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栏目|如何把握关于将帅地位作用的认识?
要了解中国古代治将谋略思想,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分解为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关于将帅地位作用的认识;二是将帅应当具备的素养;三是兵家的用将之道。
(一)关于将帅地位作用的认识
战争的胜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民心的向背,兵民是胜利之本。那将帅在战争中处于什么地位,起到什么作用呢?将帅又应当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合理使用将帅呢?这是古代军事思想和谋略思想中将帅论思想要研究的问题。中国古代兵家和兵学家在肯定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同时,对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将帅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古人对将帅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将者,心也。古人认为,在军队这一有机系统中,将帅好比一个人的“心”,士兵好比人的“四肢身体”。“心”“体”相连,不能分割,但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但将帅处于“心”的地位,是军队的大脑和指挥中心,所以在战争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关于将帅地位作用的这种认识,就是我国兵学思想史上源远流长的“心体统一”论。例如《司马法》中讲:“将军,身也;卒,肢也”。《尉缭子》中讲:“将帅者,心也;群下者,肢节也”。西汉刘向的《说苑》中也提出:“将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肢体也”。明朝戚继光也说:“将者,腹心也;士卒者,手足也”。
诸如此类的论述,在古代兵书中随处可见。古人关于“将者,心也”,“士卒,体也”这一“心体统一”论,几千年来是一脉相承的,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中国兵学思想史,告诫历代的将帅离开士兵就将一事无成,士兵没有将帅指挥亦将是一盘散沙,清楚地说明了将帅与士卒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将帅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神经中枢作用。“心体统一”论是从哲学的高度,从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的观念出发看问题,这是我国古代兵学家看待将帅地位与作用问题的一大特色。
2.将者,成败之所系也。从军事学的角度,以治军和用兵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评价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中国古代兵家与兵学家在看待将帅作用问题上的又一特色。
《孙子兵法》指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吴子》兵法《论将》中也指出:“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得之国强,去之国亡,是谓良将。”这些论述都指出将帅的好坏关系到国家之存亡。
汉高祖刘邦从战争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置将不善,一败涂地”。诸葛亮在《将苑》中从理论上回答了将帅的作用:“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于所任之将也”。而且他还指出:“夫将者,人命之所悬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依也。”
总之,从军事学的角度确认将帅品德才能对治军和作战有着决定意义,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死与国家的安危的论述很多,不一一列举。从总体上来说,古人上述两方面关于将帅地位、作用的思想认识是具有普遍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古人在战争过程中,军事谋略的运用,首先是根植于上述对将帅地位作用认识而进行谋划的。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 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