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以且之“营”

以且,四围高山,中间一盆地,一条小河纵贯南北。

古之以且,应为兵家必争之地。

与“营”有关的地名,就有好几个。

所谓“营”者,乃屯兵之所。

先说说“营盘”——它位于以且小河边上,四周用石头圈起来,半人多高的石墙,围成一圈,是圆是方,由于年代较远,似乎已经记得不是太准了。

小时候在门前的田坝里捉泥鳅、抓黄鳝,抑或放牛割草,在营盘里追迷藏,那便是极其有趣的事情。战争的烽烟早已成为历史,童年的记忆里,只有无尽的乐趣。因此,也就来不及细思量,这一米多高的石墙,能否抵挡得住敌人的铁蹄,能否抵挡得住长矛大刀,以及明枪暗箭……

如今的以且坝子,已被中学、医院等公共设施以及日渐扩张的民房所占据,童年记忆里的营盘早已不知所踪。若要和现在刚刚成长起来的小字辈们讲以且的营盘,估计很多人都会一脸茫然,嘴巴张成一个大大的问号:“什么?以且居然有营盘!”

除了坝子里的营盘,四周的山上,也是有营的。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先说“大营”。

大营在以且的西南方向,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山顶上修筑了工事,仍是一圈石头砌成的围墙,有石门、垛口等。

在大队的民办小学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攀那座山,搞一些类似当今城里小学搞的游园活动的游戏——老师用粉笔在石头上画个箭头,学生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在草丛或石缝里找到老师所藏的纸条,便可从老师手上领到作业本或铅笔之类的奖品……

山顶上的营盘里,当然看不到丁点儿战争的蛛丝马迹。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许多地方的石墙已经倒伏,营盘里长满刺棵杂草,蟋蟀、蚂蚱之类的小虫在杂草间自由自在地蹦跶与鸣叫……

我想,这个大营,应是用来抵御从大兔场(今纳雍县城)方向的来犯之敌的吧——因为,从大兔场到以且,必经大营之下的王家垭口路过。

西北方向的小营,则是用来防范从葛花寨方向进入以且的敌人的。

西北方向的小营,处于一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从小营脚下经过的路,两旁皆为灌木杂树。灌木丛中,还有一些坛罐、棺材。坛罐、棺材都是装死人尸骨的器物。过去,在以且一带,患了肺结核之类既有传染性死亡率又高的“绝症”的人,往往在尚未断气时,就被亲人将其装入坛罐里,随后用一糯米糍粑将坛口封起来——据说这样处理之后,这种令人谈之色变的“干痨病”就不再传染别的家庭成员了。

装“干痨病人”的尸体,也有用棺材的。不过,寿终正寝的人享用的是漆得黑漆漆亮光光的棺材,而装患怪病死或者死得“凶”的人的棺材,要么漆成大红色,要么直接不上漆,白晃晃的。

坛罐和白棺材,一般不下葬,往往摆放到一个比较荒僻又不易被雨水淋着的地方。摆放坛罐和白棺材的地方,人们习惯称作“干痨岩脚”或“干痨洞”。

在哪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干痨病”无疑是一种毁灭性极强的“瘟疫”。许多大户人家,几年之内死得只剩一栋空空的“鬼屋”。

小营脚下的灌木丛中,摆放的就是这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因此,许多人要从小营脚下路过,往往要邀约几个伙伴同行。据说,一些人从此路过,突然从山顶上撒下一把石子,顿时吓得汗毛倒竖。

有时夜间从此路过,大家都争着走在前头,走在后边的,总感觉身后隐约有脚步声,但又不敢转过身子去看……

走在前头的,有时也被林间草丛里突然窜出的老鼠或山顶上猫头鹰发出的怪叫吓得不轻。

其实,白天走在这种地方,心头也是虚虚的。

小营脚下就是“干痨岩脚”,小营上自是没法上去了。

离小营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名叫“磨石沟”的峡谷,坡陡谷深,阴森可怖。对面石壁上的岩缝里,也摆放着几具白棺材。过去,不知道“僰人悬棺”的时候,以为那不过是个“干痨岩脚”而已。看过别处的僰人悬棺,我估计,以且这地方,多年以前应是僰人聚居之地。

以且的东南方向也有一小营,听老辈人讲,小营是“躲贼”的地方。后来,这地方又成了“干痨岩脚”,放置了许多坛罐和白棺材。

1985年修纳(雍)大(方)公路时,施工队要把小营垭口炸出一个缺口来作为路基。钢钎、大锤、雷管、炸药一齐下火,历来没人敢碰的那些坛罐、白棺材几下子就被施工队撬到悬崖之下。如今的小营,已不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是天险变了通途。

位于以且正北方,有一山坡,名“扎营坡”。扎营坡顶上,仍有一营。

因年代久远,以且的营们,已缺乏史料考证。但总的来讲,这里经历的战乱应该不少,吴(三桂)王剿水西、闹长毛以及各个土司部落之间的争斗杀伐,致使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染过……

小时候,曾听祖辈说起,我们郭府上有一老人,人称“团头”,官府指定其带领以且一带的百姓,以“团”的形式,联合起来,抗击来犯之敌。以且周围的“营”,在那些年代,应该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的。

(0)

相关推荐

  • 玛瑙山营盘(下)

    凤冈游 贵州游侠 四.玛瑙山营盘(下) 出了玛瑙营大西门,有石砌古道通向绥阳镇方向,此道一米五宽. 不到两百米古道右转,有一座精美的小石拱桥,桥的另侧有石板古道通往绥阳镇方向.旁边已经有了小公路桥,看 ...

  • 关爷寨

    弯成一轮明月,从地平线初升 始终都羞涩,只露出半脸娇容 涂满翠绿的汁液,站立着 像陪侍梳妆的半锈铜镜 我的家门朝东,出门就对对着 你这圆圆的玉佩模型 像穹庐,像羽扇,像凤目 像青龙大刀上将偃的月明 目 ...

  • 马乃屯、马乃营与马乃营盘——黔西南州游之四

    黔西南州游 贵州游侠 四.马乃屯.马乃营与马乃营盘 过大厂乡,这里应该有一座"石膏晶矿"洞,里面有亮晶晶的结晶体.据说非常漂亮.我们依一块锑矿的指路牌向下,也没有看到哪里有矿洞,所 ...

  • 黎阳厂对面山上的现代营盘——平坝游之三

    平坝游 贵州游侠 三.黎阳厂对面山上的现代营盘 在停车场上车时,我们看到对面的一座没有树木的远山顶端有一圈完整的石墙,感觉应该是一座营盘.而且形状很美,更像是一座古堡的废墟.我们在领航员改哥的指引下来 ...

  • 营屯村的营盘——龙里县湾滩河镇游之二

    龙里县湾滩河镇游 贵州游侠 一.营屯村的营盘 导航前往营屯村,那里有一座建筑在一座巨舰般的山顶的营盘,我曾经在十余年前到访过,山下还有一个巨大的弧形瀑布. 这次是从另一条公路前往,途中路过一座两孔石拱 ...

  • 镇宁县高荡古村的营盘、古堡

    安顺旧州.镇宁深度游 贵州游侠 四.镇宁县高荡古村的营盘.古堡 开启导航驱车前往镇宁县的高荡古村,我曾经于去年游过此地,一座营盘和一座古堡都被拦住不准进入,也忘了寻找一座古桥--桫椤桥.到达这里时已经 ...

  • 第二章 被石头墙阻拦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幼儿园大门口,我和妹妹如幽灵般飘进了妹妹的教室里,然后迅速找到了那个地道并钻了进去.我知道这个通道通往很深的地底下,所以我不想浪费我们的电池,因此我没用手电筒照路,而是摸黑走,为了 ...

  • 玛瑙山营盘(上)

    凤冈游 贵州游侠 三.玛瑙山营盘 驱车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北方向的绥阳镇,出镇数公里就到了景区售票处,门票30元,六十岁以上免费.一位热情的小伙子告诉我们:因洞内湿滑,不能进洞.态度虽好却令人遗憾和愤怒. ...

  • [衢州记忆·古道]大岭背古道:处处是风景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5-03 10:13 吴渭明文/摄 大岭背古道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 大岭背古道位于柯城区石梁镇境内,离衢州市区16公里,古道宽处有2米,窄处仅剩0.3米,始建于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余家营有座“望娘楼”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余家营有座"望娘楼" 文|周纪合 安仁镇新华村余家营自然村文物古迹很多,有老爷庙.龙王庙.佛爷庙.马王庙.太阳庙.魁星楼等,每座庙宇都 ...

  • 【大荔文学·散文·匋瓦】"不好惹"的大壕营 ——大壕营与荔北战役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69 "不好惹"的大壕营 --大壕营与荔北战役 原创/匋瓦 在陕西渭北大荔县城东北十公里余,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庄,大壕营,人口有四五 ...

  • 牟来先【散文】​回味汪家营

    美             文             品             读             回味汪家营    文//牟来先(湖北利川)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出生在利川汪家营.从小就品 ...

  • 散文||柳营那段“伯乐”情

    柳营那段"伯乐"情 海南的冬天,日暖风清,踏入椰城,只见城区路边的榕树.椰树交相成趣,枝叶随风摇弋,仿佛就是久违的战友在点头.挥手致意,无不令人轻松愉悦-- 战友久别重逢,金樽相向 ...

  • 牟洪营【散文】给我一份“真爱”

    美             文             品             读             给我一份"真爱" 文//牟洪营 幸福的爱情个个相似,不幸的爱情各有各 ...

  • 牟洪营【散文】在寒风中行走

    美             文             品             读             文//牟洪营 满地的落叶,随风被吹起吹落,忽而打个漩涡,"呼啦啦"地 ...

  • 平台作者:杨吉胜[散文]春游坪坝营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春游坪坝营 文//杨吉胜 还是咸丰好, 我来游晚春. 高山多细雨,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六 周营:五泉叮咚奏乐章

    正是因为这么多泉环绕周营村而过,这里到处泉水叮咚,悦耳动听.周边村庄的很多溪流在遭到生态破坏后成干沟河,或水流量减少,但周营河却始终保持历史正常流量,因为她是一条纯泉水流出的河.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六 ...

  •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十七:余营村:厚重文化孕育人才辈出

    余营村文化底蕴厚重,人才辈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农家子弟,刻苦求学,上下求索,考入大中专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从而跳出农门,走出淅川,走出省城,甚至走出国门,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十 ...

  • 滔河乡文化散文之十八:出生余营村的余大烟袋

    清朝乾隆年间,余营村一位武功高强的村民,外号叫余大烟袋.因为爱吸烟也爱习武.十五六岁就用上三尺多长的大烟袋,那铜烟锅如核桃大小,烟嘴是铜的,因此被人们称为"余大烟袋" 滔河乡文化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