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有深厚的灵魂​,就不会成为廉价的信徒

GOOD  NIGHT

小时候给我影响最大的一份礼物,应该是当时尚在新华书店工作的姑姑送的一本漫画——《狮子王》。

至今还记得其中这段对话:

穆法沙:瞧!辛巴。阳光普照之处皆是我们的国土。
辛巴:啊!
穆法沙:一代王朝的兴衰就像这日出和日落。辛巴,总有那么一天,太阳将会随着我的时代的结束而沉落,但会随着你做新国王的开始而升起。
辛巴:所有这一切都是我的吗?
穆法沙:是的,一切都是你的。
辛巴:阳光照到的地方都是我的,那背阴的地方呢?
穆法沙:那地方在我们的领土之外。辛巴,你切记千万不要到那里去。
不由想起明朝的诸位皇帝,尤其是万历当政之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即使作为帝王,也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
然后反观我等普通人,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记得读过一本小书——《芬兰人的噩梦:另类芬兰社交指南》。
然后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芬兰,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不会选择坐在已经落座的人身边。
如果傻乎乎的坐下了,身边的人可能“不留情面”的起身去找另外的空位。
排队等车更是像极了新冠疫情时的防护措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几乎超过一米。

想来,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他们眼中,人与人之间保持私有空间,不贸然侵入,是基本礼仪。

不知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笔者理发时,基本上遇到的每一个Tony都特别健谈,如果只是介绍一下店里的活动或是推荐什么护理之类的内容,倒还能说的过去,毕竟这本就工作的一部分,况且还能打发无聊的时间,也挺好。

怕就怕一些”自来熟“的,工作生活、家庭住址等等,查个户口估计都没这么详细。笔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基本就是不言语或回答”是的“,然后Tony也会知趣的闭上嘴巴。

这时的我会无比赞同加缪的《局外人》中的这句话:

为了结束这对话,我说“是的”。

或许在他看来,只是聊聊生活,在我而言,可能已经冒犯了我的私生活。

记得以前去济南游玩:

两天的时间,把济南的几个景点逛了个七七八八,回去的路上身心俱疲,只想借着返程的空荡,好好休息一下,如果能睡一会儿,那再好不过了。

这时,邻座的一个中年人热情的跟我搭话,问我,是不是在济南上学,现在是放假回家吗?

我看了他一眼,说了声“是的”,然后别过头就闭上了眼睛。

那人看我这样,也就没再跟我搭话,我也得偿所愿,无人打扰,休息了一路。

人说,只有认同才是结束没有任何意义谈话的良药。

在笔者看来,在我们没有太熟以前,过分的亲密已然是一种越界。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独自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各奔东西。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说道,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若你有深厚的灵魂,就不会成为廉价的信徒。
如果有人说你太特立独行,那么恭喜你,你可能走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
于独处中感悟淡淡的心情,淡淡的就挺好!
祝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