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虐我千万遍,我待课堂如初恋 (其二)

为了这次相聚,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漂洋过海来看你》

如果说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是恋人之间的反复试探,想要了解对方的全部想法。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每次上课都看成是初恋情人之间的约会。通常的,在约会前恋人们总是会有些紧张,担心自己见面之后会手足无措,会紧张到说错话甚至是说不出话。为此,他(她)总会在见面前练习自己想说的话,甚至练习自己的举手投足,以免到时丢了人,失了分。如果我们在处理课堂时能以“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的态度对待每个教学细节,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日新,日日新,日精,日日精!

自然的,想练习,必须得先设计。就好比恋人初次约会通常会设计一些开场白之类的环节然后再详加练习一样,进入课堂上课之前我们也得精心做好课堂设计,并不断练习加以熟悉。那么一堂必须要精心设计的环节有哪些呢?

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堂讲究动态生成,设计与预案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一个课堂预案中做好以下几个点要设计好:

1、设计一个切入点。

设计新课时,需寻找一个能串起整堂课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要能从文章的导入开始便紧扣住课堂的脉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围绕这条脉博跳动呼吸,让学生真正能透过这个点进入文本,进入作者内心,进行较深层次的解读。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切入点: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你的心中春意盎然时,笔下就会花红柳绿;当你的心中激情四溢时,笔下就会骄阳似火;当一个人心中雪封冰冻时,他的笔下会描绘出一片怎样的天地?今天我们要一起去领略一个心中充满冰雪的痴情文人写的一篇奇文——《湖心亭看雪》。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的“痴心绝对”。

然后整堂课都围绕舟子所说的“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做文章,由一个痴字引导学生去跟随张岱雪夜游湖,感受其对山水之美的痴醉;带着学生去围观张岱在亭中强饮,感受其对偶遇知音之乐痴心;引着学生去品咂其对于故国的眷恋,体悟其对故国灭亡的痴伤。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景由心生,痴人痴心绘痴景;心随景化,奇景奇境蕴痴情”的结论。一路走来,学生始终没有走出由这个切入点营造出的氛围,自然的就可以在其中品味涵咏,得文本的精髓。

2、设计几个兴奋点。

设计兴奋点目的是以之燃起课堂,使课堂远离沉闷。这些兴奋点,或许是学生疑难点,或许是学生的兴趣点,又或许是贴近课堂的幽默点……疑难点以讨论破之,兴趣点以详解飨之,幽默点以大笑结之……总之,得在四十五分钟里弄出那么一两个小小的高潮。这样做不仅是出于调节课堂氛围,更加是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通常在1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时间,过后便须教师据教学内容与进程进行调节。而调节的方式就在在课堂的中间设置小高潮,让学生渡过注意力分散期后再整旗鼓投入高效学习。

3、设计几个探究点。

设计探究点是为了促使学生对疑问处穷追不舍,引导学生对文探幽发微。这些探究点可以带着学生重新审视文本,深入思考,对文章做全面而深刻的探究,从而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深意和内涵。

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可设计两个探究点:①张岱带着舟子同去,为什么说是独往湖心亭?②《湖心亭看雪》应当是写在明朝灭亡后,也就是清初之时,而清朝的文字狱是很严酷的,张岱为什么要在开篇第一句说“崇祯五十二月,余住西湖”?前个问题学生通过探究发现:舟子只是一个世俗之人,不能和他志趣相投,所以他眼里心里都不可能有舟子的存在。这体现了张岱作为一个文人的孤傲。而后一个问题学生在探究后指出:这样写可见出他出对于故国的灭亡耿耿于怀,不能忘怀,可见是一痴人,不会像一些人样随波逐流,顺应时代。他还在痴伤于故国之亡。

这样的两次探究,就可以让学生的解读远离肤浅,而走向作者情感世界的核心处。

除此外,我们还须设计一些发散点,让学生能由文章进入到中国文学更广阔的世界,领略到更多的美。例如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便引入了苏轼、柳宗元、张爱玲。当然也离不开一些桥接点,用这些精练的桥接语串起整个课堂,使课堂的进行能更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