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里皮的“反问”有理!——旁观中日之战

在今天晚上结束的东亚杯第二轮比赛中,中国男足还是延续着先前的“逢日不胜”,1比2输给了日本队。中国队依然还是没有能够改写中日之间的交战历史。或许,不少人会对里皮在最后时刻的换人提出异议,不过,我们恐怕还是不能用“中国式足球”思维来评判这场比赛

19年前,还是在日本,只不过是在东京的国立竞技场,英国人霍顿率中国队2比0完胜日本队,黎兵一人攻入2球,范志毅还射失了一个点球,否则,中国队将获得那次戴拿斯杯赛的冠军。那是中国国家队最后一次战胜日本队,19年来,中国各届国家队都希望能够再胜中国队,但最好的结局就是一个平局。此番,里皮率领的中国队虽然仅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二队”,但中国球迷渴望战胜日本队的信念并未因此而动摇甚至削弱。在实际比赛中,中国队其实也创造出了很好的机会。

虽然日本队还是和以往一样,在比赛中占据着主动,甚至开局阶段一度完全压制住了中国队。但是,由一批“生瓜蛋”组成的中国队很快就进入了正轨,并没有因为日本队而畏惧对手。特别是在下半时,中国队创造出了全场可以说是最好的机会,张文钊的边路突破,为于大宝创造出了最好的机会。只可惜,于大宝射门太正且没有打上力量,错过了敲开对方大门的机会。紧接着1分钟之后,韦世豪又获得了一次改写比分、打破场上僵局的机会。但这位在国青以及U22国足中的“抗日英雄”还是一脚射飞了。错过了绝好机会的中国队,随着体能的下降,逐渐反被日本队重新掌握了主动,甚至是抓住了不是机会的机会,率先打破场上僵局。之后,昌子源的“神仙球”让王大雷成了“背影帝”。好在张文钊在最后时刻创造出了一粒点球机会,于大宝再度进球,帮助中国队挽回了一些颜面。

输球之后,我们总是喜欢“假设”。譬如,我们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把里皮的临场指挥当做是“神仙”,因为在里皮接手之后,国家队每每关键时刻的换人,总是能够起到效果。因而,外界信任里皮、看好里皮,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当里皮在第83分钟将韦世豪换下、用杨立瑜替换出场之后,仅仅1分钟,中国队就被日本队撕开防线,由小林悠攻入一球。4分钟之后,昌子源的远射,将比分改写为2比0。因为换人之后马上出现失球,因此,里皮的这次换人也就为很多人所提起,即“这样的换人是否存有问题”?

我想,站在我们“中国式足球”的角度,这样的疑问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放在过去,或者现在中国队的主教练不是里皮,我相信N多人都会对此质疑,质疑主教练的临场指挥。只不过因为现在的主教练是里皮,因而,即便是有质疑或怀疑,恐怕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当然,我并不是想说里皮肯定是100%完全正确的,也不是说外界不能对里皮的用人等提出异议,我其实是想说,就是我们更应该站在“足球的角度”而非“中国式足球的角度”来进行评说

站在足球的角度,当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正常思维的教练都不会选择自动放弃,肯定依然想着找机会去争取进球、争取胜利。因为竞技足球最重要的就是进球、取胜!所以,里皮用杨立瑜换下韦世豪,用一名生力军换下体能下降的球员,这样的换人并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而且传递出的信息就是:希望继续进攻、争取赢下比赛

但是,站在“中国式足球”的角度,在比赛进行到最后阶段,看上去赢不了,索性就进一步加强防守至少可以确保不输嘛。所以,可以用一名防守型中场或者是一名后卫球员换下前锋,意思就是加强防守,守住0比0的比分也是不错的。我相信N多教练或许都会那样选择。站在这样的角度,当然会认为里皮最后的换人是存有异议的。可问题是,这仅仅只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假设真的是换了一名防守型中场或后卫,可日本队还是攻破了中国队的球门,那时,外界又会怎么说?

所以,“假设”之于足球毫无意义,更不能根据结果去倒退。这样的“中国式足球”思维其实是要不得的。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国队之所以请来里皮,改变的不止是球队的成绩,其实还有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足球的那种“惯性思维”。实际上,看一下统计数据,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控球率为49.9%,日本队为50.1%。实际比赛中,日本队的优势并未像想象中的那么大。更重要的是,就像里皮说的,中国队这次队内有这么多以前几乎就没有代表过国家队出战的年轻球员与新鲜血液,还有N多已经远离国家队这么久的球员,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三队”。所以,不要再用日本也就是“三队”之类的东西再来评价国足

就像里皮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反问日本记者那句话:“从实力、人才储备、足球文化等方面,日本足球确实就是在中国之上。但是,面对中国队这样一个阵容,你们想到过打得如此吃力了吗?”我们承认与日本足球有差距,但恐怕尚不至于将中国足球全盘否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