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烙印在我身上的印记,不曾摆脱一生相随

GOOD  NIGHT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看过太多关于原生家庭的案例,可能是当下网络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关注点在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笔者不能身临其境的去体验,也就无法感同身受的去理解。
但是,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那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
笔者第一次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发小跟我说过一段话,我记忆犹新。
他说,也就是你,在你这个家庭环境下,你能考个二本,如果是我处在你的家庭环境中,我连三本都考不上。
这位发小是独生子,其父母对他的态度,不说视若掌上明珠,但也是很尊重他的想法,所以在同龄人中,他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对学习、生活、交友等有着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而我的父母对我要求比较严格,关于学习、交友、生活等一切可谓是事无巨细的都要了解甚至是掌控。
所以,当发小说出那段话时,那时的我只能浅显的理解为我的家庭环境与他相比,束缚性较大,给予的压力较多,他很难适应。
然后这么多年过去后,当我回首再看时,才慢慢地发现,父母烙印在我身上的印记,对我的影响其实很大。
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完全就是白手起家,有了现在的光景,不说大富大贵,但在村里也是算上半截的。
自从有了我跟哥哥后,他的生活重心就转移到我们兄弟俩身上了。他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差,所以对作为儿子的我们,要求总是跟最好的比。
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而父亲又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什么事,我跟哥哥做的再好,在父亲眼里,还是差点儿事。从父亲嘴里,我基本很少听到夸奖的话,大都是“还行,不错,不过XX还可以更好”这样的话语。
以至于到现在我也是这样的一种习惯。并非是做的不好,只是相比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类似这样的习惯,如果不是朋友谈起,我根本不曾在意到。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态度,结果必然不同。
有人留言跟我说,他出生在偏远农村,原生家庭恶劣,父母是属于那种只要有人举报,就得进劳教所的那种。而他从小就以“要成为和他们相反的人”为动力,一门心思读书学习,学习日程紧到大年初一都排满,根本没想过为身世自怨自怜。
有一年的时间没有上学的板凳,用一块木板支撑半蹲着“坐后排”,更没有时间去自卑。虽然高考失利,但也去了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县城高中教书,然后结婚生子,夫妻二人在一个学校教书,没人帮忙带娃,就在办公室交接孩子,所有的时间都扣得紧紧的,哪有时间去想其他杂七杂八的事。
用他的话说,找个目标,找件事做,忙起来是治愈一切负面情绪的良药。
看完他的留言,我回复了两个字——佩服!
父母给予我们的,不管你是否喜欢,它已然存在。
而我们只有往前看,才能从过往的泥泞中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路。
在薇娅的新书中看到这样一段描述:
很多个夜晚,我在病房里陪着她睡,希望她能醒过来,变回之前那个泼辣厉害的老太太,能在我吃饭的时候,再敲一下我的脑袋,厉声说“好好拿筷子”!
那时就想,很多事情,诸如人情往来、工作学习、亲情关系、生活习惯,这都是父母赠与我的。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异性的相处,也都受到父母的影响。这些都已经埋藏在我骨子里了。
我能做的就是,把积极的一方面尽量发挥,把消极的一方面转化为动力,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坚定的走下去。
祝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