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60:匡章智破秦军 齐威王知人善用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上期我们讲到,张仪来到了魏国,赶走了原来的魏相惠施。在他的协调之下,魏国和秦国恢复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魏惠王不仅在大梁为秦惠王修建了行宫,还决定每年春秋两季向秦国进贡,这就等于承认魏国是秦国的属国了。不过在关键的问题上,魏惠王仍然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比如秦国几次提出要魏国联合出兵讨伐齐国,都被魏惠王婉言谢绝了。
在魏惠王的心中,依附秦国,是为了换取魏国的平安,因此修建行宫也罢,一年两次进贡也罢,这些都不是问题,说白了,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可如果依附了秦国却仍然不能避免战争,还要和齐国开战,那如此低三下四的还有什么意义呢?此时的魏惠王已经是耄耋之年,所追求的只不过是过几天太平日子罢了。
∆ 秦军
见魏惠王如此,秦惠王倒也没有勉强,退而求其次,向魏国借道攻打齐国。
公元前319年,秦军的铁蹄踏上了齐国的领土。这回想起来,当年苏秦游说齐威王,曾经说过“秦国对齐国并没有任何威胁”的话。这仅仅过了九年,秦军就已经攻到城下了。可见苏秦实在是低估了张仪的能力。
秦国的军队来势汹汹,齐威王那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命令大将匡章率军迎战。在这呢,我们必须要说明一下,这匡章就是当年徐州相王时,曾经质疑过惠施的那位将领。
根据《战国策》记载,匡章乃是小妾所生,他的母亲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而得罪了自己的丈夫,被处死之后埋在了马厩的下面。对于尊重死者的中国人来说,死无葬身之地,无疑是最悲惨的。
齐威王曾经想要帮助匡章厚葬他的母亲,可匡章却说:“我并不是没有能力安葬我的母亲。只是当年她得罪了父亲而被杀,那个时候,我还小。后来我长大了,还没有来得及向父亲去请求,而父亲就过世了。如果没有得到父亲的指示就迁葬母亲,这不是对故去父亲的欺骗吗?”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匡章虽然有一些迂腐,但绝对是一个忠孝仁义之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此次与秦国交战,齐威王派出匡章实为明智之举。
当匡章率领着齐军和秦军相遇时,那双方都搞不清对方的实力,因此都选择了按兵不动,只是各扎下营寨,遥遥对峙。为了摸一摸秦军的底,匡章亲自挑选了一些士兵,换上秦军的服装,偷偷地混入到了秦军之中。
这兵法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行军打仗,本来也是无法事事向君主报告,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将领自己决定行动方案。而君主为了尽可能的掌握和了解战争的情况,往往也会安插几名候者,也就是所谓的侦查员,来向他禀告战局。
这话说一日,齐威王的候者来报,说匡章让齐国士兵投降秦军。齐威王听到之后,沉默不语。
没过多久,又一名候者来报,说又有一批齐国士兵投降了秦军,看样子匡章像是要叛变。结果齐威王听后仍是无动于衷。
∆ 忠孝仁义
就这样,候者一连报了三次。这连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向齐威王进谏:“大王,这...这匡章投敌,看起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您为什么一点都不急啊?”
面对众大臣的质疑,齐威王冷静地说道:“这谁都有可能会叛变,唯独匡章不会背叛。”
这没过多久,当候者第四次来禀报情况的时候,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齐军大获全胜!”
这大臣们听后是又惊又喜,有些人甚至不敢相信它的真实性:“大王,您怎么知道,这匡将军不会背叛投敌呢?”
齐威王听后哈哈大笑:“匡章这个人,连他死去的父亲都不忍心欺骗,他又怎么会欺骗我这个活着的君主呢?”
齐威王的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再一次给全天下的君主做了一个榜样。与魏惠王屡屡赶跑自家人才相比,那才叫一个天壤之别。正所谓君臣同心,其利断金,如果连自己都信不过,那么这天下二字,又从何谈起呢?
♞
—— 明天再见 ——
< 分享茶文化 传播茶健康 >
湖南省茶叶集团
∇ 点击下方标题
主讲:孔祥善
编辑:孔祥善 王元龙
配音:兰馨
剪辑排版:呙晓川 设计:刘晟瑞
【闻古知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