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里的秋天,把秋天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今数不清的文人借秋叙人生酸甜苦辣,留下诸多令人泪下的诗画之作,这在宋代词人中更甚!既有北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悲叹,也有南方“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喟叹,还有“八月秋风秋怒号”悲鸣,无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飞。在此时的宋画中更多的展现了这种情结,可以体会到彼时人们对秋的留恋,或观物伤怀,且听这些宋画中秋之况味!

秋之色

李唐《濠梁秋水图》

五代    佚名     丹枫呦鹿图

此图穷尽中国画“五彩”之能事,在有限的色谱阐述秋之绚烂,一如尘世间总是繁华过后尽疮痍,挽留一年最后的繁华!

赵令穰《陶潜赏菊图》

赵昌《写生蛱蝶图》局部

秋之声

马和之 《月色秋声图》

崔白  《双喜图》

欧阳修谓秋之声,听沥沥雨,有萧瑟风,似惊涛拍岸,如钟鼓齐鸣,如千军万马刀剑霍霍。崔白此画可谓尽展彼时声也!

李迪  《 枫鹰雉鸡图》

秋之气

清浊还二仪,秋气飒然肃。
溪洁潦已残,林疏条自矗。
寒蛩思长階,归燕眷华屋。
凋年自兹始,乡怀念松菊。

-宋   宋祁 《秋气》-

秋有嶙峋之气,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小桥,昏鸦是典型的秋之形。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诗人总是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流泪,借物抒情在古人诗歌中无处不在,境界在宋画中体现为笔墨图式高度合一,这也是部分无病呻吟“文人画”的缺憾!

梁楷《秋柳双鸦图》

郭熙《窠石平远图》北京故宫

许道宁《渔父图》

(0)

相关推荐

  • 三合形气图

    三合形气图

  • 自古逢秋悲寂寥:宋代名家画作中的冷暖秋色

    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今数不清的文人借秋叙人生酸甜苦辣,留下诸多令人泪下的诗画之作,这在宋代词人中更甚!既有北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悲叹,也有南方 ...

  • 每日一题|黑先,如何解决白外气过长的问题?

    黑先 华丽丽的答案分割线---------------------------------------------------------------------------------------- ...

  • 穿越千年的景致, 宋画里的秋天

    秋山萧寺 宋画之美,美在折枝图,美在山川小景,美在笔端的凝练,美在意境的空灵.一花一飞禽,一水一轻舟,这种宁静,只有到古琴里去听. 秋兰绽蕊 胆瓶秋卉 溪头秋色 香实垂金 秋塘双雁 瓦雀栖枝 秋池荷蟹 ...

  • 宋画里的秋天,韵味十足!

    秋水悠悠 音乐: 巫娜 - 空山寂寂 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今数不清的文人借秋叙人生酸甜苦辣,留下诸多令人泪下的诗画之作,这在宋代词人中更甚!既有北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 ...

  • 宋画里的秋天

    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今数不清的文人借秋叙人生酸甜苦辣,留下诸多令人泪下的诗画之作,这在宋代词人中更甚!既有北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悲叹,也有南方 ...

  • 宋画里的花鸟:精致细腻,回味无穷!

    北宋 赵佶<花鸟图> 宋画非常重视技法,注重写实,在写实技巧上已臻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 生活在北宋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提出: "画花果草木,自有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 ...

  • 宋画里的雪景,荒寒中的荒寒!

    皑皑雪景,在中国古画当中自古即有一席之地.中国文人的画作常有一个的特点,是表现荒寒.凄凄岁暮,翳翳日短,朔风摧木,霜霰结庭.乱云低薄,水声冰下咽:风雪夜归,沙路雪中平.删繁就简,无边落木,窠巢点点愁: ...

  • 宋词宋画里的春天

    南宋 马远<山径春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英国史学家) 的确,都说宋 ...

  • 宋画里的花鸟:精致细腻,回味无穷

    北宋 赵佶<花鸟图> 宋画非常重视技法,注重写实,在写实技巧上已臻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 生活在北宋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提出: "画花果草木,自有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 ...

  • 宋画里的雪景,荒寒中的寂美

    皑皑雪景,在中国古画当中自古即有一席之地.中国文人的画作常有一个的特点,是表现荒寒.凄凄岁暮,翳翳日短,朔风摧木,霜霰结庭.乱云低薄,水声冰下咽:风雪夜归,沙路雪中平. 删繁就简,无边落木,窠巢点点愁 ...

  • 从宋画里读“不一样”的宋朝

    --读<原来宋朝这么有趣> 刊发日期:2021-05-29 语音阅读: ◇李钊 世界著名教育家希利尔说:历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块基石.阅读好的历史书籍,就像让孩子驾一艘穿越时空的小船,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