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是囧妈,可我想聊的是孩子

看徐峥《囧妈》的过程,有很多失望的地方。

这不是一部打磨精细的作品,剧作上前后呈现出一种令人发指的断裂感。从现实层面切入,讲述接地气的当代中国母子情感和中年婚姻,却在家长里短中渐渐失控,情节逐渐垮塌。

洋妞艳遇、狗熊出没、热气球飞,一系列不讲逻辑的“魔幻”情节,恰如宋小宝的热气球云中乍现一样,这个故事写飞了

再具体些说,片中囧妈时隔多年重回俄罗斯,却看不到上一代人对苏联的内心反应,看不到某种复杂的苏联情结,只有一堆堆俄罗斯风景,一堆堆苏联歌曲,上一代人没有与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产生任何剧作上的联系
有剧作作用却拙劣到难堪的,便是老塔的《伊万的童年》,结果只是解释主人公为什么叫徐伊万。伊万的童年是战争年代下某种主义的牺牲品和悲剧,徐伊万和囧妈与这电影半毛线关系都没。《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里有《雁南飞》,看看人家库斯图里卡是怎么用苏联电影与片中人物产生关系的;《随心所欲》里有《圣女贞德蒙难记》,看看人家戈达尔是怎么把影史经典与自己电影中的角色呼应的。
《囧妈》剧作断裂,戏不用功,但从剧作的总体构思上看这部影片,却有一处显现匠心,也令人启迪,即孩子的有无,及因孩子联系起来的父母子女与丈夫妻子关系
影片意图探讨中国式家庭关系,在片中通过母子与夫妇关系,做了如硬币一般的一体两面的处理。
一方面是以徐伊万和囧妈为代表的上下两代人的母子冲突,二方面是以徐伊万和张璐为代表的同代人的婚姻冲突,一主一副交织并置。这其中的细节对照,微妙呈现出不同时代下亲情、婚姻所遭遇的问题。
亲情上,囧妈当年是自由恋爱,后丈夫喝酒,酒疯家暴,婚姻不幸福,没离婚是因为“长大了要保护妈妈”的孩子徐伊万,直接说就是为下一代活着,她的爱像极了很多上一代的父母,孩子是生活的重心和全部,对孩子充满控制和过分关爱;
婚姻上,徐伊万和张璐也曾真心相爱,经历过美好,但后来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象的样子,婚姻也不幸福,也是充满控制和要求。但重点来了,他们不像上一代人,即使婚姻不幸福,也要为了孩子凑合过下去,他们会首先考虑婚姻里的问题,再决定要不要孩子。这个决定者是袁泉饰演的张璐,是她不要孩子,其实还挺女权的这个角色
火车里“囧妈催生”这段戏,堪称点睛之笔,一方面是囧妈对徐伊万的催生,像极了当下催婚、催生的父母们,又一方面是徐伊万情急之下说出的“我想要啊!是张璐不想要啊!”,张璐又像极了当下那些独立优秀的女性们。
故事中徐伊万和张璐理解了彼此,在感情上和解了,但最终还是离婚了,他们因婚姻不幸福而止步,他们没有孩子,不用凑合两人过下去,将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下一代而活。
上一代人会为孩子活下去,而这一代人会为自己活下去,这已经微妙地传达出了时代的变化。
但不变的是,不管是上一代对下一代,还是同代人之间,甚至是我们对下一代,只要是中国式家庭关系,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往往变成控制与要求。
接纳和尊重,有吗?
有的。但好像不多。
这种普遍性可能是中国人情社会结构下的某种侧面。中国有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三纲五常,长幼尊卑;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权力压死人。或许里面有很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这可能是《囧妈》带给我们的一些发问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