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兴衰简史

巧合的1681年

历史上,曾有一种你我不曾见过的鸟,叫渡渡鸟,英文名Raphus cucullatus,昵称Dodo。

渡渡鸟仅产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是一种不会飞的鸟,一生不曾离岛,因此又被称为孤鸽,愚鸠。

渡渡鸟被发现得很晚,15世纪才首次载入人类史册。但是,渡渡鸟灭绝的速度很快,两百年后,渡渡鸟就因过度捕猎而永远地载入史册,人类只能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听爱丽丝讲述渡渡鸟的悲惨命运。

科学家们甚至考证出渡渡鸟灭绝的具体年份,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距今刚好340年。

毛里求斯岛离中国万里之遥,渡渡鸟的哀鸣声传不到大清帝国。彼时的康熙大帝,大概也无暇关注一个小鸟的命运,他正在运筹帷幄,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三藩之乱”以及台湾问题,补齐大清版图。

“三藩之乱”肇始于1673年,吴三桂从云贵起兵,提出“兴明讨虏”,兵锋直指清朝。

起兵之初,吴三桂势如破竹,应者云集,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地纷纷陷落,南中国几乎都已“姓吴”。

究其原因,表面是因为吴三桂准备充分,兵马强壮,但核心原因还是清军实力已比不上入关时。尤其是作为王牌的八旗军,入关后太平日子过惯了,军备难免废弛,斗志逐渐被消磨,因此平乱战争初期清军节节败退。

1681年,三藩之乱初定,康熙痛定思痛,决定在河北与内蒙交界处开辟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命名为“木兰围场”,每年秋天,皇家子弟必须参与“木兰秋狝”,滋养武风,锻炼军队。

“木兰围场”就设在著名的塞罕坝。

塞罕坝的政治秀场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这块漠南蒙古游牧地地理位置优越,“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因此被巡幸至此的康熙一眼看中,钦定为皇家狩猎场所,每年秋天,皇帝便带领子孙们来此秋狝。

皇家围猎,与一般意义上的围猎不一样。史载,木兰围场被划分为72围,皇帝进场前,军队会事先进入周边围区,将野兽围驱至特定地带,供皇帝和皇家贵族们射杀。

据统计,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频次相当的高。

频繁的木兰围猎给塞罕坝的生态带来巨大伤害。据记载,至乾隆年间木兰围场的大型动物数量已经锐减;至嘉庆时期,“鹿只已属无多”。

有学者甚至指出,后期的“木兰围猎”,猎杀的不只飞禽走兽,最可怕的是,皇家子弟骨子里的尚武精神,在这种作秀式的围猎中消磨殆尽。这是“千古一帝”无论如何想象不到的。

类似的场景,金庸在《笑傲江湖》开篇也描述过。林家少爷林平之喜欢打猎,功夫又不太行,林家下人们为了讨好他,偷偷放野鸡供少主射杀。林平之得了猎物,下人得了赏,表面皆大欢喜,但林家祸根也因此埋下了。林家以及林平之后来的命运,就不赘言了。

绿色明珠坠落

走过康乾盛世,时间来到道光四年(1824年)。彼时的清皇朝外忧内患,早已外强中干,作为一种仪式的“木兰秋狝”已难以为继,清廷遂下旨毁了祖制。

客观上,道光帝的圣旨起到封山育林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这片“美丽的山岭”。

但1824年的清王朝,国运已经在走下坡路。1840年至1860年,清廷输掉两次鸦片战争,被迫签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战败的清廷要支付巨额赔款,国库捉襟见肘,政府想方设法开财路,塞罕坝又重新进入皇帝的视线。

自1824年废止木兰秋狝,至同治二年(1863),塞罕坝获得近40年的喘息时间,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来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盛景。

同治二年清政府首开围禁伐木,以舒缓财政困境。从此,塞罕坝的命运就跟没落的清王朝一样,迎来不堪回首的至暗一刻。

至光绪三十年(1904),五十多年间塞罕坝遭遇多次大规模的伐木垦荒,累计130.3万亩林地开围放垦,原始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草场、河流面目全非。

1911年,腐朽的清王朝轰然倒塌,中国的历史掀开新的一页,从封建帝制走向共和。

从晚清废墟中重新站起来的中国,仍然没有改变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现状。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1933年2月,日本侵占热河省,丰富塞罕坝森林资源成为其疯狂掠夺的对象。

战争年代,山河破碎,塞罕坝山火不断,又让其雪上加霜。到1949年,塞罕坝已经难当其名,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消失在历史的尘土中。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塞罕坝离北京180公里,在它水草丰美的鼎盛时期,可以“南拱京师”。然而,当塞罕坝携带历史的伤痛站在1949年的历史十字口,它成了一个站在屋顶朝院子扬沙的孩子。

塞罕坝毗邻浑善达克沙地,海拔超过1400米,而北京城只有数十米,塞罕坝居高临下,黄沙一旦南袭,三个小时就笼罩京师。

这就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首都北京面临的生态威胁,考验领导人的执政智慧。

一棵200岁松树的启发

历经多年战乱和无节制的开采,包括塞罕坝在内的多处森林遭受损坏,亟待修复。

1950年代中期,毛主席向全国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由此发端。

1961年,荒芜的塞罕坝迎来一群特殊的参观者,当中有国家林业部领导和林业专家,他们此行的任务,是研究如何让塞罕坝重生。

领导和专家们冒着零度以下的严寒,一步一步度量这片土地。他们在漫天风沙中竟然意外地发现,一棵老树毅然矗立。

据测算,这棵老树已经200岁,自清朝乾隆年间便生长在那里,见证了塞罕坝两百年来的兴衰。

这棵老树带给专家巨大的信心,他们由此判断,塞罕坝可以种树。

1962年,刚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喘过气来的中国,开始启动塞罕坝复苏工程。当年,林业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原属承德三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以及1962年从全国18个省市大中专学校抽调分配来的127名毕业生,他们成为塞罕坝林场的第一代建设者,平均年龄不到24岁。

河北承德二中有六位女学生,听说坝上需要人手,她们放弃考大学的机会,相约从城市来到荒芜的塞罕坝,投身到人工造林的事业中去。这就是“六女上坝”的故事。

“当年风华正茂,献身塞罕坝上,此生没虚度,青山可标榜。”原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李秀珠如此回忆。

“我就好像丑小鸭,真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舍我其谁。” 原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任仲元至今记得当年的使命感。

就是这样的一群年轻人,要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任务,在塞罕坝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植树育林经验。

他们能完成任务吗?

塞罕坝重生

在当时的客观条件来看,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塞罕坝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而塞罕坝的土地有许多石质坡,泥土层跟纸一样薄,一个树坑挖下去,出来一百多斤石头,树苗种下去,也不好存活。

由于恶劣的条件和缺乏经验,头两年栽种的6400亩树苗,成活率只有8%。

但经过经验总结和技术改良,至1964年春季大会战,其树苗的成活率已达90%。此后,塞罕坝森林数据逐年上升。至1983年,森林面积已达110万亩。

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塞罕坝几个岭顶上,建有若干栋楼房,这是森林的瞭望塔,塔里住着夫妻档看护员,他们的任务,就是守护这片林海不被破坏。

刘军夫妇在山上已经住了十多年,平日里几乎见不着人,尤其是大雪封山的时候,除了妻子外常常几个月都见不到一个活人。

看护山林的日子是单调而寂寞的,为排解寂寞,只有初中文化的刘军自学成才,每天就画点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活生生被逼成了画家。他说,冬天的塞罕坝白雪皑皑,看着画纸上的颜色,觉得人生没那么单调。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半个多世纪来,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绿色长城”,塞罕坝这块美丽之地失而复得。如今,美丽的塞罕坝人工林和草原面积达到1658平方公里,再次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

2017年12月5日,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2017年“地球卫士奖”。

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超过了200亿元。

这只是有形的经济价值。对于我们而言,无形的塞罕坝精神,激励我们向前奋进。

若从1681年算起,至今2021年,刚好340年。在300多年的历史风云中,塞罕坝历经康乾盛世,晚清衰落,民国纷乱,以及近六十年来的涅槃,其兴衰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扣。

塞罕坝是不幸的,它曾经几乎被毁于一旦。塞罕坝也是幸运的,三代人的青春,无数的人力财力物力,换回了曾经的绿色明珠。

它至少比渡渡鸟幸运,后者如今只存在于人们的艺术想象中。

(0)

相关推荐

  • 塞罕坝机械林场

    塞罕坝机械林场 --2021暑期万里行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农历辛丑年  乙未月  乙丑日 (牛年)六月初七.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机械林场.

  • 塞罕坝机械林场成为了奇迹,那么,当年木兰围场的原始森林是如何被毁掉的呢?

    编前话: 因为生性懒散,不愿意写命题作文,所以很少参加集体采风活动.上个月,受步九江老师之邀,去了一次围场一个很偏僻的乡村--郭家湾乡,原生态的风貌倒也符合我的性格,回来后翻遍了与围场有关的资料,弄清 ...

  • 塞罕坝范例被《2021全球森林目标报告》收录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2012年被列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2021全球森林目标报告>是联合国森林论坛发布的首个全球履约进展报告,根据包括中国在内的52个成员国自愿提交的 ...

  • 大地的枯荣,折射着历史的情思 | 朱鸿召

    文/ 朱鸿召 我的塞罕坝之行过去已有数月,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颇多难以释怀之处.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场.这里每一棵林木花草的背后都有塞罕坝人的辛勤付出,每一寸土地植被 ...

  • 中国文学极简史:30篇名作,唱尽中华5000年的兴衰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 从<诗经><离骚> 发展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及至明清,各种小说如雨后春笋 纷纷冒出,更遑论大部头的史书类 其数量之庞大,绝对超乎想象   中国文学史如汪 ...

  • 元曲极简史:这20首名作,道尽元曲百年兴衰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 元 · 赵孟頫<窠木竹石图&g ...

  • 从共和国走向帝国,法国大革命热月党的兴衰——法国简史

    法国大革命断断续续持续半个多世纪,由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派.保皇党等先后上台执政,法国前前后后政体历经了封建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独裁.封建复辟等多种. 法国 ...

  • 东北兴衰往事:70年发展简史

    ●●● 1● ● ● 最近东北着实很火,继年中王首富之后,以马云.许家印.杨惠妍领衔的"首富军团"盯上这片黑土地.带着千百个小目标接踵而至,大有一副来晚了登不上席位的姿态. 我等凡 ...

  • 中国文学极简史:30篇名作唱尽王朝兴衰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 从<诗经><离骚> 发展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及至明清,各种小说如雨后春笋 纷纷冒出,更遑论大部头的史书类 其数量之庞大,绝对超乎想象   中国文学史如汪 ...

  • 周王朝兴衰极简史

    清新观 发布时间: 20-10-2919:42研究者,文化领域爱好者 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历时790年,共传国君32代37王,分为西周定都镐京[hào jīng](西周 国都.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 ...

  • 肿瘤及肿瘤治疗发展简史3-对于肿瘤防治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

    我们先将上期(肿瘤和肿瘤治疗里程碑2-21世纪的突破及隐患)所讲的内容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瘟疫:外来入侵者 肿瘤:内生的恐怖主义分子 化疗:恐怖主义分子出现,将他们全部消灭,误伤百姓,肿瘤干细胞复活 ...

  • 肿瘤及肿瘤治疗发展简史2-21世纪的突破及隐患

    - 上期回顾 - 肿瘤及肿瘤治疗发展简史-1 精准医学不同于以往的治疗模式,它会深入最微小的分子和基因组信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和中医所提出的"同病异治"理念相似.也就 ...

  • “全历史”的“儒”的演变简史(一)

    引言:全历史.半历史,"儒.文.道"三位一体 先区分一个概念:"全历史"和"半历史".全历史就是基于整体历史的,以整体的历史为历史:半历史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