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我要……” 妈妈只能回答“行” 或 “不行”吗?有没有第三个选择?| 觉察日记09
作者:刘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0年,个案累积2000-4000小时
1
1
1
要吃饭了,孩子喊着要吃糖,是给还是不给?
电视已经看了一段时间了,还要看,是答应还是拒绝?
哭着闹着不让妈妈上班,妈妈是硬走还是留下来?
哭着闹着不去上幼儿园,是允许还是硬拽着去?
沉迷于游戏不可自拔,是断网还是由着他?
……
这些两难的问题,相信作为父母,多多少少都会遇到。
由着孩子吧,自己有很多担心、恐惧,是没有办法接受的。不允许吧,经常就要爆发很大的冲突,双方的情绪都要崩溃。
那么,是否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呢?
1
2
1
关于吃糖的问题,很多学员都曾经在王敬伟老师的课堂上问过老师。
给吃吧,真的担心孩子把牙齿吃坏了,不再吃饭了,胃口不好了,影响身体了。
不给吃吧,这一点需要都不满足孩子,孩子以后是否会有未完成事件,对他的心理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而且,不被满足的孩子,看到糖也会像饿虎扑食似的,逮着机会就会大吃一顿,也是让人很担心。
王敬伟老师曾经给过两种角度的答案,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次,王老师回应这个妈妈说:关于要不要给孩子吃糖这个问题,其实,我给的答案不一定是你要听的。
老师停顿了一会儿,跟这位妈妈说:你孩子认为你不爱他。
也许一下子会很难体会这个答案,孩子要不要吃糖,和妈妈爱不爱他有什么关系啊。
所以这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人,都是有需求的。比如饿了要吃,渴了想喝水。需求是有限的,满足了就不再想要。
但还有另外一种持续的想要,那是一种欲望。欲望是无限的,它基于内心的空洞感,匮乏感,也许拥有多少都不够。
所以,如果孩子执意要吃糖,也许是他的欲望产生了。当他产生欲望时,其实是内在的空洞匮乏感上线了。
这份匮乏,源于孩子感受不到或者无法确认来自父母的爱。
所以,当孩子执意要做某一件事情时,其实我们作为父母,都可以停下来想想:是不是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流动出了问题了?
另一次,王敬伟老师回应另一位妈妈:让不让孩子吃糖的背后,反映出父母敢不敢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此篇文章可见书籍《爱和美渐次显现》第165页,报名读书营或者购买书籍可点击下方链接)
王敬伟《爱和美的渐次显现》正式出版,同步推出21天线上读书营
两个答案一致的地方,是王敬伟老师都让父母看向自己。我们纠结于是否让孩子吃糖,实际上,是我们自己这一边出现了一些状况,需要去好好停下来看看。
1
3
1
法国儿童精神分析师多尔多也分享过关于如何应对儿童吃糖的话题。
面对孩子吃糖的要求,母亲也许会采取以下两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她从口袋里摸出一粒糖果递给孩子,吵闹的孩子便安静了下来。
母亲用这种方式换取了片刻的宁静,也得到了孩子的爱。孩子则沉浸在糖果带来的乐趣中,通过不停地吮吸和咀嚼,体味着这种幸福。
然而这只是一段仅仅持续两分钟的幸福,孩子尝到了糖果带来的甜美滋味,觉得糖果真是好吃。而结果呢,他马上又想要另一颗。进而妈妈认为这孩子太得寸进尺了。从这粒糖果中,孩子只获得了转瞬即逝的满足,却为自己埋下了患龋齿的隐患,甚至他的不断要求还会招来妈妈的一记耳光或一顿训斥。
母亲原本想用糖果获得安静,结果却为自己找来了一场战争。
第二种态度也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当孩子索要糖果时,母亲回答道:
“不行,现在不是吃糖的时候。”
或者说:
“不,我不给你。”
“为什么?”孩子问。
“没有为什么,我已经说过了。”
母亲断然拒绝了孩子的要求,表现出一种对孩子的厌烦,她全然不曾考虑到孩子对糖果的渴望之情。
其实还可以有第三种态度,那就是对话和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那一颗一立方厘米的糖块儿所带来的短暂乐趣,而是对爱的渴求。大人们应该通过对话表达出自己对孩子的爱。
“妈妈,我想吃一颗糖。”
“是吗?是过一会儿,还是现在?”
“现在。”
“哦,我知道了。整整一上午的活动可把你累坏了,你需要来点奖励,同时你也饿了。但是我们马上就要吃午饭了,看见了没?另外我也想吃一颗糖!你想要一颗什么样的糖呢?”
“我要巧克力夹心的,表皮松脆的草莓口味的糖……”
趁此机会,母子俩可以把他们知道的所有糖果的种类、形状、口味、颜色、名字、产地以及这些糖果的诞生故事全部罗列出来。另外,他们还可以自己来发明一种糖果,为什么不呢?做做这样的梦,并对此开怀一笑不是人生一大乐趣吗?
“我想要一种绿色的糖果,是菠菜口味的!”
“这是一种动动嘴皮子的乐趣。”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女士说,“这样说着,唱着,随意低声轻语着,多么有意思呀!”这是一种人类始终拥有的、永远不会消失的乐趣,并且这乐趣也会日新月异,不断发生着改变。孩子会忘记他想要的糖果,因为他会一直记得这次美妙的谈话,由一颗糖果引出的与母亲亲密温柔的交流。(节选自书籍《与儿童交谈-法国心理分析师多尔多的故事》
之所以大篇幅摘抄多尔多关于吃糖这个话题的分享,是真的认为,这个分享特别值得我们看到和借鉴。
动动嘴皮子,全身心地和孩子去谈论糖果,是真的让爱在母子间流动。孩子内心感受到爱了,也就不用执著于一定要吃糖了。
1
4
1
我记得之前一个初一男生的个案,因为网瘾问题,父母和他有过很多次的争吵。断网,打架,家里关系闹得一团糟,最后孩子都不想去上学了。
在咨询的探索中,孩子表达有了妹妹后,就不再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了。自己也很痛苦,慢慢地,也就越来越沉迷于网络游戏了。
父母的严厉制止让他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于是,他也就更加沉迷于网络了。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后来在咨询了几次以后,再又一次因为网络游戏冲突大爆发以后,妈妈和孩子都哭了。那天晚上,妈妈抱着这个初一的儿子睡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开始,这个男生就不再那么沉迷游戏了。慢慢地,他也就脱离了网络游戏。
这个个案每次我想起来都特别感动。在那次大的冲突中,妈妈和孩子一起哭,妈妈抱着孩子一起睡,真的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妈妈的爱。
这种确认的,确定的爱,弥合了他内心的空洞,也自然不需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来逃避这种不被爱的感觉了。
1
5
1
跟儿子核桃相处的过程,也是不断要回头来看自己内心的过程。不到三岁的他,吃糖,看手机视频,也是时不时在发生的事情。
经常晚上快12点了,刷完牙了,又说要吃点东西。
有一天晚上,我抱着他,一起来讨论他要吃的东西。我们说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食物,比如奥特曼西瓜,小猪佩奇饼干,汪汪队棒棒糖……把他认识的动画片名字和食物都结合了起来,说的他哈哈大笑,也慢慢就睡着了。确实,他就不再需要吃什么了。
还有一次,他想要看手机视频。我就着他想看的主题,不断和他交流,对话,慢慢地,他也就不想看了。当时拍了点小视频,可以给大家感觉一下。
【-妈妈,我要看奇巴布(爱奇艺视频的儿童版本)
-什么是奇巴布啊?
-奇巴布是里面的很多车啊。
-很多什么?
-很多公交车,很多大大车。
-哦,你想看车车是吧?】
1
6
1
所以,在两难的选择之外,第三条路是什么呢?
那就是爱。
带着爱的理解,带着爱的陪伴,带着爱的对话……
当孩子感受到爱时,他就不需要执着了。
当父母能给出爱时,也就跳脱了两难的战场。
觉察日记:
刘芳芳
我们是抉择者
向上滑动阅览
◇ 擅长领域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身心失调,抑郁、焦虑倾向等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困扰,个人成长等。
◇ 受训背景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怀众心理内容总监;
> 王敬伟深度疗愈课程福建省组织者。于09年开始组织王敬伟老师课程并跟随学习与成长至今,于2013年开始参加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并接受深度训练和疗愈至今。
> 系统受训于辛思洁人际反馈模式的团体带领者训练课程,对关系、沟通有一个全新视角的认识和训练。
> 跟随李淑充老师学习身心整合系列课程。
> 15年专注心理学的钻研与探索,致力于实践“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及“如何拥有更有品质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写作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普及和实践心理学。
> 受训时数:2500小时
> 个人体验:约500小时
> 督导:700小时
◇ 成长感言
随着年岁渐长,随着自己成为一个妈妈,关于一个人“怎样才可以活得好”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真的会遇到太多的问题,面临太多的关卡。怎么走过去?怎么才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真的一步一步在往前走,也真的一点一滴在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真的很困难,一度在想是不是跨越不了了。但一次又一次,在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愿心下,真的跨越了过去,竟柳暗花明,走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我理解你在这个路程中的艰辛,以及你在这个阶段要去面对和承担的一切;我也因为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信心:我能走过去,你也一样!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
◇ 对咨询的看法
每次我作为来访者去接受咨询,我就成为一个纯粹的求助者。那意味着,我不再逼迫自己,不再想办法拯救自己,不再焦虑该怎么办。因为,我把这些部分都交给了眼前的咨询师,而我要做的,就只是信任她而已。
那是一种真正的放松和滋养。关乎自己的各种难题,也有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安放。如果说爱自己,我觉得这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因为,有一个人,会如此关注我,并且投注了他/她很宝贵的时间在我的问题上。除了解决问题,仅仅这份关注,就特别有疗愈力。
因此,我也邀请你,在人生的某一些阶段,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有问题,来这里安放。你值得被认真对待。我也因为被认真对待过,所以,知道如何认真对待你。