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一年回顾:从热烈讨论到逐渐接受,我们经历过什么?

作为经常外出参加各种活动的我们,5G福利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5G有两大优势,第一是低延迟特性,第二是更强的终端承载能力,给我感受最多的是后者。例如在一些活动现场往往有几百人乃至几千人,在4G时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会场网络一定会发生拥堵,有信号但无法上网、无法收发信息,即便场外停着三大运营商的移动基站也是如此,而在5G时代这一现象消失不见,只要有5G覆盖,即便在更多人的环境也能保证无线网络通畅。

那么5G低延迟的特性感受到了吗?答案是并没有。从中国电信刚宣布商用SA组网不难知道,此前的5G网络是无法承诺低延迟的,因为只有在SA组网的环境中低延迟的特性才能发挥出来。更何况低延迟对于我们而言没有直接价值,它的最大受益者是物联网,可以更精准地对设备进行遥控,对于我们使用手机而言,延迟5ms还是50ms其实没区别。

说到5G技术上的区别,那就不得不说另一个话题:"真假5G"。在去年这个时候,有各种各样关于真假5G的定义,有的把SA组网叫真5G,有的把毫米波叫真5G,即便是在手机上,也有芯片集成基带还是外置基带的真假5G之争。现在还有人关心这些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用户早就发现了,这些都只不过是营销概念,是竞争的武器,与用户关系不大,并且用户也没得选。

那么5G与用户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其实也只是两件事,第一是上网体验,第二是资费,而资费应该是用户抱怨最多的,因为5G套餐太贵了。不光是贵,在5G商用之初我们还发现三大运营商居然能统一收费标准,他们不竞争了而是联手了。好在他们的联盟并非牢不可破。这一切归结于四个字——囚徒困境,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结盟是牢固的。

实际上相对于主动选择5G套餐的用户来说,更多的人是"被5G",继续使用着原来的资费套餐,只是换了一部5G手机,就发现已经在使用5G网络了。这大概也是三大运营商在联手统一价格之外的小心思,反正只统一了5G标准套餐的资费,又不是统一全部套餐收费,还是可以用其他方式打价格战的。除了沿用4G套餐变相降价之外,像5G家庭宽带这种也很便宜。

当然,天上没有馅饼。虽然大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体验到了5G,却发现5G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原来交不同的钱,还能体验到不同的网速。这很正常同时也很刷新三观,因为三大运营商此前没有做过如此细分。大部分用户只停留在300Mbps档位,这其实是4G LTE就能实现的网速,然而很多人还是发现,即便如此也已经比4G网络快多了。究竟是4G变慢了还是5G变快了?

那么4G时代真的过去了吗?也许吧,这主要得益于竞争。最初让很多人坚守4G的主要原因是终端成本,就是说买5G手机用5G网络要花多少钱。现在来看这都不是问题,尤其是5G手机已经便宜到和4G手机一样价格了,还有什么理由坚持呢?但此前宣称All in 5G的品牌也依然无法彻底割舍4G市场,还是会推出4G新品。

以上这些,都仅仅是针对能够抢先体验到5G的城市而言,在更多地方,这些都不过是在网上的故事。比如评价君春节回家,在当地运营商工作的朋友就对5G嗤之以鼻:你想体验吗?只有位于市中心的运营商大楼附近有信号覆盖,也许这才是很多城市的真实情况。不过5G全面推进的趋势不会改变,也会有更多人体验到。

时隔一年了,也依然不断有人在唱衰5G,只是话题从最初的质疑5G无用变成了现在的质疑5G成本太高等等,但也有人看好5G,并且实实在在体验到5G的好处。也许不管哪种论调都有道理,只是都在以不同的切入点和视角表述同一件事,再带入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每件新生事物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只有经历过才能越来越好,5G也必定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