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齐伟||“齐大坟”的传说

“齐大坟”的传说
文/齐伟

据资料查,齐姓的由来有三种说法:其一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载,西周初年太公望姜子牙受封于营丘建立齐国,至齐桓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田氏代齐,原王族乃为“齐”氏。其二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族略》所载,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字齐子,其支孙以王父的字“齐”为氏。其三西北少数民族姓氏。然而居住在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镇有一个村落齐寨村,无从考证是从哪一支繁衍而来,但是在老一辈人的口传中,该族系从山东枣连庄迁此。

明朝末年,此地归颍州(阜阳)管辖,由于这一带受战乱影响村庄被毁,土地荒芜,人迹罕至,有官无民。于是官府上报朝廷奏请人力支援。朝廷就从山东、山西数省抽调人口迁移到颍州。当时山东枣庄一带按官府的安排也属于西迁地域,此地有一齐姓人家,经过动员愿意到颍州落户,心想人挪活,树挪死,心想到那里可以就落脚,不可以再回来,今天赐良机我们何不从之。于是就动员三兄弟积极报名应迁。老两口拿出多年积攒不多的银子分与三兄弟,并准备衣物等候出发。不久三兄弟告别父母随着大队人马西迁颍州,再按官府分配就到了如今的齐寨。三兄弟到齐寨不久,老大又离开齐寨到了太和县落户,老三不久就到南大山(如今的大别山区六安苏家埠一带)落户,老二留在此地,开荒种田,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延续,人口的增加,齐氏家族逐年兴旺,在居住地挖沟垒墙,筑起村寨,称名为齐寨。
先辈来齐寨后的具体时间和相传多少世代已无据可查,仅知我们家族最早的老坟在刘楼东地,有一土谷堆,这里面埋葬的是哪位祖先,也无从考证。有的说是祖辈老二,也有的说是祖辈老二回山东接来的父母,都统称“齐大坟”。我小时候曾在村里族人带领下,前去上过坟。幼时的记忆中,“齐大坟”又高又大,特别神圣,充满神秘感。那时每家每户,无论是贵贱、高低、贫富,都统一兑钱祭拜“齐大坟”中的祖先。大家在每年的春节初一的上午,由族人(主事)带领齐家众人前去祭拜。他们跪拜在坟前,默默地向先辈们汇报自己过去一年的收成收入和祈求在新的一年得到祖辈的护佑,这种活动,持续多年。虽然文革时有间断,但后来也又继承多年。随着包产到户大包干的实施,齐大坟占地被刘楼村民分田到户后,此祭拜仪式才终止。再后来老坟也变成了土谷堆,但“齐大坟”的传说,仍口口相传。
听老辈人说,“齐大坟”很庞大。站在坟顶,向南可以望到南大山,向北可以望到太和县,这也许是先辈们对手足情的思念。可以想象,在交通、信息都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能用登高的方式,对思念之情进行隔空遥望了。正如诗人王维表达的一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听老辈人说,“齐大坟”很富有。在寨里,不论是谁家有红白喜事,需要用碗、碟等,只要头天晚上去烧柱香,第二天便可从坟前取走你需要的碗、碟和筷子等。使用后,要如数返还,不然下次就借不到了。要是不小心把碗碟摔坏,在坟前烧个纸说一声,就算赔偿了。听说有个调皮的家伙,故意在还东西时,把碗藏起来一只,从此以后他再也借不到东西了,后悔了一辈子。这些也许是那个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奢求吧!
听老辈人说,“齐大坟”很仁厚。老辈人都知道,我们齐寨有“老六门”,不管哪门人多人少,也不论你高居“衙门”,还是田间耕种,齐大坟的祖先们,都一视同仁、仁慈有加,不偏不向、公平对待,到现在为止,齐寨的“老六门”中,没有一门“绝后代”的,而且还都是“人丁兴旺”,枝枝叶叶,繁衍数千人。八十年代有位作家在当时的“阜阳报”上(当时此地属阜阳地区管辖)撰写了《“齐寨村”是“秀才村”》的文章,得以证实并在民间流传甚广。诚然,从我们齐寨走出的一大批佼佼者中,以教师居多,可以说是上至大学教授,下到幼儿园老师,文人辈出,层出不穷。
当今社会,崇尚崇德,都在提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你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齐大坟”是个传说,尽管坟也不复存在了,土谷堆也逐渐变平,每年的春节也不见了浩浩荡荡的上坟大军,但“齐大坟”的遗风余韵不减,仍然会在齐家后人中发扬光大。“齐大坟”平凡又质朴的故事,将永存于齐家人的心中,“齐大坟”的故事还会演绎得更奇更绚!
作者简介:齐伟,男,物理中教高级,一位在基层从事教育近40年的教育工作者。曾多次获得县“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等荣誉,和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兴趣广泛,爱好写作,有多篇习作见诸报端或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