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说·2017开年特刊】雨天de武康路·黑与白·点滴于心

【沪说】第20期  

2017年首刊 

丙申·小寒  


以下算是新年开始时该说的一些话

2017年已经徐徐开幕了。

2016年的余绪慢慢沉淀。

天袁地访的脚步一直在前进。

我们相信文字的力量,

但也从来也不曾小觑图像的魅力。

从来没觉得自己真的懂摄影,

但是喜欢拍摄的我总是坚持在拍照

新年第一刊,

图·说系列也将会不定期地在沪说板块与您见面。

在上海的文化版图上,武康路是一块重要的拼图,其价值、其魅力自然不必言说,也有无数人曾撰文、摄影。要再补上一些新鲜的东西本就不容易。

武康路是北向南的单行道,但电瓶车不在被限制的范围内。

不过,2016年5月28日,我遇到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这既是我偶然发现武康路的十周年,

这是一次从建筑和文化多角度的深入认识。

但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雨天,光线并不好。

武康路、淮海路、兴国路、天平路,五岔路口

听一个朋友说,如果遇到雨天、阴天,光线不好,

就适合拍成黑白影像

褪去色彩的外衣,黑与白的强烈对比,线条、结构会更突出。

这些照片从成像的那刻起就是黑白的,再也变不回彩色。

也就显得静止永恒

果然,彩色的大多平淡无奇,

但这些黑白照片却更有味道。

仰望诺曼底公寓(武康大楼)

法国梧桐的掩映

武康大楼下的cafe

武康路,初筑于1907年,与外白渡桥同岁,至今已经110年了。因为电影《色·戒》其福开森路的原名也广为人知。福开森英文是Ferguson,是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名字。武康路上开了一家小小的商业中心,武康庭,其英文名字就是Ferguson Lane,也算是向老路名的致敬。



三种窗口

也许这样你就永远记住了这里......

灯、灯、灯与等

武康路位于徐汇区湖南路街道。2006年初夏,在上海影城实习。我常爱在工余一顿乱走,某一次就误入了这一片宁静之地。从此也算结上了一片缘分。也差不多同时,武康路的旅游开发也悄然发展起来了,或许还不够炽热,但这十年来,武康路的秋叶、名人故居已经小有名气,甚至还有了网红冰激凌店,但它已经算不上特别宁静的所在了。在武康路的北平研究所旧址上,建起了徐汇老房子中心,里面有不少对于老房子的介绍,但是5月28日那天并没有向我们开放。是包场了还是休息,我不记得了。

武康路与泰安路,左与右

墙的N种表现形式

武康路与华山路、安福路等多条马路相交,因地处法租界的新区,故而有不少独门独院的小楼,尤以湖南路以北为多,因此也有不少名人在此居住过。法租界内,虽然建筑样式多元,但是基本上只允许欧美式样的建筑,所以,徜徉于此,真有种不知此处是汉地的错觉。

钢架阳台

某幢公寓楼,空调外机总让人出戏

不过,不知道应该说“旧时王谢堂前燕”,还是“多少楼台烟雨中”。名人故居在这个遍地是名人,但都十年风骚都无法引领的时代,成为了武康路的一点不大不小的噱头。这也是游人按图索骥的乐趣所在,若是有空去武康路一带转转,记得事先查阅一下攻略。

武康路、湖南路口的密丹公寓,带有典型Art-Deco风格的细节


武康大楼的细节

钢窗里的“风景”

黑白照片的另一个好处是与老照片的距离没有那么远,即便是九十多年前的诺曼底公寓(武康大楼)你依然觉得这仿佛就在昨日。总有些人或事,是跳过日子、星期乃至年份、时代的束缚的。我们每年要庆祝新年、春节、中秋,可他们(它们)永远是那个样子,风雨不动,寒暑无改。这就是历史的魅力,这也是建筑的魅力。感谢那个光线不太好的初夏午后。

遗憾的是那天并没有机会拍摄到武康大楼的全景,只能把2014年春天的一张彩色照变成黑白的来映衬一下,作为本期的结尾。很偶然的机会,驱车来到淮海中路,在武康路口刚好吃到了一个红灯。于是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机,拍了下来。变成黑白之后,反而显得更沉静,艳阳高照还是阴雨绵绵其实乍一看并没有那么分明,反倒是一切喧嚣已经在宇宙的某一处分身里已然凝固,点滴渗入了观者的心里。(完)

1924年的武康大楼(Virtual Shanghai Project)


2014年的面貌(由彩色修成黑白,作者自摄)

【天袁地访·2016沪说精选】

【沪说】广肇山庄的故事

【沪说】我叫闵行,我是310112

【沪说】上海总商会旧址

【沪说】复兴公园的名人影踪

【沪说】七宝地名知多少?

【沪说】从极司菲尔花园到中山公园

图·说系列

【沪说】单车游苏州河十年纪,2006-2016

.....

【下期预告】

【城事·2017首期】如果闵行各大商务区也有朋友圈?

天袁地访公众号·每周六中午更新

最后的最后,

那天究竟还是拍了彩色的!

*本文所有当代图片均系作者自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