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历代本草汇言)
乌梢蛇(乌蛇 黑花蛇)
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主产于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北、湖南、山西、河北等地。原动物生活于沿海平原、丘陵、山区或田野、林下,行动敏捷,以鱼、蛙、蜥蜴等为食。味甘,性平。归肝、脾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临床用名有乌梢蛇、酒乌蛇。
【本草汇言】
《药性论》:君,味甘,平,有小毒。能治热毒风,皮肌生疮,眉髭脱落,痒疥等。
《开宝本草》:无毒。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用之,炙,入丸、散、浸酒、合膏皆有。
《本草衍义》:尾细长,能穿小铜钱一百文者佳。有身长一丈余者。蛇类中此蛇入药最多。尝于顺安军塘泺堤上,见一乌蛇长一丈余,有鼠野狼啮蛇头,曳之而去,是亦相畏伏尔。市者多伪,以他蛇熏黑色货之,不可不察也。乌蛇脊高,世谓之剑脊乌梢。
《汤液本草》:《本草》云∶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用之炙,入丸散,浸酒,合膏。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稍蛇,能缠物至死,亦是其类。生商洛山。
《本草蒙筌》:乌蛇,气味甘平,性善而不啮物。色黑如漆,背有三棱。(如剑脊者尤良。)尾细尖长,(能穿百钱百妙。)眼光不陷。主治功力略缓,种生各处甚多。依前制勿差,任为丸浸酒。若熬膏药,头尾多加。治诸风皮肤不仁,散瘾疹身体瘙痒。
《本草纲目》:黑花蛇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其膏以绵裹豆许塞耳,治耳聋神效。其胆治大风疠疾,木舌胀塞。
《雷公炮制药性解》:蕲州乌蛇,味甘,性平,有小毒,入脾、肺二经。主诸风皮肤不仁,散瘾疹身体瘙痒,热毒风淫、眉髭脱落。塞耳治聋。须辨真者佳。去头及皮鳞,带子锉碎,酒浸一宿,酥炙,埋地一宿,炙干用。
按:乌蛇之用,专主去风,以理皮肉之症。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两入之。色黑如漆,背有三棱,浑如剑脊,尾细尖长,性善,不伤生命。都在芦丛中嗅其花气,亦乘南风而吸,虽至枯死,两目不陷,俨如生者。头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已来,头尾相对,称之重三分至一两者为上。粗大者转重,力弥减也。
雷公云:凡一切蛇,须认取雌雄及州土,有蕲州乌蛇,只重三分至一两者妙也,头尾全、眼不合、如活者,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已来,头尾相对,使之入药。彼处若得此样蛇,多留供进,重二两三分者,下居别处也。《乾宁记》云:此蛇不食生命,只吸芦花气并南风,并居芦枝上,最难采。又有重十两至一镒,其蛇身乌光,头圆者,炙过眼目益光,用之中也。蛇腹下有白肠带子一条,可长一寸已来,即是雄也。采得去其头兼皮鳞带子了,二寸许锉之,以苦酒浸之一宿,至明漉出,向柳木灰中焙之,令干了,却以酥炙之,酥尽为度。炙干后于屋下已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已来,安蛇于中一宿,至明再炙令干,任用。凡修事一切蛇,并去胆并上皮了,干湿须酒煮过用之良。
《本草易读》:制如白花蛇同。尾细穿百钱者佳,重七钱至一两者为上,大者力减。甘,平,有小毒。功同白蛇,性善无毒。蛇骨刺人,痛甚莫治。
《药性解》:乌梢蛇,味甘,性平,有小毒,入脾、肺二经。主诸风皮肤不仁,散瘾疹身体瘙痒,热毒风淫、眉髭脱落。塞耳治聋。须辨真者佳。按:乌梢蛇之用,专主去风,以理皮肉之症。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两入之。
《本草备要》:宣,去风湿
功用同白花蛇,而性善无毒。
性善而不噬物。眼光至死不枯。以尾细能穿百钱者佳。重七钱至一两者为上,十两至一镒者中,大者力减。去头与皮骨,酒煮或酥炙用。
《本经逢原》:蛇性主风,而黑色属水,故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风瘙瘾疹,疥癣热毒,眉须脱落,痒等疮。但白花蛇主肺脏之风,为白癜风之专药;乌蛇主肾脏之风,为紫云风之专药。两者主治悬殊,而乌蛇则性善无毒耳。
《本草从新》:宣、祛风湿。
功用同白花蛇、无毒而力浅、性善。不噬物。眼光至死不枯。以尾细、能穿百钱者佳。重七钱至一两者上。十两至一镒者中。大者力减。去头与皮骨。酒煮。或酥炙。以上蛇类。
《得配本草》:得酒良。
甘,平,有小毒。入手太阴经。治皮肤不仁,疗风淫热毒,功用与白花蛇同。但白花蛇主肺风,为白癜风之要药,乌梢蛇主肾风,为紫云风之专药。配麝香、荆芥,治小儿撮口。
蕲州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腹下有白带子一条,长一寸者是雄,可入药。去头、皮骨,酒浸一宿,酥炙,埋地下一宿用。大者力减。误用反能引风入骨。
胆敷疠风、木舌肿胀。
《本草撮要》:乌梢蛇。无毒力浅。功同白花蛇。或酥炙用。
《本草分经》:甘、咸,温,性窜。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治风湿痈痪疥癞。无毒而力浅,大者力更减。
《玉楸药解》:味咸,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起风瘫,除疥疠。
乌梢蛇穿筋透络,逐痹驱风,治中风麻痹,疥疠瘙痒,与白花蛇同。
风癞因风伤卫气,卫敛营郁,营热外发。红点透露,则为疹,红点不透,隐于皮里,是为隐疹,隐而不发,血热瘀蒸,久而肌肤溃烂,则成痂癞。仲景有论及之,而后世不解,用搜风之物,枉害生灵,无补于病。诸如此类,概不足取也。
【来源产地】
《中国药典》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炮制】
《雷公炮灸论》
雷公云:凡使,即云治风。元何治风?缘蛇性窜,即令引药至于有风疾处,因定号之为使。凡一切蛇,须认取雄雌及州土。有蕲州乌蛇,只重三分至一两者,妙也。头尾全、眼不合、如活者,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已来,头尾相对,使之入药。被处若得此样蛇,多留供进。重二两三分者,不居别处也。《乾宁记》云:此蛇不食生命,只吸芦花气并南风,并居芦枝上,最难采,又不伤害人也。又有重十两至一镒者,其蛇身乌光,头圆尾尖,逻眼目赤光,用之中也。蛇腹下有白肠带子一条,可长一寸已来,即是雄也。
凡采得,去之头兼皮麟、带子了,二寸许剉之,以苦酒浸之,一宿至明,漉出,向柳木炭火焙之令干,却,以酥炙之,酥尽为度。炙干后,于屋下巳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已来,安蛇于中,一宿至明,再炙令干,任用。
凡修事一切蛇,并去胆并上皮了,干、湿须酒煮过用之。
《中药大辞典》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炒干。每100kg乌梢蛇 ,用黄洒20kg。
【现代药理研究】
1.乌梢蛇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
2.乌梢蛇水煎液或醇沉液及以乌梢蛇为主药的复方蛇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3.由于乌梢蛇血清中含有能抗尖吻腹蛇毒的因子,故其具有一定的抗毒作用。
4.乌梢蛇具一定的镇静、抗惊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