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六大心法,帮你管控杂草

在阅读本文前,请先看一段小故事。
“十年游历,你们已经是饱学之士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说坐在旷野上;哲学家又问:旷野上长着什么?学生们说长满杂草;哲学家接着说: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学生说:“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
第三个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第四个仔细想了想说:“斩草除根,只要把草根挖出来就是了。”
等学生讲完后,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吧,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除掉的,就不用再来了。”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学生们围坐在谷子地旁,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哲学家始终没来。学生们后来终于明白老师的用意。
几年后,哲学家去世。学生们在整理他的着作时,在最后私自补上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好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故事挺简单,但值得我们细细地咀嚼。在旷野地不种上庄稼,谁会专门为除草而去除草呢?只有种上庄稼,才会因收获的诱惑而乐此不疲,而勤勤恳恳。故事或多或少带有点虚拟色彩,可它确实又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种庄稼如此,做人、养性、立志等何尝不是如此呢?

以下六大心法,介绍如何帮你管控杂草。所有文字都摘录自《上下游公民写手 | 陈兴宗:杂草不是敌人,而是土壤的神队友,还能帮农人增加收入》这篇网络文章。

我想提醒大家一些可以尽其在我,但没被注意到的事。
我想为农友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一个少用杀草剂的可行方法,还可兼得到很多熊掌与鱼。
举凡植物生长在不是农人期待的位置上,就可被定义为杂草。杂草的防治一直是多数农人的重要奋战工作之一。无论是杂草存在的对生态系与土壤健康,或者是滥用杀草剂对土壤与作物的伤害的议题,我不必在此多赘述,大家上网就可痛快海捞一堆资讯。
现代的农人应该都了解杂草存在的正面功能与施用杀草剂的负面影响,但台湾的杀草剂年用量还是有那么惊人的数字,这代表什么?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还是养成了习惯?这也更让我有写下这篇文章的使命感。
新闻背景:2017年我国农药总用量合计1万549公吨,创下17年来的新高,除草剂用量达4,392公吨(以有效成分计)也打破历史新高。
在农村看到支持杀草剂存在的观点:
有人抱怨台湾温暖多雨,杂草容易超乎预期的茂盛,农人日渐年长力衰,于此,杀草剂能帮上很大的忙。
也有农人抱怨务农成本升高,产品价格不美,杀草剂可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也有人认为杀草剂可控制杂草,避免杂草成为虫病害栖所,也可避免杂草与作物竞争空间、水分与肥分。
关于巴拉刈,部分农人们更有特别的看法:
有备而来的农友认为科学文献一面倒地说明巴拉刈容易被土壤吸附,容易被分解,移行性差,对生态冲击不大。他们相信巴拉刈是相对友善的杀草剂。(「容易被固定在土壤里、不容易移动」不代表好坏,只是一种特质, 是指破坏会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
巴拉刈价格便宜,效果显著,另二巨头的嘉磷塞与固杀草无以比拟。
巴拉刈最棘手的问题是会被当成自杀工具,期待政府有配套管理措施,农民可以继续使用。
前述农友的观点中有几个重要的关键考量,不外乎是经营成本偏高、年老力衰、病虫草害难控。我相信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产品良率下滑、销货通路不稳定、产量下滑…等问题。
查阅植物保护手册,巴拉刈的登记允用范围只限于柑桔园、茶园、耕犁前水稻田、甘蔗园、非耕作农地、豌豆田。但是,在新闻上与农村,我观察到许多反对禁用的农民不一定是种植上述特定作物。原因无他,巴拉刈容易被土壤固定、不容易被检出的特质与其价格相对低廉是受到农村广泛欢迎的合理原因。
当巴拉刈遇上政治
从防检局于106年5月24日公告巴拉刈即将禁用起,各种关于巴拉刈存在的正反辩驳讯息也持续充塞在各媒体上,最近更也牵扯到政治,让纷扰的观点更是混淆。当专业扯上政治与众人意见,我想这题很难解,各自的论述与观点都有各自信仰背景,短时间应很难有共识。
虽说,109年二月起即将全面正式禁用,但共识未成,日后争议还是会持续存在,甚至会成为政治拉拔的筹码。
全面通杀式的除草法,带来全面制霸的顽强草种
相较于被我们细心呵护的作物,能习惯区域风土条件的杂草更具全场优势,即使它是外来种;另,杂草的生质量(Biomass)不大,所需资源少,可在短时间内以有限的水分与肥分资源来建立族群,持续扩张。看到茂盛杂草也意味着土地还有让植物生长的可能性,无奈是杂草总是比作物茂盛。猪养不肥,却肥在狗身上,应是最好的比喻。
逐渐被重视的草生栽培运动中,果园与杂草共生应是最容易达成的目标,我以果园内大家常见又讨厌的牛筋草为例来说明。

牛筋草是常见的C4型杂草(不怕晒又长得快,小本多利,耐砍耐操),当草相呈现单调化的牛筋草时,代表过去常常有「全面通杀式」的管理作为介入一段时间,而只要除草剂药效过去后,全区杂草同时萌发,这时特别有环境适应能力的牛筋草通常会优先取得扩张优势。而连续几次「全面通杀式」的杂草处理后,牛筋草便一次次的逐渐增加占领面积,很快就占有全区优势。

怎么具体执行控制杂草的计画?您可依下程序来管控杂草:
长久观察,我发现杂草需要种子或繁殖体、阳光、空间、水分、肥分、根圈呼吸等六因子存在时才能存活并扩张。如果我们把上面六因子择一、择二、择三⋯⋯剥夺,杂草还能长的好吗?我的经验是善用上述六因子管控,可对杂草达到合理控制。
一、 手下留情:草生栽培有益作物与土壤,但杂草可留多高?
作物高度的百分之七十,是我经验中的允许上限。若您有勇气在每次割草不要尽除到底,留个离地30公分的残株,很快地您就会看到草相渐趋多元化与复杂。
二、认识杂草,借力使力:当草相多元化后,开始要认识杂草。
了解各种杂草的生长习性,把不合适的草种选拔除去,留下有利于管理的杂草,这时其实已借前述六因子中的空间竞争来缩限杂草发展。我常建议农友借留下大花咸丰草、紫花霍香蓟、车前草来与牛筋草竞争空间与土壤资源。若能纳入本土宿根草花会让这个程序更趋完美(这个议题可参考花莲改良场近期推广的原生草毯)。
比一般草生栽培更为进阶的原生种野花草毯(图片来源/花莲农改场)
农改场认为,种植草毯的好处是平常可减少用水灌溉,而到了干旱时节则是不易发生缺水问题(图片来源/花莲农改场)
三、 缩限资源:
不少农友习惯把肥料与水阔绰地挥撒在土壤上,这些肥料与水会优先被根系表浅化的杂草所掠夺,台湾的许多果园常见有层状结构土壤,或具有土壤压实问题。
我常会建议视状况穴施腐熟堆肥,并破坏层状结构,接着在土壤永久凋萎点(植物能够获取水分不会枯萎的「最小土壤湿度」)范畴内,搭配限水,尽量让表土干燥又少肥,所有作物包含杂草都会努下扎根寻水追肥。除可达到杂草控制,还可让土壤借杂草与作物根系的力量产生深层的松土效果。这是借前述六因子中的缩限水分、肥分资源来管控杂草发展。
施肥过量的菜园(摄影/蔡佳珊
四、 精准施肥:针对作物的缺乏给定精准的种类与用量的肥料,帮助作物度过特定难关并使之能与杂草竞争。
例如:我曾在南投竹山镇东埔蚋溪冲积地上的108年第一期水稻田遇过偏高量供给氮肥,水稻还是长不好,根系锈黄、腐朽,地际处熏黑、土壤有臭鸡蛋味、新稻叶呈现疑似铜锌铁缺乏的症状。土壤越黑越臭,水稻生长越是糟糕;杂草虽然也不健康,但在竞争上相对还是胜过水稻,施用的氮肥反而让杂草更茂盛。
根圈厌氧,土壤颜色越深越臭,上面的水稻生长越差,也就是所谓的水稻窒息病。
土壤不健康导致水稻的新叶黄白化,微量元素缺乏
土壤有问题,连杂草也长不好。
深究其中,这案例的背后成因有下列内容:
(1)土地的土壤还有大量去年的二期稻草残体未被及时分解,本季插秧浸水后快速分解,甚至产生氧化还原逆境。
(2)地际处熏黑、土壤有臭鸡蛋气味可能与前期稻草内的蛋白质或本季所施用的硫酸铵有关。
(3)土壤为粗质地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小于1%,所有因土壤还原所产生的铵、二价锰、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质直来直往,可缓冲空间小。这种特质也会让肥料成分流失快,水稻还来不及吸收,但杂草倒是吸收不少。
(4)该区域干燥土壤pH在7.5~7.8,不利微量元素铜锌铁的吸收。

这件案例在诊断后立即开始晒田并于叶片施用铜锌铁之后,这些受封印的水稻在三天后神速地恢复生长势,并超越身边的杂草,进入下一个生长阶段。这案例若执着于持续地面追肥,肯定换来稻热病缠身,杂草茂盛的结果收场。

过量施肥无法让作物有效利用,又导致杂草茂盛
再举个广泛的例子。所有作物的生长都是在长期时间下,持续从周边摄取矿物质养分与水分,以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之有机物质,由简至繁,从一颗小种子到小苗,再到茁壮。
以蔬菜而言,常见蔬菜可概分成以下四种型态,各型态的生长特性看来都不同,但施肥需考量其生长特性,才能达到最佳肥料效益。简而言之,单位时间内作物的体重增加越多,代表有越多的资源被摄入,若真有施肥必要,肥料释放时间点能对上细胞分裂与生质量增加的高峰(各曲线内的斜率越大者,越是需要大量的肥料)是最聪明的策略。
刚种下的番茄苗、忙着开根长叶抽芽时,跟后期结果连续采收时做比较,我们可从增加的「作物整体体重」来设想,小苗期所需要的矿物质养分会比连续采收时少了许多,所以,刚种下到开花前的肥料施用量肯定要比连续采收时还少。
因此,前期过量施肥除了无法让作物有效利用外,还会导致金钱浪费、甚至造成根系的伤害、杂草茂盛、病虫害难控、破坏土壤健康⋯⋯等。其实是自找麻烦。
五、 让水能垂直移动对作物非常重要,草生栽培有重要帮助:
在台湾的层状土壤与土壤压实可区分为「自然力形成」与「人为活动」后所致。常见自然力形成为漫长岁月中的长久多次洪水淘选力道,每次带来不同颗粒大小的土壤于定点沉降,成就了如千层糕般的层状结构。持续人为耕犁扰动、机械压实、施用过量肥料,则会破坏团粒结构致使压实。
土壤内的水受到细小缝隙间的毛细管作用力、重力与土粒接触面间的吸着力的影响。层状结构与压实土壤让田间水分子显著受到毛细管作用力及吸着力的影响,并受限于水平方向移动(详情可参考下面的影片说明)。
相反的,让水分「垂直运动」,就能诱导根系往更深层空间开疆拓土,成就更深广的有效土层。让根系居于越是稳定的深层土壤,作物越是健康,越不会受到周边变化的影响。
可以让水分能垂直运动的方法有许多,草生栽培是我常用的方法之一,基于这个理由,大家应该就可考虑减少施用杀草剂。
多年不用除草剂后,即使不施肥,土壤也肥沃松软(摄影/蔡佳珊)
水分限于平面移动时,造成的负面效果
当水分被限于在平面移动时,田间水分与温度会呈现巨幅变化、作物根系浅化、有效土层拘泥、环境比热变小、土壤生态单调化。上述种种,在农民的收成上,我们可以看到下列负面影响:
1. 风雨吹摇后的倒伏。
2. 旱涝、高低温伤害显著。
3. 土栖性病害(如:疫病、镰孢菌、软腐病、青枯病、菌核病)、植食性线虫的持续危害。
4. 农产品产量下滑。特别强调,这里所指的是符合高水准品质的产品量,不是总产量。
5. 冲击农作物产品的品质。例如:土壤不健康时,芒果的田间热相对较高,影响贮运寿命与品质稳定、产品风味。
6. 全株呼吸率增加:具这类性质土壤的田区夜温会较高,或根圈缺氧行无氧呼吸,都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累积。农友最在意的产品香甜鲜艳特质在此会被大打折扣。
7. 日烧:具这类性质土壤上的作物水分供应起伏大,当作物缺水(土壤潮湿不代表作物不会缺水),蒸散不良,全株温度升高。高温时分,面对阳光特定方向的组织容易被阳光灼伤产生伤口,造成损害。
8. 病害发生:同上述原因所致的局部组织高温,让病原菌有入侵便道,并拥有温暖潮湿营养的培养基,病害不痛快肆虐,怎对得起农友的热情款待?
六、 重新欣赏杂草是一种智慧:
杂草的弊,农友耳熟能详,甚至有切肤之痛,但那是杂草的全面吗?如果我们的管理与对待方式改变了,杂草还是那样令我们反感吗?在生态的经营上,杂草不全然是敌人,管理者应在此角度上多花些时间去找答案。
衷心期待农人在每日的24小时,不是只有挣扎求生存的奋斗,还要有心灵上的空闲与科学精神去学习与众生共荣存的智慧生活。那是一种素养与态度的养成,需要让自身高度归零,平等看待众生。虽说强求不得,但这是现代的台湾农人不得不学习的重要课题。
七、 培养神队友联盟:
土壤成土的因子中,「生物因子」占有重要角色,土壤生物可定义为「其生活史中,有一部份需在土壤内经历生活的生物,而且土壤对这些生物是无可取代的角色」 。换言之,稳定的土壤条件可让这些土壤生物健康生存,而它们是农友的免费神队友联盟。
而草生栽培成就稳定土壤与环境条件,一直都是神队友联盟所需要的生存空间与表演舞台。
土壤内的生物群(陈兴宗提供)
总结:土壤与肥料管理好,降低对杀草剂依赖又能增加收益
综上文字内容,期待上面我所提供的方法能帮助大家重新思考面对杂草时的态度与作为,大家从土壤与肥料管理可尽其在我的视角上去做好管理者的份内工作,找到更多的熊掌与鱼。除可增加自身收益,还可降低农民对杀草剂的倚赖
好书推荐
参考文献
加藤哲郎(2019)。超图解!土壤与肥料:蔬菜丰收的黄金搭挡(元子怡,译)。台北,瑞升。(原著出版于2019年)
徐玲明、林玉珠、赖永昌、王庆裕(民97)。甘薯田杂草草相及化学防治。中华民国杂草学会会刊。29(2),131~139。
上下游网页。台湾除草剂销售量创历史新高!年销26亿元,单位面积用量全球名列前茅。(民106年5月)检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herbcides/ch01/ (Jun. 23 ,2019)
全国自杀防治中心。陈丽琴等(2017)。关键一刻,扭转一生:支持农委会禁用巴拉刈。检自https://ppt.cc/fr5aSx (Jun. 22 ,2019)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花莲区农业良场网页,原生草毯介绍摘要内容。(民106年12月)。检自https://ppt.cc/ffXjgx (Jun. 23 ,2019)
H. Yilmaz, S. Toy, MA, Irmak, S., Yilmaz, & Y Bulut. (2008).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asphalt concrete , soil and grass surfaces of the City of Erzurum, Turkey. Atmósfera. 21(2).
Weil, RR, & Brady, NC (2016).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 15th Edition). Columbus : Pearson.
The Renewable Energy site for Do-It-Yourselfers. Gray(2015). Ground Temperatures as a Function of Location, Season, and Depth. Retrieved from https://ppt.cc/fAcW2x (Jun. 23 ,2019)
YouTube. Gembloux Agro-Bio Tech (2014). Water movement in the soi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o2FkuQwxc&t=277s (Jun. 23 ,2019)

点击:如何通过十个简单的步骤建造免耕农园,以更少的工作量开始可持续耕种

点击:在线电子书 | 为什么自由放养失败-堆肥鸡第一次全图解(可下载)

点击:一种新型非挖掘式的微型Hugelkultur(德国土堆)种植系统

点击:如何实践「片状堆肥」园艺来模仿自然界土壤建造过程,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信仰制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