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教师节快乐!

1989年8月29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一个小男娃呱呱坠地。
小男孩生的圆圆滚滚,壮壮的样子很招人喜欢。
因为父母要忙于农务,所以他从小就在泥地里打滚,度过了农家子弟普通而快乐的童年。
对小男孩来说,他有个小小的偶像,是自己的表哥。
表哥天赋异禀,跑步非常快,曾经在镇里举行的运动会上拿过冠军,是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小小的他总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表哥屁股后面转,但是永远只能看到表哥的背影。
从那一刻起,他在心里暗暗立下志向:有一天,一定要追上表哥
表哥还没有追上,他便到了上学的年纪。
入学后的他依旧精力充沛,显得特别的活泼好动。
别的同学都是慢条斯理地坐到座位上,但他从来不走寻常路,总是双手在课桌上一撑,一跃而入。
那样的他即便乖巧、勤快,但是文化课成绩始终不理想,一度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考高中都成了问题,前途令人担忧啊。
到了初二那年,他更是因为考试不及格,被老师强行留下来补课。
可是天生好动的他真的没办法好好静下心来学习,那段时间是苦闷的也无奈的。
不想上课,他便偷偷跑到操场玩篮球。
在体育场上,他就焕了一副模样,轻轻跳起来可以摸到篮筐;
在校田径上,跑的比田径队员还快。
是个好苗子。
这时,一位叫杨永强的老师出现在他身边:“愿不愿意练体育?以后就不用补课了。”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摆脱了留堂,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可是进了校田径队,他的成绩却始终不突出。
老师曾多次带着他去市体校,可那里的教练都没有看上他,觉得他身材太矮,将来没有发展空间。
回到学校,他话不多,只是继续默默的训练。
又到了一年市中学生运动会,杨永强教练抱着鼓励的态度说了一句“去试试吧”。
没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日子里,所有的努力都化成了力量。
他在这次市运会上跑了11.3秒的好成绩,只比第一名差百分之一秒。
“他身材不高,但步幅很大,节奏频率很快,他跑了50米我就看中了他,后50米我一路跟着他跑到终点。”
这一次,身高不再是问题,又一位老师出现在他身边。
这个老师就是才被调到中山体校的宁德宝,她问他愿不愿意跟着她练习短跑。
他狠狠地点头。
就这样,15岁的他成了中山体校的一名学生。
人生似乎要开启一个新篇章。
可是,一切哪有这么容易。
体校的生活很苦。
每天早上五点就得起床,还要跑十几公里,有时候还得带着沙袋,可比读书的时候苦多了。
因为是转学生,不适应,以前能跑市里第一的苏炳添,在体校考试时,成绩直接落到了中下游。
孤独,伤痛,想家,所有的情绪化成了委屈,他只能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抹眼泪。
自小在田里无忧无虑地长大,这里地一切剥夺了他的自由,剥夺了他曾经的快乐。
于是,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坐上了回家的大巴。
见到母亲的那一刻,15岁的他终于嚎啕大哭。
他的消失,让老师慌了,找遍了中山还是没找到,辗转多次,终于确认他回了家。
老师赶紧跑到他家,为之前没能照顾好他自责、道歉。
看到老师不辞辛苦特意跑来,他的内心也融化了,毕竟在他心中还是有着小小的梦想。
这一次回去,他再没有打过退堂鼓,也真正认识到一个专业运动员改怎么做。
接着,他一路从市队到省队,然后到了国家队。
谁也没料到,这个内向的小男孩,有一天会站上国际赛场,成为第一个打破国家短跑纪录的创历史者。
他就是奥运“无冕之王”苏炳添。
2011年苏炳添以10秒16的成绩,打破全国男子100米纪录后,再次遇到了瓶颈。
“始终无法再进一步。”
不仅如此,2014年亚运会后,他跑接力时,连棒都交不过去。
2015年初到美国冬训,跑的成绩是10.80秒,连女选手都跑不过。
那时候,再一次陷入迷茫,难熬。
苏炳添想过退役。
一是因为他身材矮小。
短跑运动员的黄金身高,是180cm到195cm,但他只有172cm,实在是太矮了。
博尔特跑100米只需要42步,而苏炳添跑100米需要48步。
二是黄金年龄即将结束。
苏炳添已经26岁了,和他同一批的师兄弟,都退役了。
可他还是有念想。
“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黄种人、亚洲人。”
这时候,外教兰迪出现在苏炳添的生活中。
参照“冠军模型”,对苏炳添进行了全面的诊断。
针对起跑姿势、扒地技术、全程呼吸和速度节奏,主动下地速度和发力速率等,进行了一项项针对训练。
比如,吹气球是为了在跑步中自然唤气。
跳箱是为了训练爆发力。
这些是为了增强踝关节的下压能力。
多年长时间的艰苦训练,2018年,苏炳添终于迎来大爆发,3次跑进10秒。
一次跑出9秒92,两次跑出9秒91,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跑出了9秒83,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强势闯入决赛,创造了黄种人奇迹。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32岁的老将身上,
他却说“我的身份是老师,我要回去当老师了。”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位明星运动员,竟悄悄成了一名体育老师。
很多人觉得苏炳添作为“亚洲飞人”,只是在学校做老师,有些大材小用。
可是苏炳添说,基层的体育教育总要有人承担起责任。
从基层走到现在,苏炳添深知运动员职业的不容易。
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用最先进的短跑训练去教更更多的学生,让更多的人传播下去。
所以,他很在意这份工作,他始终说,我适合当一名老师。
还确实,苏老师的课一票难求。
这么多人喜欢他的课,除了明星效应外,他的课也确确实实能给学生带来帮助。
“他上课气氛非常活跃的,也挺幽默,也挺睿智。”这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从一名田间小子到奥运“无冕之王”,苏炳添自然是靠着自己的天赋、努力和坚持,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在他的成长路上铺垫下一块块前行的方砖。
辉煌过后,他也想像他们那样,深藏功与名。
今天是第三十七个教师节。
不由得想起那些年的校园时光,那些年老师在耳边的碎碎念。
“没人举手吗!那我点名了!
耽误大家一分钟,讲完这题我们就下课!
看我干嘛?看黑板!
以后,你们就知道我是为了你们好!
你们看!又是一道送分题!”
还有.......
“体育老师没来,这节我们上数学课!”
那时候,总抱怨,今天,体育老师不“缺席”了!
最后,祝“不缺席”的体育老师,以及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近期爆点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