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最爱提的99个问题》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生物钟”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许多生命活动犹如太阳升落、月亮盈亏、四季交替等一样地有规律,一样地守时。如鸡的晓啼,猫的昼伏夜出,燕子的春来秋往,豌豆叶夜间下垂而白天竖起等,不胜枚举。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各种动植物中,也存在于人类的生命活动中。例如:不用上闹钟,人们会在一定的时间醒来;人的体温早晨低,黄昏高;人的情绪有时好,有时坏;人的体力有时好,有时差;人的血压、血糖、尿量及其成分等每天有节律地发生变化。英国有科学家对数十名学生进行测试发现:上午8时,严谨周密的思考力最佳;下午2时,思考力最敏捷;下午8时,记忆力最好。因此提议最好在清晨做一些严谨的工作,需要快速完成的事最好安排在下午2时,需记忆的学习或工作可以放到下午8时。当然这科规律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但由此可以发现人的思考记忆能力也有节律性变化。类似的波动还可举出很多。科学家们发现,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直到结构繁复的人类,许多生理机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随着昼夜的流逝或季节的变迁而周期地波动。这种波动具有节律性和守时性——像钟一样守时。科学家们把这种节律性的波动称为生理节律,而协调或偶尔产生这些守时节律的结构便被称为“生物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钟”主要存在于脑内。尽管目前尚未搞清这些“生物钟”的精确数目及其作用机制,但许多学者认为松果体是爬行类和鸟类的“生物钟”,位于下丘脑前部的视交叉上核则可能是哺乳类的“生物钟”。正是由这些“生物钟”接受外界的时间变迁信号,与其内在的生理节律相协调或偶尔产生同步的节律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赋予机体一种内在的、精确的计时本领和生理节律的周期性。
“生物钟”一旦被扰乱,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于产生疾病。如乘飞机作跨时区旅行出现的头晕、疲乏、不思饮食等时差反应;经常睡眠不规律出现的夜间睡不着,白天心情不悦、疲惫、打呵欠等睡不醒的现象都是“生物钟”紊乱的缘故。
了解了“生物钟”,有助于我们更科学而合理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智慧与潜能。例如有报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从18点到22点是一天中精力、记忆力、神经和脑电活动的高峰时期,合理地利用这一高峰期就可以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此外,了解了“生物钟”还有助于医务人员选择时间诊断和预防疾病,以提高其成功率,选择时间用药以成倍地提高其疗效;有助于合理地安排宇航员或潜艇员的作息制度,促进航天、航海等事业的发展。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谁都做过梦,有心惊肉跳的噩梦,也有心旷神怡的美梦,可是梦究竟是怎么回事,却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有些有迷信思想的老年人也许会说,梦是灵魂离开躯体后的另一种生活。有人却认为梦是个人私欲的“潜意识”,在白天清醒时,这种“潜意识”被现实的社会道德观等所压制,只有在睡眠的状态下才通过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唯心的、不科学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睡眠之谜被打开,梦之谜也随之被解开。原来人的睡眠不是一个单纯的、始终如一的状态,不但入睡的程度上有深浅之分,而且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这种阶段性是由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时相交替进行形成的。一种是所谓的“慢波睡眠”,就是人们早已了解的睡眠形式。在该阶段中,瞳孔缩小,血压降低,脉搏变慢,出汗减少,呼吸缓慢,代谢降低、描记脑内电活动的“脑电图”呈现频率较慢的慢波,因此而取名为“慢波睡眠”。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除了上述人们熟悉的睡眠形式以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睡眠,即所谓的“快波睡眼”。在该阶段中,眼球出现快速的、不规则的运动,故又称“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同时呼吸、心率、血压等波动明显,体温升高,代谢旺盛,脑电图呈现频率较快的快波,与清醒时相仿,这时大脑并没有完全休息,仍存在着一定的思维活动,尽管它是片断的和零乱的,但这就为做梦提供了条件,梦就是在此时出现的。整个睡眠周期就是由“慢波→快波→慢波睡眠”反复交替的周期,一般一夜要交替4~16次。如果在快波睡眠期间醒来或被唤醒,就常常感觉在做梦,相反在慢波睡眠期醒来或被唤醒常常没有做梦的感觉。现代科学发现“快波睡眠”是人和某些动物的一种需要,如果反复干扰、剥夺快波睡眠就会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可见人人都离不开快波睡眠,也就是说人人每夜都做梦,问题是醒来的时间不一样,有的能回忆起来,有的则已经忘却罢了。梦是在大脑皮层较活跃的快波睡眠阶段发生的,这时候大部分向大脑皮层传递外界信息的通路已被切断,而大脑皮层本身却在对白天接受的各种信息以及过去留在脑中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加工,故某些在当天接受的信息所留下的痕迹有可能在梦中呈现出来,即“日有所思”偶尔可以“夜有所梦”。但更多的梦并非都是由于“日有所思”,而往往是早期的记忆痕迹的再现,例如有人梦见平时早已遗忘而去世多年的亲友;老年人梦见他的幼年生活等。
由于做梦时大脑皮层处于与外界隔绝状态,大脑皮层必定不能如清醒时那样对梦境作出详细的分析和综合,因此梦境虽然十分清晰,但大多数是不合逻辑的、凌乱不堪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倒如:与去世多年的故人促膝谈心;枪弹穿入胸膛毫不疼痛;肋生双翅遨游太空;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等等。
尽管做梦时大脑皮层与外界的联系大部分都已被切断,但科学家们发现,在快波睡眠时,个别特定的刺激仍然能对皮层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造成特定的梦境。例如,睡眠时被子被踢,两下肢发冷,可能会梦见自己正在深沟中涉水横渡,河水寒冷彻骨,或梦见在严冬的雪地中奔跑。又如,睡者耳旁自来水的滴答声,往往可梦为狂风大雨;苍蝇、蚊子侵扰可梦为白刃刺身;吵闹的铃声在梦中可能变成音乐声、机器声或枪炮声;香水放在鼻旁,梦中可能到了一个百花齐放、芬芳扑鼻的花园中。内脏的刺激也常引起一定的梦境。如睡时手放胸前或其他原因压迫了胸部,呼吸受影响,可能会梦见自己被捆、被绞杀或活埋而喘不过气来。胃肠道与膀胱过度膨胀,某些脏器疾患也同样可以引起噩梦。
人是怎么分辨出男女说话声的?
假如有人在叫门,尽管你没有看见他或她,但已从他或她的说话声音里分出来客是男还是女。男性的声带较宽阔,发出的声音低沉有力;女性的声带短而狭窄,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尖细。人们是怎样听出尖细和低沉的声音的呢?
物理学告诉我们,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就越尖细,我们一般称之为音调高;振动的频率慢,发出的声音就低沉,我们就称之为音调低。男性声带宽阔,说话时振动的频率较低,故音调低,声音低沉;女性声带短而狭窄,说话时振动的频率高,故音调高,声音也就清脆响亮了。
我们是通过耳朵听到声音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耳朵是指外耳部分,在颅骨内还有和外耳相连的中耳、内耳两部分,它们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听觉器官。外耳负责收集大气中的声波;中耳负责将外耳收集到的声波传导到内耳,并且还具有“放大器”样的功能;内耳结构复杂,它能感受中耳传来的经过放大了的声波,产生神经冲动,此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入到大脑,于是就产生了听觉。
内耳中有一根骨质的管子,绕中间的骨轴卷曲两周半,形如蜗牛,我们称之为耳蜗。在这根管子内有二层膜将其分隔成为三个腔,三个腔里都充满液体,其中一层膜称为基底膜,上面生有称为柯蒂氏器的结构,柯蒂氏器才是真正的听觉感受器。从中耳传来的声波使基底膜发生振动,柯蒂氏器也跟着振动,柯蒂氏器上一些特殊的细胞受到刺激被兴奋,于是就产生了神经冲动。
耳蜗顶部和底部基底膜的结构和物质组成有所不同,它们的机械性能如弹性等也不同,所以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基底膜振动,最大振幅出现的位置不同。频率高的声波引起的基底膜振动的最大振幅出现在耳蜗底部,该处基底膜柯蒂氏器上的特殊细胞被兴奋产生神经冲动,再沿着特定的听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于是你就听到了高音调的声音;反之,频率低的声波引起基底膜振动的最大振幅出现在耳蜗顶部,故顶部基底膜上柯蒂氏器产生神经冲动,再沿着特定的听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于是你就听到低沉的声音了。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实验动物耳蜗顶部基底膜损坏,则这只动物就听不到音调低的声音了,但能听见音调高的声音;相反,把实验动物耳蜗底部基底膜损坏,则这只动物只能听到音调低的声音听不到音调高的声音。
为什么要吃新鲜蔬菜?
在农贸市场上,家庭主妇总愿意购买那些刚从菜地摘下不久、色泽鲜艳的新鲜蔬菜,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新鲜蔬菜的颜色悦目,其中包含着科学道理。
人体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糖、脂肪、蛋白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活动,这几种物质我们从大米、面粉、肉类等食品中获取,可为什么人还得吃蔬菜呢?蔬菜所含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数量不高,但含有大量维生素,维生素是身体本身不能合成又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那么,蔬菜中究竟含哪些维生素,它们都有些什么作用呢?
患了“夜盲症”一的人,在光线不足时,视物困难,这样的病人只要进食一些胡萝卜,病情就会好转。这是因为“夜盲症”患者身体内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A有三种类型,分别称为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它们存在于眼睛中感受光线的细胞之中,外界光线照射到眼睛中之后,通过使这三类物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至大脑,大脑就感受到了光线。而胡萝卜中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在身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对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至关重要。
长时间在海上航行的水手,若不能吃足够的蔬菜,就会患“坏血病”,这是维生素C缺乏的结果。维生素C参与一类称为胶原的物质的合成,而胶原是结缔组织、血管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C缺乏使胶原量不足,血管容易破裂、骨骼易于折断,“坏血病”就发生了。
还有一种称为叶酸的维生素,参与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和碱基(核酸即基因的基本成分),叶酸不足时,氨基酸和碱基不足,人体就不能产生足够的蛋白质和核酸,细胞的生长和繁殖都会受影响,当影响到血液中的红细胞时,红细胞的质量会下降,导致贫血。低等生物如细菌能够自己产生叶酸,而人就只有靠吃蔬菜来供应叶酸。
另外还有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等,都是人体各种功能所必需的,但又不能由人本身来合成,只能靠蔬菜供给。
由此可见,吃蔬菜可给人提供维生素,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蔬菜若放置时间过长或者煮得太久,其中维生素的含量会大大降低,营养价值也就大大下降了。所以,最好尽量吃新鲜蔬菜。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癌症简直是死亡的代名词,一旦被诊断为癌症,就像被宣判了死刑,因此,人们谈癌色变。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有人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发现美国人害怕癌症更甚于害怕战争。根据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40亿人口中,每年死于癌症的人约在5000万左右,相当于每秒钟就有1人死于癌症。在我国,每年因恶性肿瘤死亡者约70万人,尤其是青壮年,占癌症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癌症已成为5岁以上人群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心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可见癌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那么小朋友们一定会问,癌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人类对癌症真的束手无策吗?
癌症在医学上是指人体组织的恶性肿瘤,它的英文名字是Carcinoma,由拉丁语“Karkinos”一词演变而来,它的最初含意是“螃蟹”,与汉字癌一样,形象地描绘出恶性肿瘤凹凸不平,张牙舞爪的形态。
为什么有的人会患肿瘤,而有的人则不呢?现在人们已经逐渐弄清楚,引起肿瘤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自人体以外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如物理、化学、生物致癌因素;另一类来自人体的内部,与机体结构与机能的改变有关,包括遗传基因、激素和免疫的改变。这两类因素相互作用诱发肿瘤。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就存在癌的种子,称“癌基因”。通常,癌基因是沉睡的,不生成肿瘤组织,但在某些因素,如上面所述的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癌基因便会被唤醒,生产出某些特殊的蛋白质,扰乱了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细胞无限度繁殖,生长,蔓延,变成肿瘤组织,最终破坏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导致死亡。
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因此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癌症的治愈率很低,但这并不等于癌症是不治之症。就现有的医疗水平,癌症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若能做到这三点,不少癌症病人能够存活二十年以上,有的甚至可以终生不复发。此外,有些癌症未经任何治疗,就可依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其不再继续发展而自行消退。可以相信,随着人类对癌症发病机理的不断深入了解,掌握更多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总有一天癌症这个顽疾会被攻克的。
人为什么会衰老?
人为什么会衰老?这是全世界的医学家们都在探索着的问题。从古到今,这个问题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去寻找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就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衰老仍然是个谜。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线索,为人类揭开衰老之谜打下了基础。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衰老与新陈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其平均寿命远远高于生活在热带的人,因为在寒冷的情况下,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大大降低。有人发现章鱼的眼后有一对腺体,摘除这对腺体,章鱼的寿命可以明显延长。因此有人提出人体是否也有这种腺体,它的分泌能促进人的衰老。从这种角度上说,甲状腺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腺体,因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而甲状腺在人的衰老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问题。
衰老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这是科学家注意到的另一个问题。世界上的长寿人都有显著的家族倾向。因此有人提出:衰老可能是受基因控制的,遗传的特性可能决定着衰老的速度。一般说来,世界上女性的平均寿命都较男性长,这可能就与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个有关。
衰老还与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等有密切的关系。人体的细胞成分始终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如果这种更新发生障碍,细胞就会衰老死亡。在细胞的成分中,蛋白质是最为重要的。如果环境或饮食中的有害因素致使细胞在DNA-MRNA-蛋白质的转化过程发生障碍或突变,就会产生蛋白质的合成障碍,促进衰老的发生。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人体中的自由基与衰老也有关系。这种自由基是一组氧化能力很强的基因,这种基因随年龄的增长在体内的浓度逐渐升高。这种基因可以损害DNA链,可以损害细胞膜,还可以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自由基被认为是一种促衰老的因子。由于维生素E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很多医生都认为它能延缓衰老。
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微妙性,目前人们对衰老的研究仍徘徊在它的外周而未能深入。随着科学的发展,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们会揭开衰老之谜。
维生素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吗?
现在人们已知道维生素和糖、蛋白质、脂肪一样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每天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因而在生活中造成了许许多多悲剧,较著名的例子是17世纪一篇航海日记的描述:“有些人完全丧失了力量……,更有许多人皮肤上布满了点状的紫色血斑,逐渐影响到肘、膝、股、肩、臂及颈部,他们口有臭味,牙龈发红、剥落,甚至牙根也暴露于外……”这些是维生素C缺乏的生动描述。自从发现了维生素及它们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以来,生物化学家们已发现、分离和纯化了13种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以后,类似的悲惨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根据维生素的物理特性,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尼克酸、生物素、叶酸、遍多酸、硫胺素(B1)、核黄素(B2)、维生素B6、钴胺素(B12);另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它们是维生素A、D、E、K。这些维生素参与了人体几乎所有的重要生命活动,是维持细胞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如尼克酸、维生素B2及B6在葡萄糖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叶酸是合成遗传分子DNA所必需的辅助因子;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正常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物质,等等。类似的例子很多,可以说没有维生素,细胞的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缺乏维生素会引起许多疾病,如维生素B,缺乏时会引起脚气病;维生素A不足时将产生夜盲症;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时将导致贫血;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致佝偻病,等等。对患有维生素缺乏症的病人最有效的治疗就是给病人补充所缺的维生素,从这一点说,维生素又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不过,由于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极少,一般食物中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因此现在维生素缺乏症已不多见。
献血对人体有害吗?
大家知道,输血能够挽救许多病人的生命,如大量失血的病人、严重贫血及手术的病人都需要输血。这些血来自于大量的健康献血者。社会上经常流传着:“献血大伤元气”,“献血后早白头”等说法,使得许多人一听到献血就像谈虎色变一样。其实,这些“传说”都是不科学的。小量献血是不会伤身体的。
正常人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即每千克体重约有70~80毫升血液,体重60千克,约有4200~4800毫升血液。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都在心血管中流动,这是循环血量。另外一部分血在肝脏、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等处缓慢流动,这部分血称为贮存血量,肝、肺等器官就叫贮血库。人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性对人体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维持正常血压,保证人体正常活动。如果血量过少,会出现血压下降、组织血流量下降,由此出现氧及养分缺乏、代谢废物堆积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相反,如果血容量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因此,血容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失血对人体的影响与失血的量及失血的速度有关。如果失血量小于总血量的10%时,机体将通过我们称之为“代偿反应”的变化来维持血压恒定,保证机体正常活动。机体失血后,首先会出现心脏活动加强,部分血管收缩,随后贮血库也“挤”出自己的一部分血来增加循环量。血浆内的水及电解质在失血后的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而得到补充,同时肝脏会加强蛋白质合成,大约在1天左右血浆内蛋白质的量就可以恢复了。失血后骨髓生成及释放红细胞的量和速度也会增加,一般1个月左右红细胞就可以恢复到失血前水平。但是如果失血量很大,超过20%时,机体的这些代偿机能就不能维持正常血压了,如果失血量超过30%就可能危及生命。
根据这些道理规定健康人一次献血200毫升,这远未达到10%,不会影响血压。况且人体内血液也有新陈代谢,每天都有大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许多细胞再生、成熟,因此,小量献血绝不会影响健康。
当然,有的人献血中可能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感觉,这一方面与精神紧张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因献血前不能进食而出现了轻微低血糖反应。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安静休息一会儿,喝些饮料,吃些东西,这些不适反应很快就会消失的。献血后也应该适当加强营养,以利机体迅速恢复。
为什么钱俗称“孔方兄”?
中国古代的铜钱中间都有一个方孔。早在晋朝时,有个名叫鲁褒的人写过一篇《钱神论》,抨击当时社会上崇拜货币,钱能通神的风气。其中写道:“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穷,得之则富强。”从此,钱就一直被戏称为“孔方兄”,流传至今。
铜钱中有方孔,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货币文化现象。一般认为,中国古代金属铸币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铜铸币大多是生产工具的模仿物,因为当时商品交换的主要物品就是生产工具,所以生产工具成为一般等价物。当时齐鲁等国采用象征刀具的刀币,中原的一些国家采用模仿铲状工具的布币,晋国和秦国则流行模仿纺轮的圜钱。纺轮是古代人民随身携带的纺线的工具,是一个陶制的圆片,中央开一个小孔,从小孔上方絮入纤维,缚住小孔下的纺坠,转动纺坠,同时迅速向上提起纺轮,就能利用惯性将纤维捻成线。起初,圜钱仍保留着中间的小圆孔。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将圆孔钱改为方孔钱。究其原因,有人以为是古人相信“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成,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秦始皇迷信方士所致。另一种意见认为,古代铜钱采用浇铸方法制成,一次可浇铸成百上千枚,铸成的铜钱要打磨边廓、锉去浇口,一枚一枚打磨很费时,人们就利用铜钱中已无实际作用的小孔,把圆孔改成方孔,用方木棍把几十个铜钱串在一起进行修整,又快又好。这样就形成了方孔圜钱。
方孔圜钱便于够整,比其他铜币更容易生产。另外,圜钱易于保存,不易折断。中国古代铜币币值较低,交换贸易动辄成百上千,铜钱的方孔可供人们用绳索把钱串为一串,以1贯(1000文)为单位交易。这样方孔圜钱很快得到普及。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达法令,规定统一行使秦国的方孔圜钱,从此这种圜钱就成为标准的样式了。
铜钱上的方孔虽然起于制造工艺的需要,然而它同时又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对称、均匀的审美要求。铜钱中的方孔正好将钱面分割成4个相同的部分,当铭文为两个字时,就形成轴对称的图形,如秦代的“半两”钱,汉代的“五铢”钱。当铭文为四个字时,正好各占一边,形成中心对称图形,如唐“开元通宝”钱、宋“太平通宝”钱等。另外,有些儒士将外圆内方的铜钱式样附会“天圆地方”的学说,更使得这种形制牢不可破,长久流传,直到近代才被废除。
为什么中外厨师都戴白帽?
厨师
头戴高筒白帽的大胖子,是世界各国“统一”的厨师形象。关于这顶白帽子的起源真可谓是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欧洲中世纪时的希腊,有一次发生动乱,有些人逃到了修道院,借助修道院的避难权来渡过这一危机。这些人中有不少著名厨师,在修道院避难时,帮助修道士们烹调饮食。虽然他们也穿修道士的服装,但不喜欢修道士们戴的黑色高帽,为了表明俗家身份,厨师们就用白布制成高筒帽。动乱过后,这些厨师回到城市餐馆,仍旧戴着白帽子以纪念这一段经历。这样就形成了厨师戴白帽的习俗。以后这一习俗逐步向欧洲各国扩散,在近代又传遍了世界,使白帽子成为厨师的象征。
还有一种说法则在时间、地点、契机上都与上面说法不同。法国厨师坚信,这一习俗起源于法国,是18世纪时法国的一位著名厨师安托万·克莱姆的伟大发明。据说这位安托万·克莱姆在一次夜间营业时,发现有一位顾客头上戴着一顶与众不同的白色高筒帽,十分惹人注目。安托万·克莱姆从中得到启发,自己也做了一顶白色高筒无檐帽在上班时使用,表明自己名厨的身份。其他饭店的名厨也纷纷仿效,最后,白帽子就成为厨师们通用的装饰物了。
虽然很难确切指出哪一种说法正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厨师戴白帽子是随着人们讲究卫生习惯,厨师不再是宫廷及贵族庄园的侍从,而是自由职业者的时代的到来而流行起来的。就这一点而言,这一习俗可能确实起源于近代法国。因为法国是欧洲的美食中心,厨师很早就成为一种相当“吃香”的自由职业。虽然是否确实由安托万·克莱姆发明白帽子这一点很难证实,但是世界上只有法国厨师才以白帽子的高低来表示厨师的技术水平与工龄。有些技术高超、资历长久的厨师长的帽子高达35厘米,“大帽子”已成为著名厨师的又一称号。
厨师戴白帽的优点很多,比如它能够包裹住厨师的头发,不至于被油烟熏臭、熏脏,同时也能防止头发上的皮屑灰尘污染食品。白帽子与白服装配套,容易发现污斑,提醒人们及时清洗,并给人以清洁干净的感觉。因此这一习俗能够流行于各国,成为各国厨师的通例。
牛仔裤是怎么风靡全球的?
1976年秋天,第39届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竞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富有戏剧性的场面是民主党候选人詹姆士·厄尔·卡特穿着一条牛仔裤出现在公众面前,那几颗装在腰部和臀部上的铜钉铁扣,从电视荧屏上看起来格外耀眼夺目,恰好与衣冠楚楚西装笔挺的在职总统福特的形象构成鲜明的对照。卡特如此穿着是为了加强他“是属于人民的人”的形象,因为当时牛仔裤正成为美国社会的时尚,结果卡特大获成功,成为新一任的白宫主人。
给卡特带来幸运的牛仔裤其实并非由美国西部的牛仔所发明,也不是因为他们喜欢穿着而著名。1850年时,正值美国淘金热方兴未艾,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西部地区寻找发财的机会。一个名叫勒维·斯特劳斯的德国移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淘金者的必经之路——旧金山,开了家经营帐篷布的店铺。可是,布店生意冷冷清清,无人问津,于是斯特劳斯改变主意,决定把仓库里的帐篷布全部做成裤子出售。用这种布做的裤子结实耐穿,深受淘金者的喜爱,大家纷纷前来购买,原先门可罗雀的店铺一下子门庭若市。随着生意的兴隆,斯特劳斯又把他哥哥叫来合伙。接着,一个名叫雅克·诺伯的人给他俩写信,自称他能使他们做的裤子锦上添花,这就是在裤子的腰部和臀部钉上几颗铜扣。斯特劳斯兄弟立即花钱买下这个小发明的专利。也许是这一别具一格的小装饰使其与普通的工装裤区别开来,也许淘金者相信那几颗金光熠熠的小扣儿会带来好运气,牛仔裤的销路因此激增,而且逐渐流行到其他阶层。
但是,牛仔裤真正成为一种时尚,却是在它问世100年以后,这依赖于美国人崇拜明星的心态。20世纪50年代,著名影星詹姆斯·迪安和马龙·白兰度穿着这种裤子主演了《伊甸园的东方》和《野种》两部影片后,它迅即成为青年人的时髦穿着。到了60年代,牛仔裤又进一步成为区别人们政治观点的标志。反对越南战争和提倡妇女解放的人都喜欢穿着这种裤子上街游行,裤管口破旧不堪,最好还带有丝缕,是这个标志的特殊印记。为了迎合这些人的胃口,牛仔裤生产商们想方设法地把裤料搞脏搞旧以后再做成裤子出售,包括放在石头上搓洗或用坚硬的刷子洗刷,直到蓝色的布料泛白。
到了70年代,牛仔裤的政治色彩基本消夫,那些保守的会计师、大学教授、名门显贵和政界人物也都竞相穿起了牛仔裤。风潮也向着世界蔓延,从英国公主、约旦国王到法国总统,许多头面人物都穿起了牛仔裤,当然,它的主力军仍旧是青年人。
为什么中国菜系甚多?
中国菜是举世公认的美味佳肴,其选料之讲究、加工之精细、烹调之合理、口味之鲜美在全球各民族美食中首屈一指。而且,中国菜系众多,一般分为京菜、鲁菜、徽菜、川菜、湘菜、粤菜、闽菜、苏菜等八大菜系。各菜系之下又可细分出很多支系,如苏菜就有淮扬、苏锡、南京等支系;徽菜分为皖南、沿江、沿淮等支系;粤菜分为广州、潮州、东江等支系,诸如此类,全国总计有成百上千。各菜系及地方菜种在选料搭配、烹调手法、口味调料上各有千秋。如京菜讲究刀法,造型美观,选料广泛,以烤、爆、炸、溜、炒为主;川菜以小煎、小炒、干烧、干煸见长,口味上重麻、辣、酸、香;广东菜善变,讲究鲜、嫩、爽、滑,擅长爆、炒;苏菜则以炖、焖、蒸、烧、炒见长,以清鲜滑嫩口味著称。总之,各种风味菜无不色、香、味、形俱全,嫩、脆、酥、软各宜,洋洋大观,美不胜收。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菜系及地方菜种类?这首先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各种食物资源极为丰富,为菜肴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以蔬菜而言,中国从南到北,气候不一、地理条件不同,蔬菜种类有上百种。肉食资源上,除了猪、牛、羊等家畜外,南北方水域有着种类丰富的淡水鱼、咸水鱼,山林原野有各种野味山珍。此外还有各种菌类、蚌类等。不同地区各有其土特产,很自然就形成了特有的烹调方法与口味。
出现这么多菜系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点。中国文化自古即强调“民以食为天”,饮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先秦诸子在其政论中也经常以饮食为例,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孟子的“熊掌与鱼不可兼得”之喻等。历代官僚、富豪、士大夫皆以烹调美食为乐事。孔子号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宋代大诗人苏轼还曾发明“东坡肉”。这种文化价值取向,推动着烹调技艺不断发展创新,使菜谱愈加丰富,特色更为明显。
中国菜肴丰富的菜系、菜种也是各族、各地人民长期探索,交流烹调技艺的成果。中华民族在很早就掌握了多种烹制食品的方法,除了世界各民族普遍都具有的烤、煮方法外,中华民族的祖先还首先掌握并发展了蒸、炒的烹制技术,对食品按其性质进行合理、有效的烹制,以充分显示各地特产食品的风味。
各种地方口味要求也是形成众多菜系的重要原因。如四川、两湖暑热闷湿,当地人民为了驱湿去邪,发汗通气,喜食辣椒,形成了川、湘菜特有的重辣风味。而闽广沿海地区四时常夏,鲜菜鲜果常年供应,因而闽菜、粤菜讲究鲜嫩,口味清淡。明清两代建都北京,朝廷官场讲究排场,因而京菜讲究刀法、造形。北方食品原料不如南方丰富,四方运送到京师的食品时有变质变味之虞,因此京菜口味较重。
总之,中国的众多菜系及地方菜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宝库,值得我们珍惜,并发扬光大。
吃西餐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清朝光绪某年的岁末,济济一堂的高官贵胄齐聚在紫禁城瀛秀门内由仪鸾殿改建的海宴堂上,观看一批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派来的年轻“通事”(即翻译)为他们“演礼”。这不是祭孔的预习,也非郊祀的排练,而是为了吃一顿饭。原来,几天后各国驻京使节要带着他们的夫人入觐太后和皇上,皇上降旨说要在海宴堂用西餐招待来宾。因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怕这批应邀陪同赴宴的朝政大员因不谙西方进餐礼仪而闹出笑话,所以特别安排了这一堂课程。事后证明,效果很好。
80多年过去了,现在,吃西餐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仍有许多青年朋友对之不甚了解。那么,吃西餐有哪些礼仪呢?
首先,入席时切不可抢在妇女、地位高和年长者的前面。就座前如遇见同座其他的客人应热情问候握手,请其一起坐下,若对方是女性,还要主动为其挪动椅子;女性遇到男子在这方面给予帮助时,可毫不客气地接受,但坐下后应对其表示谢意。就座的基本原则是“客随主便”,主人请坐哪儿就坐哪儿。就座后姿态要大方端庄,跷二郎腿是最忌讳的。
用餐也有规矩。坐定后先将餐巾放在膝上,它的作用是保护衣服和偶尔擦手。右手拿刀或匙,左手拿叉。刀用来切肉、鱼和其他大块的东西,但绝对不能用来切面包。面包不能整块拿起放在嘴上咬,而是用手掰成小块吃。喝汤时一手扶碗一手持匙,连汤碗端起来直接用嘴喝就算是“犯规”了。吃面条时要先切成短条,用嘴吸入长条或半条在嘴里半条在口外拖着,只能说是“西餐中吃”。当服务员捧上大盘菜来让客人自取时,应用盘中的公用叉取靠近自己的一角,长时间挑拣或把菜搅得乱七八糟都是失礼的表现。如没有服务员,需要客人自己传递时,接盘时应向对方致谢。用餐时嘴里不应发出嚼、吸的响声,也不能让餐具相碰发出声响。用嘴去舐手指或餐具会被别人笑话,骨头果皮之类则应放在盘内。如要剔牙,应用餐巾或左手捂住嘴,右手拿牙签剔。
西餐酒杯的用法颇有讲究。喝果汁和汽水等不含酒精的饮料用长身平底杯,大的高脚杯用于喝红葡萄酒,小的高脚杯用于喝白葡萄酒。有一种小口的高脚酒杯是专用来喝香槟酒的,这种特殊的设计是为了减少气泡外溢。形式多样的鸡尾酒杯之共同特点是无色透明,最普通的是V形高脚杯。喝不加水的烈性酒时,用小酒杯。吃冰淇淋时则用浅底敞口杯。西餐饮酒礼仪一般分餐前酒(各种混合酒和开胃酒)、餐间酒(以红、白葡萄酒和香槟酒居多)和餐后酒(威士忌、白兰地等)。主人敬酒时先倒少许在自己杯中一饮而尽,接着按顺序依次给来宾倒酒,最后也给自己倒一杯。倒完酒后,举杯致词祝酒,席间主客之间或客人之间亦可相互祝酒。强劝他人多饮的风气在这儿是不提倡的。
分摆在餐桌上菜碟两侧的刀叉副数说明了要上几道菜,吃菜时从外往里逐副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品,右手用刀将其切成小块,吃一块切一块。往嘴里送时,则只能用叉子。吃鱼、吃面包涂黄油或果酱,以及吃水果和甜点心时,都有专用的刀叉,不可用错。用餐暂停时可把刀叉交叉地放在食盘上,叉子放在刀子上,叉把朝下,刀刃则向左。刀叉并排放在一起,是已经吃完的表示。餐毕离开餐桌时要轻轻挪开椅子,对同桌的人说几句告别的话。如旁边是一位女性,还应主动帮她挪开椅子。
为什么欧美人爱嚼口香糖?
美国纽约市的地下铁道以脏乱而闻名于世。在这个地下铁道部门的雇员中,有一位专职在中心站台上清除口香糖残胶的职工。这个工作虽然奇特,但并不轻松,他每天要清除7磅左右的残胶,周末更高达14磅。欧美很多商业、公交部门也都有类似的专职员工。
口香糖,有时译作胶姆糖,在中国一般称泡泡糖,供小朋友咀嚼吹泡泡玩。而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咀嚼口香糖。在体育比赛中,观众、运动员都是嘴巴不停,大嚼口香糖。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美国摔跤运动员罗伊克尔·法里纳怎么也不能使体重符合级别,只有当他吐出嘴里的口香糖时,超重的指示灯才熄灭了。
人类在平时咀嚼一些东西,以消除孤独感、锻炼咀嚼功能、健齿保腭、解除紧张、发泄恼怒,这种咀嚼习俗由来已久。东南亚以及我国岭南一带的人民,自古就喜欢咀嚼槟榔,他们这一做法还有特别的作用。这些民族以牙齿黑亮为美,而长期咀嚼槟榔能使牙齿染成黑色。欧洲人很早就喜欢咀嚼石蜡。但专供咀嚼的口香糖却是近代的产物,嚼口香糖的习俗也仅100多年。1836年发生的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中,有一个墨西哥将军在贾森托战役中被俘。战后这位将军凭被俘时与美国人的交情,转行搞起了商业。他发现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喜欢咀嚼一种人心果树流出的树胶,他就将树胶带到美国,试图用以代替橡胶,可惜未获成功。他的合伙人美国人托马斯·亚当斯将这种树胶搓成小球,在药店寄售,供人咀嚼,卖1便士1块,不料销路很好。于是亚当斯就为这种树胶球起名:亚当斯的纽约橡皮糖——又响又绵。现代胶姆糖就这样产生了。
胶姆糖在1875年成为真正的口香糖,生产者在胶姆糖中加入了芳香剂。不久,一个卖爆玉米花的小贩威廉·杰·怀特偶尔将玉米糖浆加入了口香糖,大受欢迎,从此就出现了加味13香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口香糖是欧美盟军士兵的最基本的供应品,士兵们用它消除紧张、滋润喉咙,甚至修补车胎、填补油箱漏洞。而当时口香糖的原料仍然是原产于中南美的树胶,这种树要有70年以上的树龄才能割胶,而且只能5年割1次。口香糖商只得改用合成树脂。到今天,出售的口香糖大多是以聚乙烯醋酸酯为原料的。
咀嚼口香糖有利于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锻炼腭部的肌肉骨骼,对于青少年尤其适宜。但残渣不能乱吐乱扔,否则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应该用包糖纸把残胶包好扔在垃圾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