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的基本分析,没有好的技术分析
——武陵山中
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是股市分析的一点两面。好的基本分析和好的技术分析殊途同归。技术分析比基本分析有更大的适用面,能起后者不能起的作用。但好的基本分析能为技术分析提供一个准星、一个秤砣、一块压舱石,让我们知道所有技术分析的结果选项中,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让我们的交易之船不会倾覆。
这是我在《刘士余该不该骂》中说的。接着我还说了什么是好的基本分析——
就宏观层面来说,好的基本分析不是看一下宏观经济数据,预测一下GDP走势,猜一猜各种消息、政策对股市影响,而是把握当前股市最具决定性影响的基本因素——在诸多基本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在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找出矛盾的主导方面。在这基础上再去考虑其他变量,考虑会对股市有局部影响的其他因素。用一个比较恰当比喻:前者提供的是锚和锚链,后者反映的是波与流。在锚链长度范围,尽可随波漂流,对市场做些妥协,对投资与投机的操作做些微调,但不能把锚连根拔起,或斩断锚链,让投资的小船漂向不知深浅、不知水情的黑水洋。
至于近一年来对股市最大的影响因素,我概括是:经济增速的相对低徊;股市估值的相对偏高;对股票需求的相对低迷;清理负资产,包括人事层面、制度层面、指导思想层面的问题,以及种种杠杆与“不适当资金”。
把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可看到2对矛盾。
一对:相对低徊的经济增长、相对低迷的股票需求,以及清理负资产的需要,对相对偏高的估值。这一对矛盾揭示了市场稳定的脆弱性,也表明牛市缺乏价值驱动力、资金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
另一对:由上述矛盾构成的相对脆弱的市场基础,对清理负资产的需要。
这2对矛盾,前一对适用于股民。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投资小船就有了压舱石,我们的技术分析,就不会成为脱缰野马,时而4000点,时而大C浪,时而3浪(3)。
后一对适用于管理层。在这样的矛盾交织中,既要完成清理负资产任务,又要保持稳定,不发生系统风险,其难度可想而知。近半年来,刘氏士余动辄怒骂,静辄呵斥,客观讲,就是由这种艰巨性引起的焦虑症。咱们的刘主席如履薄冰,寝食不安呐!
——在高速行进中,把相机调到快门优先,也能抓拍到一些一闪而过的景色
一般人,都喜欢找个人原因。其实,很多事既和个人有关,更和时势及其任务有关。“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换一个位置看看,别说证监会主席,权力和职位再比他大N级,在“时不利兮骓不逝“时,也只能叹”骓不逝兮奈若何“。因此,骂街也好,蛮横地干涉市场也好,行政化的窗口指导也好,说到底,是由大气候、小气候决定的。
对与不对?当然不对。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前几年,我们一直在积极争取加入明晟指数(MSCI),提出什么问题就整改什么问题,但去年3、4季度突然口风变了。“我们不急”。为什么不急?因为人家要求我们改变种种行政性干预行为,但我们做不到,因为这不是由刘士余这一级能决定的。刘士余个人的问题在于他极其地不懂行,比如高送转,难道有错?这次苹果股权拆细,10股转赠60股,我在朋友圈开玩笑:刘失语,你该到华尔街去骂街了。
什么样的事要由什么样的人去做。因为刘士余是这样的人,所以就在这时候,被派到这个位置上,去做这样的事。如果换一个人,或许会想:这样做合适吗?对吗?那全国一盘棋的去杠杆、清理负资产,保卫金融安全的基本目标就无法实现了。
所以人要读书,读书可以明智。读各种闲书、杂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后,就能养成良好的思辨力与洞察力。很多事,知道对与错很简单,但知道为什么错,找出错的原因甚至是合理性,就不容易。政治,包括治国理政,有对错之分,但又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游戏,而是在合适时机做合适事情的游戏。怎样做,既有个人因素、体制因素,也有时势使然的因素。刘士余该骂,有些事做得太过分!但又不该骂,这不是个人的事。骂也不顶用,至多就是出出气,把操作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
——像孩童般的率真阳光,是我对自己的期许。这是在乌江边路餐,饭店老板的儿子。他一个劲要玩我的相机,还要我替他拍照。
那么,什么是好的技术分析?
很遗憾,没有好的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好不好,它本质上是一种有法而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系统。
但我们可以给它分类。
从大类上说,技术分析可分为两类:规律类,观察类。过去一年我介绍的方法大多属规律类,都是从股市运行的自然规律出发,分析预测股市运行的基本轮廓。规律类的技术分析以着眼大趋势、大轮廓的居多,运用好,不仅可以和好的基本分析殊途同归,而且可超过任何基本分析,但运用不好则会差之千里。所以,大趋势、大轮廓的技术分析,需要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主导方面的基本分析互相印证。
规律类重在梳理、比照、分析、预测。观察类呢?重在判断、把握,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工具,观察市场行为,观察能量与张力变化。这一类的技术分析五花八门,品类繁多,可用到的层面也很多,几乎可说“随时随地,尽情享用”。
因为可随时随地享用,大多数散户都乐此不疲。也因为随时随地都用得上,所以它不准的时候特别多。因为常常不准,我们就不敢完全相信它,就容易把“纯客观”的技术分析,变成按主观愿望的技术调用。
举例说,不久前我们还讲过MACD的顶背驰与双线背离,而3295点是再明显不过的双线背离,不仅日线上,也体现在周线上——周线收盘新高,MACD却双线背离。如果说这个信号还不明显——毕竟还没有创新高,没有超过3301点,那么,看一下流通市值和总市值(880002和880001,那是真正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大盘指数),就再明显不过了。周线的双线背离意味什么?意味着一旦调整,就不是简单的日线级调整甚至周线级调整,就会备好降落伞,系好安全带。
——总市值(880001)日线,MACD的顶背驰,非常显眼。
——总市值周线(5日k线),双线背离,同样很明显。
但我相信,注意这个信号的很少。知道双线背离的含义也看到这个信号,就扣上安全带的同样很少。为什么?因为它也是有时准,有时不准的。既然有时准,有时不准,就难保这一次会不准,所以,再换一些指标看看,换一种方法分析分析。总有一个指标、一种方法会提供反证,所以换过指标和方法后,就安心地把这个顶部信号排除了。是不是这么回事?据我了解,肯定是!
由此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规律类技术分析需要和基本分析相印证,那观察类技术分析呢?就要在大趋势、大轮廓之下应用,大趋势、大轮廓管小策略、小技术。如果不懂或做不好大趋势、大轮廓分析,那就退而求其次:不管大趋势、大轮廓,只管按理出牌。这就需要我们专注于几种方法,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范式,然后用眼睛交易。大多数优秀的交易员其实都是这么做的:用不多的几种方法,构成一个交易系统,出现信号就动手,错了止损,对了坚持。如果那些优秀的交易员,包括很多大师级投资人,都在靠范式来做,凭什么我们可以只靠脑袋而不靠相对固定的范式来打天下?
在投资与交易的范式建立中,量价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就趋势来说,一波上涨,屡屡出现阴线量大,阳线量小;或者反过来,一波下跌,屡屡出现阳线量大,阴线量小,那么这波趋势就走不远、走不长。3044点到3295点这波上涨就有明显的这种现象。
阴线量和阳线量,是最简单的一种范式。其中,阴线阳线反映的是价格趋向;量反映的是交易活跃度。向上时交易活跃,还是向下时交易活跃,是可以反映出一些端倪,一些隐藏在“趋势”和市场噪音背后的真实交易倾向的。
那么就选股来说,我们应怎样来利用量价关系,建立一个简单范式?下周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