的用户呢?毕竟美能达从1957年推出SR系列相机之后,也已经做了十几年单反,自己的手动镜头群也已经发展完善了。
问题恰恰就在这里,美能达过去一直是做普通相机的,做大众机,卖得也不错,没什么专业用户,1962年推出的经典SR-7相机当时售价才2万多日元,而大F要6万多。没有用户基础,美能达的X-1很难卖出去。其实佳能F-1的销路也不太好,当时最火的还是尼康F2。这种情况在10年后的宾得LX上也体现出来,虽然宾得LX和尼康F3进行了长达20年的马拉松拉锯战,但就市场占有率而言,LX无法和F3相比。(参考朝日摄影的MF单反大全解说)
所以,美能达一开始就发现了问题,在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推出了X-1的阉割版,XE相机,又在1977年推出了XD相机,这后来也成为徕卡R3,R4的基础。但XE销路也不好,美能达用一个很高的起点,X-1开启了X单反,结束了SR单反时代,但之后却越做越低档,它卖得最火的是X700,还是走回了大众消费的道路。
X-1生产时间非常短,1976年不甘失败的美能达又推出了带连拍功能的X-1MOTOR,同样没有什么声音,很快就停产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X-1的失败恰恰源于它太先进。
摄影师和记者都是很强调个人摄影习惯和摄影体验的,X-1推出的时代,单反相机还停留在纯手动曝光时代,许多摄影师不信任电子相机,更不信任非常依赖机身测光的自动曝光技术。
摄影师和记者养成习惯后,X-1并不能提供快多少的速度。
在用户群体相对固执的情况下,X-1突破性的性能等于强行去改变那些摄影师和记者的摄影习惯,挑战他们形成已久的摄影信念,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X-1是和F2一样可靠的顶级摄影利器,反而将其视为随时可能坏掉的,脆弱的电子玩具。
那么,X-1自然不可能有市场了。毕竟近10年后,尼康推出了全电子F3时,都有很多人反对纯电子快门。
X-1因为跑得太快,反而生不逢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