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越遵守规矩和原则的人,越容易吃亏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墨守陈规,做事循规蹈矩的人,反而越容易吃亏,而那些做事灵活,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却才更适应社会。生活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地悲剧,即属于公众的资源总会被无节制的消耗,如公厕里的卫生纸总是消耗得很快,只要一件物品被附上了公共的标签,一定会被自私的个体过度剥削。而无论是何时何地,大家都希望遇见守规矩的人,但自己却不想做那个遵守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动机,指的是行为的内在动力。当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时,始终是先有动机才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我们的价值观是在动机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符合个体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没有价值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个体对各种观念、事物和行为的判断,使个体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按照自己的目标去行动。遵守规矩的人,在他们的价值观中,认为规则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很重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于规则,他们是执行者,更是守卫者。他们遵守规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社会的认可,是一种工具性价值观,这样的人通常会有很高的责任感,但由于他们遵守规则的动机太强,意志力也特别坚定,所以,很容易陷入固执、不会灵活变通的泥淖里。
因为他们骨子里的思想太根深蒂固了,除了他们自己,谁也没办法说服他们,这样的人跟事物打交道还好,可如果跟人打起交道,是不太受青睐的。那些不是特别按照规矩来的人,更看重环境的重要性,他们的行为更多是社会性动机引发的,而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如我们对社会交往、成就的需要,从而产生了相应的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这些动机推动我们与人交往,希望获得和他人的赞许。遵从这类动机的人社会适应性很强,他们不一定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来,更多需要融合周围的环境再做出自己的行为,更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现实生活中,遇到规矩不合理之处,他们不会选择遵循,而是通过自己的办法找另一条可行之路。所以,这类人不是不会吃苦,只是他们会躲避吃亏这个坑罢了。
人格(Personality)最初起源于古希腊,原意是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现如今,人格多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越爱遵守规矩的人,他们的人格稳定性越强,当认定了规则时,便会更加坚定遵守。他们的人格更偏内倾性,关注点大多在自身的内部。气质上多为黏液质或是抑郁质的人,在规矩面前会选择稳重踏实,他们有着超强的体验和执守力。面对同样的规则时,会有自我认知和调控能力。
他们也知道有时候走一条弯路可能会比遵守规则来得更快乐,自己也不会吃亏,但是,他们无法跨越自己内心的那一条道德标准,人格里就自带着正直的信念。即使他们知道可以违规,还是更看重自身的修为。而老是在规则的边界跳动之人,他们的气质类型多为胆汁质和多血质类型,这两类人思维敏捷,勇敢果断。他们的人格特质属于不稳定的类型,所以,当遇到规则不符合自身利益时,更会凭借自己的感觉去赌一把,用自己的方法适应这个世界。其实,遵守规矩的人更容易吃亏更多是因为缺乏保护自己的思维,这类人会给他人留下:老实、好欺负、不懂拒绝、责任感强的刻板印象,所以遇事总喜欢找爱遵守规矩的人来扛。那些随时思想活跃,总是试探规则底线的人,虽然看上去获得了很多额外利益,但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建立规则不正是为了保护大众的合法利益吗?若缺失了守则之人,那么规则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